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男孩》回来呀,童年

标签:
杂谈 |
分类: 【影边闲话】 |
http://press.idoican.com.cn/filedata/015/2009-02-23/cnmlfiles/nt.D110000bjcb_20090223_1-5-A16.resbrief.jpg
http://press.idoican.com.cn/filedata/015/2009-02-23/cnmlfiles/nt.D110000bjcb_20090223_2-5-A16.resbrief.jpg
http://press.idoican.com.cn/filedata/015/2009-02-23/cnmlfiles/nt.D110000bjcb_20090223_3-5-A16.resbrief.jpg
http://press.idoican.com.cn/filedata/015/2009-02-23/cnmlfiles/nt.D110000bjcb_20090223_2-5-A16.resbrief.jpg
http://press.idoican.com.cn/filedata/015/2009-02-23/cnmlfiles/nt.D110000bjcb_20090223_3-5-A16.resbrief.jpg
去了“异次元”,你就是一个大人了,再也回不去了。
在一个个被成人看来很无聊的游戏与幻想中,两个男孩子活得那么开心和有趣,他们坚信只要收集到十台电扇一起开动,他们就会被大风吹到另一个没有作业和坏老师的世界去;他们坚信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在这种与成人思维完全不同的孩子逻辑中,我跟随着他们——重回到那久已生疏的童年,那些大大的快乐和小小的忧伤,在二月的春天晚上又回来了,我让自己放逐地又做了一回孩子。
真的要谢谢《囧男孩》的导演,给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真实、纯净、天真的童年,它就是你自己的童年!这是一个多富有童心的成人啊,我开始羡慕并且嫉妒他了——如若成人体内还能残留一点孩子的囧,真是再好不过了!
影片里零碎地讲到了《快乐王子》这个童话,我听着听着,就觉得耳熟,亲切得有点过分。可是我不能确定,是不是在小学教科书里看到过这个故事。我记忆中,小学三四五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中,最后的几篇都有故事,那也是我超喜欢看的。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忍无可忍地借来高年级学姐的旧课本,先翻开那最后几篇看完再说。但是我不确定,快乐王子这一篇,真的是我在课本里看来的。
看完《囧男孩》这个电影,我就去百度上搜快乐王子的全文,很仔细地读了两遍。一个多么伤感而动人的故事,真的是太经典了。唯美而让人心碎。在这个晚上,一个三十岁的老男人就这样童心泛滥了,真是把持不住。
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是王尔德的作品。一直以来,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王尔德备受人们的争议。最终,王尔德被法庭以“不道德”行为判罪,人生从高处坠进深谷。两年牢狱生涯之后,他漂泊流徙一无所有,一生的华丽至美终在巴黎旅馆黯然落幕,时年46岁。王尔德死后也依然孤寂无依。直到20世纪末,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才终于给了王尔德荣誉,1998年11月30日,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揭幕,雕像的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处在沟中,但是其中一些人在仰望着天空中的星星。(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请原谅我的东拉西扯,由着一个孩子式的思绪天马行空。王尔德这样一个交集着太多人生悲喜的人物,也写过那么著名的童话篇章,快乐王子铅心破碎最后轰然倒塌的结局,莫不是王尔德自己生命的谶语?
当《囧男孩》二号看到好伙伴为了自己心爱的卡达天王去砸店而被抓走的时候,他的童年就结束了。他和一号的疯爸爸抱头痛哭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在那一刻,我们的童年也结束了。
每一个小孩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长成大人,而每一个大人都想回到童年。
周华诚(2月23日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