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解构时空的都市寓言

标签:
转载 |
解构时空的都市寓言
文/ 谵小语
刚开始读周华诚先生新书《我有一座城》的时候,感觉这是一本荒诞故事集,很轻松、很幽默。快读完第一辑的时候,我发觉尽管文字轻松幽默,但是文字背后隐约浮现着十分严肃甚至有点厚重的主题思想,作者试图在用一种文学表达反思当代人的生存状态。此时我意识到,如果可以对这本书说点什么,那至少应该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专业语言,以区别于普通读书笔记。
我有一座城,在这座城市里,有一条可以返回过去的地铁线,有一座可以让体检者远离疾病的体检中心,有可以抹平记忆的清零中心,有邮件会迟到30年的慢递邮局,有收藏离婚夫妻婚纱照的博物馆,有高耸入云的失物之桥……在这样有趣的城市里,生活着一群同样有趣的人们:有从未成功却大受欢迎的魔术师,有在都市里寻找大自然的李杰森和王安,有热爱修理的痴呆艺术家,有从机长岗位退下来才领悟生活真谛的公交车司机……有趣的人生活在有趣的城里,每天都发生着有趣的事:孩子给市长写信要求找回星星,一条老街时常传来海螺的歌声,返老还童的男子只有喝了冻仙草才能做回大人,高楼大厦里的职员系上网线飞到窗外放风……
毫无疑问这是一座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的虚构之城。作者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原有秩序,在作者笔下,时光可以倒流,记忆可以抹去,空间也不再仅仅是三维。可是,如此看似离奇荒诞的叙事,我们读起来却并不觉得是痴人说梦,反而总是感觉作者说到了我们心坎儿上。陌生的故事,传达的是熟悉的情感。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信息爆炸,数字当家,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让身处社会变革时期的我们气喘吁吁、压力山大。新事物应接不暇,人们时刻在赶时间;一夜之间所有人都亚健康了,走近大自然成了奢侈的事情;现代都市的英雄传奇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无论你有没有钱都敢起身辞职找个小镇回归田园。因此,当我们读到《我有一座城》里面那些神奇的故事才有了强烈的共鸣——没有疾病,忘却烦恼,邮件慢慢递,车子慢慢开,真实最宝贵,星星都回来。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些极具象征意味的都市寓言警示我们:不要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不要成为只会操作电脑的机器人。人,要有人情味。如手机长在手上的故事、人体按键的故事、雪人的故事等等。你是不是手机不在身边一刻就魂不守舍呢?你的很多言行是不是已经僵化与机械了呢?你是不是经常感到身边人都是如此冷漠没有谁理解你呢?如果真的不幸被言中了,那么朋友你该警醒了。
从文艺理论的角度看,小说故事本身就具有寓言的性质——通过比喻性的故事寄寓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我有一座城》以具有荒诞色彩的虚构故事,表达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体察与感悟;通过陌生化的叙述方式,讲出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甚至身处其中的种种感受和情境。在这样的叙述中,时间成为道具,任由作者调度指挥,时间在叙述的空间中消失,而作为叙事场景的空间本来就是虚构的。因此,可以说《我有一座城》是一场解构时空的写作实验。作者通过对现实时空的否定与颠覆,以创作主体的审美思维建立起寓言式的文本架构,生发出对人、人的生存方式、生命价值等等问题的哲学思考。这在快餐书、心灵书盛行的当下,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