人可以选择对待生活的态度
(2023-04-06 09:48:12)分类: 感触*经历*心理 |
前两天我高中老同学电话过来和我闲聊,问候我在读一些什么书,经常混什么圈子,正在过着哪些奢华的生活。
在他看来是否有钱是这个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标准,他总看到有些人比较有钱而财大气粗,而自己没有钱就总觉得好像自己低人一等。后来他转我一片文章,抱怨社会太势力等等的一些牢骚话。
之所以感觉到周围的人很势力,我想这可能和他生活的环境有关。生活在三四线的上班族,机会相对少,单位来来去去也就那些人,大家都很清楚那些人有钱,他们的本事、门路可能大家也很清楚,和那些人黑道白道的人在混,也可能很清楚。而在北京生活,这样的情况好很多,北京就如同一片森林或者一处望不到边的大海,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就如同被淹没消失了一样,你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你也看不清别人的位置。
若你一定要进行比较的话,你可以随时遇到高人,你也可以随时遇到远不如你的人。在这个环境里面进行心理的比较,感觉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有意义的就是,你去选择适合你的生活,我觉得无论怎样这里没有人会嘲笑你,看不起你,只要你自己心安就很好。这个环境太多样性了,可以容纳太多太多的人,承载太多太多的情绪,演绎太多太多的故事。
在南怀瑾看来,人们表现的势力状态再正常不过。趋利避害、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本身就是自然的法则。只是我们人类从内心当中不愿意接受这个世界的残酷性。其实,在我看来,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差不多,在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前面,基本都是平等的。最起码都不会饿着肚子生活,甚至都可以衣食无忧,甚至还都能过着很体面的生活。每天都去吃进口牛排也不见得是一件什么好事,
反而,有一部分人更倾向于吃一些蔬菜之类的营养餐。人们周末去郊外踏青,或者公园转转,或者去健身等等都是最常见的生活方式。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内心的感受完成和自己的选择有关。
当下的人已经把功利的目标偷换成人生的目标,人们有意无意的总要和周围的人比较一下,这其实是非常愚昧的事。人们似乎很难摆脱这样的一种境况,总是习惯用更有钱来评价一个人, 总习惯于这样的看待自己以及看待别人。正如俞敏洪很感慨的说,倘若有一天人们不在谈论我有多少钱而尊敬我,而是中羡慕我的人品,那边我就算成功了。
我很讨厌混圈子,而且也尽可能的不联系别人,过着安安静静简简单单的生活,我就觉得非常的满足。有的圈子也都是爬山的,养身的,同学群,家长群,社区群,
也就是这样。我尽管天天在跑市场、做产品、建立关系,但我基本不怎么看经商方面的书,当前对我最有用的书就是国学经典。听王德峰老师的讲座总是非常有同感和共鸣。 富贵不能乐业,贫贱难耐凄凉。人们的心理总处于这样的一种困境。对我应该安顿好自己的心作为首要的任务,让自己先有出世的精神来解决入世的事情。
吾心就是世界,
世界就是吾心。这样的境界,是我毕生的追求。
后一篇:挣钱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