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我的蜗居生活
(2010-06-01 08:38: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日子】 |
|
|
(已发杂文报) 去年,我正式作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背着铺盖到杭州。来得匆忙,到了以后就四处租房。 好在网络时代,信息便利。网上一找,电话一打,就去看房了。一个老房子,阁楼上吱吱咯咯响,倒是很有情调。房间不算大,十余平米,床倒是挺大,也还干净。不禁心生喜悦,可随后一问,便是当头一盆冷水:那女人家租期还没满,还得一周才能住…… 走人,继续看了两家,不是这儿不爽,就是那儿不行。眼看着天都黑了,心里不安起来。 老天有眼,有中介告诉我附近有一套高层新楼,还有房间没租出去。我开着车子拉着铺盖去了,外面一看,不错,是新楼,有保安,有电梯。高高兴兴背着铺盖上去了,到20楼,敲开门,进里头一参观真让我大开眼界。就那么一套房里,隔成了十来个小房间,每个房间只能摆下一张单人床,别的嘛也没有。卫生间,倒是很慷慨,搞了两个,每个地方各摆得下一个屁股。 反正房东不在,我就摊开铺盖睡了。都半夜了,门外水声歌声脚步声声声入耳,我只好充耳不闻假装睡着。后来果真睡着,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被子蹭到墙壁上,已经涂了一层白灰。心就凉了一截,翻身起床卷起铺盖走人,没有二话。背一包,抱两床棉被,大清早的那个狼狈相,就像跟人通奸被其配偶发现赶了出来一样。 这算是“一夜情”,我占了便宜:没付钱。这算是试睡。而且房东在哪也不晓得。半年后有一电视剧火了,我才知道那叫“蜗居”,也叫胶囊公寓。可惜无海藻。 眼看着天都亮了,我把自己放平在车子座椅上,又睡了一觉。 后来终于租到一处公寓。宽敞,明亮,干净,这是对一个房子最美好的赞誉,就像用性感来称赞女人一样。也是一间,10多平方米,800 元一个月。两面有很大的窗,朝南。阳光很足。早上拉开窗帘,太阳就能晒到屁股上,如果你裸睡的话。 合租的另三位,也都是小年轻,男。电信的,保险的,银行的。大家都很好说话,客厅基本不用,厨房基本不用,每个人回去以后都各自抱着电脑躲在房间里。 惟一的不足是楼下猫太多,一到春夜就叫个不停,此起彼伏。猫叫得多了,几个小年轻就纷纷谈了恋爱。银行的那个最先公布消息,厨房里生火,一起煮饭了。我们回去还能看到两个人忙前忙后,弄得客厅里喷喷香。有时大家不客气,一起坐下来吃了。 后来保险的也把女朋友带回来吃饭了。 再后来,电信的也把女朋友带回来吃饭了。 电信的那个,厨艺不行,只炒了两个菜,却弄了三瓶红酒。 那一晚,楼下的猫叫了一宿。 我们都觉得,这房东用来隔墙的木板,实在是太薄了一点。 电信的那位第二天见到我们,一个劲抱拳、作揖:“不好意思,昨晚多有打搅……”说的时候,分明是一脸得意。 住到第四个月,我就下手买房了。 就像讨老婆一样,迟早要讨的,迟讨不如早讨,早讨早用,不亏。 所幸我遵循的是一条生活常识(而不是不靠谱的楼市预测),路子走对了。下狠心“讨”了一房之后,房子就猛涨了,没赶上趟儿的撒开腿儿也追不上。 其实我当时也颇有些犹豫:以咱来自农村的眼光衡量,当时的房价是太高了。喜欢的一套,124平米,要价120万,我嫌贵了,对中介说,要是房东肯118万卖了,我就要了它。 事实证明,小农意识害死人。就这么一犹豫的当儿,20多天,同样的120万只能买到102平米了。眼睁睁看着近20平米的面积,就这么缩水了。 开始装修……略去不谈。到了今年春节,已经装好了。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搬过去住了。 睡自己的房子,跟睡租来的房子,区别大了……我直说了吧,房子=女人。 前者不花钱,后者要花钱。 前者有稳定感,没新鲜感;后者没稳定感,有新鲜感。 要搬家了,我却有点舍不得,就又赖了几个月。租房那儿跟我工作的报社也就隔了一条马路,早上起床晃晃悠悠到单位,睡眼还是蒙胧的———路实在太近了,人还没醒足。搬家以后,开车也要 20分钟,若是挤公交,1个多小时能到就算是顺水顺风了。 还有一个原因,也舍不得:据说我搬走之后,新搬进来的,是一漂亮姑娘儿。 银行的、电信的、保险的,都一边依依不舍地送我,一边挤眉弄眼地高兴。 和美女“同居”———咱怎么没这艳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