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于现实之上的童话

标签:
周华诚我有一座城书评杂谈 |
分类: 【杂树生花】 |
|
|||
成年后就没读过童话。并非大人不可以读童话,而是因为少年时代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是童话,一个空前绝后的大童话。
这个童话碎了,我跌落到现实中,从此不读童话,以为都是骗人的东西。
居然在过了耳顺之年阅遍世事后,出乎自己意料又读起童话来了。只不过,这个童话不是写给小孩子的,它打动的,是生活在越来越逼仄、越来越觉得压抑的城市中的成年人的心。
这个童话叫《我有一座城》,是周华诚用心与笔筑的。城比世界当然小多了,我却更喜欢它而不是从前与眼前的世界。
现实生活中,华诚与我就住在同一座城里,我也在他的童话之城中,看到熟悉的蛛丝马迹,但那只是一些细节,它们背后闪耀着不同于当下的理想之光:有些是人人心底都存着的无望念想,有些是大胆的异想天开,也有些是面对多想也无用的情状又不能不想的自言自语——它们美丽、飘渺却又伸手可触,让我一篇一篇直到读完全书。然后感叹,这个世界还有理想,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幸福。
周华诚构建了一座想像中的城市。这城市,最接近我们的理想。
在他的城中,岁月可以归返(《时光地下铁》),人生不妨重来(《清零中心》),痴呆未必不能创造生命的意义(《修理艺术家》),开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与价值(《讲笑话的人》),凡此种种,都是对当下主流观念的反拨与纠正。
《摊开你的掌心》说的是“手机已经与自己的手掌完美融合”后带给人的便利与遗憾(这种人体与机械产品合而为一的现象其实在医学中已屡见不鲜),我不知道他抱了赞赏还是讽刺的态度,恐怕两者兼具,亦喜亦忧吧。相比之下,《祝你好眠》中的幽默与反讽就表现得明白多了,把催人欲睡的大会报告全程录下提供给失眠者助睡,居然有奇效,乃至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而《从未成功的魔术师》用自己的每一次失败,告诉大家“世界上并没有奇迹”,也证明了那些懂得欣赏这种“坦诚的魔术”的,是最有哲学头脑的观众。
诸如此类故事,都叫人莞尔一笑之余,觉得自己眼睛更亮了。
与古人的“桃花源”不同,华诚的童话之城出世同时又是入世的,处处有现实生活的影子与现代科技的反照,却又超然于此之上,在这里人们可以静静地生活,默默地思想,淡淡地享受。
和自己少年时代浸溺其中的那个大童话相比,它的美丽与忧伤都微不足道,却让人内心温暖,也因为其渺不可及与那种弱弱的和平境界而令我放心,就像是真正的童话。
因为有了这座城,现实的世界即使很多时候让人失望乃至绝望,仍是有希望的。我要为此感谢华诚。他是个报纸编辑,每天打交道的文字,说的都是当下最庸常的现实,从哪里来的这些奇思妙想?可见海水不可斗量,人也是不可貌相的。
眼前这个年代与上个年代正好相反,除了金钱的奇迹,很少别的梦想与追寻,因此童话比所有其他故事都更加珍贵。在童话带来的时光中,我的心变得柔软,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可能连华诚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他的一些想象,居然在通过文字面世后有了现实的照应,譬如《慢递邮局》中描写的那种业务就已有人在做了。是啊,争分夺秒后,谁不渴望安闲地生活?事实上,童话之城闪耀的正是普遍的理想之光,只是华诚把大家潜意识中的念头用一种形象的方式揭示出来而已。 说到文字的价值,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