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诚
外出游玩,和当地一位记者朋友同行,路上她说起一件有趣的事。
前不久,“上边”一位团委领导下来调研,县里一把手全程陪同,四处走走看看,便到得一个风景秀丽之所在,见一群青年学生在河畔悠然写生。电视台记者料到此时会有一些亲切而生动的场景发生,立即提前抢好了机位。果然,团委领导亲切地走到学生们中间,饶有兴致地欣赏起画画来。
按照人们熟知的惯例,这时候,学生群里有人认出了大人物,然后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大人物顺势压压手掌,讲几点重要指示,此番过程就是相当的圆满了。然而——事情并非总是如人所愿——学生们耳朵里都塞着随身听,一边听歌一边画画,似乎全然没有注意到,一个大人物已经悄悄地站在了他们的身旁。
县里一把手见学生们没什么反应,赶紧过去,拍拍身旁那个学生的肩膀,然后指着大人物,循循善诱地问道:“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团员呀?你们认识这位是谁吗?”
几个学生抬起头来,对着笑眯眯、一脸亲切的大人物看了半天,然后一脸无辜地纷纷摇头。
短暂的几秒钟,场面变成了无法言说的尴尬。县里一把手也是久经沙场之人,赶紧圆场,大声道:“同学们,团委贾书记来看望你们了!”写生的同学们这才全部抬起头来,见眼前呼啦啦围着一大帮子人,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但是看架势,远有小车,近有摄像机,似乎是电视上常见的场景……
一把手接着用富有号召力的声音说道:“下面,让我们热烈欢迎贾书记给我们做重要讲话!”为了强调一下效果,他还特地加上一句,“大家鼓掌欢迎!”然而此时,学生们都一手持着调色板,一手捏着画笔,哪有空闲的手来鼓掌!一个个左顾右盼,不知如何是好,只听得三五个稀稀落落的掌声,在随从人员中响起……
这个事像个冷幽默,似乎不怎么好笑;然而又似乎值得咀嚼一番,有许多复杂的味道。朋友对此感叹道:“人在某些时候,往往会把自己从生活的常识和常态中抽离出来,情商短路,这时候事情就会变得不合情理、不合时宜了。”
我则想起另一个生活场景:大人们在逗小孩子玩时,总是在手上捏一粒糖果,边摇边对小孩说,亲一口,亲一口,亲了伯伯就给你糖果吃。虽然这伯伯满脸胡茬,一嘴烟臭,但很少有小孩会抵挡住那颗漂亮糖果的诱惑,总是会俯身过去“波”的亲下一口——要在平时,这小孩才不喜欢他呢。
——每个孩子都想吃糖果——就算那颗糖果深深藏在手心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