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拙文一篇,很不成熟,请列位看官指正

(2008-06-10 09:29:32)
标签:

就业

拙文

列位

看官

徐兴华

北京

杂谈

“震情发生后,拿到全院师生给我的8000多元捐款,我感动得泣不成声。”面前的徐兴华说起这些,已是泪水涟涟。

徐兴华,1986年出生于重庆梁平,2005年考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现就业性实习于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她说,在北京学习工作了3年,最忘不了的是院、系老师和同学对她的浓浓关爱……

 

赈灾中的告白:一个重庆女孩的三年

本刊记者 张辉

一声“打扰”,徐兴华推门而入。

全身素装,利落干练,已经就业的她看起来已没有多少“学生气”。第一次来到《成功就业》编辑部,她并不显得拘谨。“我只是想把这三年来的经历说出来,向我的老师们表示感谢……”

 

人生惊变

如果不是那场突出其来的灾难,她应该是平凡的“邻家女孩”中的一个。

她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父母,自己,加上比自己小6岁的弟弟,生活过得平平凡凡而又有滋有味。2005年,她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虽然成绩没有想像中的理想,但也差强人意,最终被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涉外秘书专业录取。

那年的暑假,妈妈给她买了很多新衣,爸爸为她准备好了学费,还买了双新皮鞋,打算一起陪她来北京报到。她每天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726日,这是让她永生难忘的一天。这天下午,爸爸被诊断出患有恶性的“直肠肿瘤”,面色凝重的医生建议:刻不容缓,立即手术!

无疑晴天一个霹雳,得到这个消息,全家顿时陷入混乱之中。“母亲没有什么文化,甚至化验单都看不懂,只是在那里哭,我一下子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她在手术通知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手术定于28日进行。27日晚,大人们在医院看护着爸爸,徐兴华和刚刚小学毕业的弟弟回家过夜,“这一夜也不知道怎么过的,哭得没有了眼泪,我对弟弟说,如果咱爸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就都别读书了。”早晨,天还没亮,她带着弟弟走出了家门。

这是她的家乡,这环境,这街道,她闭着眼睛也能想见。可是,走在黑漆漆的大街上,这一切又让她如此陌生,“我从来没有那样的怕黑,那样的心里没底。”她先去寺庙拜了佛,狠狠心,花了88元钱买了一块宝玉,那是最大最贵的一块——她不惜一切代价,只为爸爸手术平安。

回到医院,爸爸已经被推进了手术室,一个好心的护士帮她把这块玉戴到了爸爸脖子上。

等待,等待。短短的几个小时,却仿佛有一个世纪般漫长。期间,不少护士进进出出地送鲜血进入手术室,这更加重了她的担心:“会不会有意外?……”

快到中午时,一个医生出来,把一个血淋淋的袋子交给她,“这是从患者身上切出来的肿瘤,32两重,下午拿这个去化验。”她抱着这个似乎还有热气的“肉球”,木然地坐在守候间,自己也不知道,这将是喜?是忧?

手术成功了。

 

北京我的爱

北京是她最喜欢的城市,她的高考志愿填的全部是北京的高校。可是当真踏到北京的土地上时,她没有一丝欢喜,有的只是沉重和无助。

爸爸的手术虽然成功了,但高昂的手术费用,以及随后每月一次的化疗费用,让这个经济情况本就一般的家庭不堪重负。她的学费,也是在她踏上北上列车的前一天晚上才凑齐的。

冯小刚电影《天下无贼》中有这样的故事:傻根为了节省汇费而自己带现金回老家。相同的故事发生在了徐兴华身上,她是揣着整整一万元现金登上列车的,其它东西还有:两个大提包,一个大拉杆皮箱,一个斜挎包,里面装的是满满的衣物,她不打算在北京增加花销了。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群富有爱心的老师。”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入学后不久便是中秋节,北京的孩子都回家了。院里的王菊生、张彦兵、王洋等老师把留在学校的外地学生叫到一起去团聚了一晚,“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我们离家的孩子,那种感动是永生难忘的。”因为徐兴华在高中时就入了党,进入大学后,她要协助老师管理院里的17个学生社团,这样,同其他人相比,她结识了更多的老师和朋友,也因为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她特别乐于帮助别人,热衷于公益事业。

入学后,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兼职,给TCL做电视直销,一个月有了几百元的收入,她对这些钱精打细算,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她还寄一些给弟弟,让他买一些学习用品。

大一的似水流年就这样慢慢地逝去了。

 

与“就业工作”结缘

大二之后,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回到本部上课。在院领导的照顾下,她先是在科研处帮老师做课题,后来勤工助学岗位轮换,她来到了就业指导中心。

“在这里,我遇到了张红媛、韩潞、关晓霞等等令我终生感激的老师。直到现在,我已经上班了,这些老师还会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生活上、工作上的事情,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报答他们的恩情。”身为学生会主席,徐兴华常常要组织、出席一些学生活动,张红媛老师对她说:“我在办公室衣柜里的衣服,你觉得能穿的就尽管穿,出去做事要打扮得像个样子。”这些诚挚的话语,深深地铭刻在徐兴华的心里。

在就业指导中心,她给老师们当助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与就业问题打交道多了,她也成了半个“专家”,很多同学把她也当成“小老师”,遇到问题常常向她请教,她也非常乐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同学来找我谈心,几个小时都不走。”能帮助别人了,她打心眼儿里高兴。

时光荏苒,不觉间,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徐兴华也将要离开母校,走向社会。谈起找工作,她说要感谢就业促进会一位姓毕的老师,“毕老师”是张红媛老师介绍给她的,正是“毕老师”为她介绍了目前的这份工作。她与这位老师从未谋面,只是通过几次电话,甚至连“毕老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曾经在电话里说请毕老师吃饭,聊表我的感激之情,可是他婉拒了,我至今最遗憾的是都没有当面跟他说一声谢谢。”(后经记者调查了解,徐兴华口中的“毕老师”,正是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毕建传老师)

 

地震让她再次感受温暖

512,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爆发了。徐兴华家在重庆,也受到了波及,地震发生时,徐兴华爸爸正在房顶上检瓦,一下子从房顶上摔了下来,把腿摔伤了。爸爸本来就身患恶性肿瘤,这次又摔伤了,加上弟弟正是中考的紧张时刻,这一切让徐兴华放心不下,于是,她请了几天假回了趟家。

正是她的请假让她所在的人文系党支部书记李军老师得知了她家里的情况。李老师得知情况后立即向上级反映,在张景荪、陈勇、徐明江等几位院领导的倡议下,学院为她举行了捐款活动,短短几天,善款额就达8000多元……

“我回家去看了一下,爸爸的伤不算重,房子被震塌了一半,不过这同重灾区的群众比起来,这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学院对我这么好,我唯有努力工作,以后有机会来回报大家。”

结束采访时,徐兴华告诉我,她现在心里很踏实,不会害怕在外面闯荡,因为她的系党支部书记李军老师和张红媛老师时时打电话叮嘱她:有事就回来,和我们说,这里就是你的娘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