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读记:只有文字是我们的旧相识(2)

(2015-05-07 10:17:11)
标签:

文化

4月18日

 

       晨,读《履园丛话》(中华书局版)。两小时把上册翻完。读书之道,有快有慢,有的书宜慢慢读,细细咂,有的书则可快速翻完,知道大致是讲了哪些内容,收在书架,用时能想起能翻查到就好。

       《履园丛话》是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的一种,上下两册。作者钱泳,著作有《说文识小录》《履园金石目》等。“识小录”三字,引起我的兴趣。此前我知清朝嘉兴人顾仲著有《养小录》一书,记饮食蔬菜糕点等一百多种。我对“养小录”书名一直不解,何为小,何为养小,不甚了了。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著有《识小录》一书,在小引中说,“识小者,不忍坠地也。已坠于地,而道固不可坠。无小非大,故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者,小也。大可冒,小不可假,故曹丕得言舜禹,冯道可以救人之仁归契丹,唯小者则筋骸不可强,血气不可遏。乃嚣然曰:‘恶用此哉?’于是而蚁穴决金堤,星火焚昆冈矣。所甚忧者,小之坠也,几希之绝也。”

       读之,依然不甚明了。“养小”出处为何,仍是一头雾水。

       养小录,养小录,孰为小,孰为大?

       一不做二不休,兴从心头起,趣向胆边生,就起床去搜索,果有所得——

       孟子最爱从大处论事,比如大众都知他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以“养浩然之气”等,大极了。还有大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孟子·告子章句上》)。此话大意是:追求吃喝的人,人们就会轻视他,因为他只保养了小部分(指满足口腹之欲),而丧失了大部分(指忽视了道德修养)。所以,孟子是倡导“养大”,反对“养小”的。

       如此一来,我就明白了,所谓“养小”,何不是一种生活的追求耶。

       中国人太擅“大”事了,“小”事则不屑为之,不愿为之,不肯为之。殊为可叹。

       另从该书版权页上看到,《履园丛话》1979年12月第1版,至2006年10月第3次印刷,印数为18701-21700册。此书首版,与我同龄,近30年间只卖2万册,也是值得记上一笔。

 

 

4月19日

 

       《履园丛话》中,有“种田”一则,我读之很有共鸣,特录之于下——

       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乃腐儒语。斯人也,真所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知稼穑之艰难者也。如余者,虽不自耕而食,而农工之事,了如指掌。盖生在田间,自幼熟闻,又能留心察听,故知之独详,有奴婢之所不尽知者。耕读二事,明是二途,而实则一理。大凡种田者,必需亲自力作,方能有济,若雇工种田,不如不种,即主人明察,指使得宜,亦不可也。盖农之一事,算尽锱铢。每田一亩,丰收年岁不过收米一二石不等,试思佣人工食用度,而加之以钱漕差徭诸费,计每亩所值已去其大半,余者无几。或遇凶岁偏灾,则全功尽弃。然漕银岂可欠耶?差徭岂可免耶?总而计之,亏本折利,不数年间,家资荡尽,是种田者求富而反贫矣。吾故曰,必需亲自力作,方能有济也。

       说到种田,皇帝也是种的。

       史景迁所著《康熙》中,以皇帝的口吻自述其从孩提时候起,就喜欢观看幼苗生长,从外省和国外移植花木和幼苗;他从南方巡游中带回稻谷,种在北方的园子里。

       关于种田一事,我在《下田:给城市的稻米书》一书中所述甚详。时代发展到今天,农人都已纷纷抛弃了土地,这真是一件令人感动悲哀的事。

 

 

5月1日

      

       读张宗子小品,一小节故事有趣味,遂记于微信:

       季真(贺知章)八十归老。曾谒一卖药王老,求冲举之术,持一珠贻之。王老见卖饼者过,取珠易饼。季真口不敢言,甚懊惜之。王老曰,悭吝未除,术何由得!乃还珠而去。

       问:什么是冲举之术?

       朋友圈中,曹学长很快回复:冲举,即飞升成仙。并问,这一段是否出自张岱的《陶庵梦忆》。

       朋友圈中,果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呀。

 

5月4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微博上圈我,得知拙作《一饭一世界》第八次重印后,甫一上架,当天即被两笔大单购买,一笔是280本,一笔是300本。

       此书2012年9月首版首印,一直卖得不温不火,两年多来七八次重印,于作者来说,已是个不小的鼓励。此次售罄长达半月,安排加印之后即有此景,甚喜之。写食类随笔我还在继续地写一些,希望到了年末,能再出一集。书名《一味一欢喜》,或干脆是《一饭一世界(第二季)》。

 

5月6日

      

       购得商务印书馆《草木情缘: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潘富俊著)一书,定价98元,淘宝上价格是55元。

       书中草木,自有芬芳。我近一二年来对植物颇有兴趣,今春又参加一个“植物达人训练营”的活动。一次去爬山,从南山路长桥公园一路至太子湾公园;一次在杭州植物园,识别百草,都受益匪浅。然而仍有太多的植物未能识得,人与草木相对,如街头陌生之人面面相觑,既无法搭讪,更不能打开心扉畅谈,甚为遗憾。

       去岁在乡下种植两亩水稻,常在稻田间流连,未能把那沟渠与田埂间的荒野植物一一记录识别,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以后如果有合适的机缘,希望可以静下心来,在稻田间劳作与写字,闲暇时与每一种草木对话,拍照,纪录,当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情。

      

5月7日

 

       购得中外短篇小说集六册: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门罗《逃离》,卡佛《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耶茨《十一种孤独》,吴明益《天桥上的魔术师》,白先勇《台北人》。

       近时多奔忙,未有完整闲暇来读几页书。背囊中携一轻薄小书《周作人书信》,亦多日不曾翻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