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11月20日

(2022-11-20 16:54:50)


    事(十)


——空山老月

武嶺蒋氏家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出了一部小说《金陵春梦》,说蒋介石原名叫郑三发子,是河南许昌人,幼年时,母亲王氏抱着他再嫁蒋姓商人,被带到浙江长大。

《金陵春梦》小说一时“洛阳纸贵”,轰动海峡两岸,后来证实,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历史巧合事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抗战时期,许昌一个叫郑发的农民,在报纸上看到蒋委员长的肖像,觉得和自己很相像,又想起自己小时候家穷,母亲带着他的小三弟,嫁给了一个叫蒋肅庵的宁波商人回了浙江。从面相到年龄,他越看蒋委员长,越像他散失的三弟,目光颇似那个“丢斧子看偷斧子”的。

他把怀疑报告了当地官府,因当年王氏抱着“三发子”,跟蒋姓商人回浙江,在本乡是人所共知的事,官府也懵圈了。

郑发以一个农民的执着,毅然踏上了寻亲之路。千辛万苦走到重庆,递上了寻亲信。

蒋委员长一听就知道是找错人了,让戴笠妥善处理。戴笠派人和郑发谈话,告诉他,蒋委员长的母亲从没离开过本乡,全村亲戚都在呢,你这样说对委员长影响不好。你这一路也辛苦,拿上这五千块钱,赶紧回家吧。

不提这五千块钱还好,一提钱,反而坚定了郑发必认的信心。假冒“皇兄”,最低也是“打断双腿,拉出去喂狗”,他不打我,还给我钱???

郑发家的钱从没超过两位数,这四位数的巨款?不是那什么……又是那什么呢?他肯定想不出“欲盖弥彰”这个词。

戴笠一看郑发较真,知道麻烦了,这烫手的煤球,算是砸在手心啦。你总不能因为人家寻错了亲就杀头吧?尽管这业务戴笠很熟。放他走?他到处乱说怎么办?既不能杀也不能放,干脆放到歌乐山中美合作所“优待”吧。

这件事只有侍从室和戴笠手下参与的极少数人知道,但大家心里也不踏实:一、蒋姓商人的名字和蒋父相同(或相近);二、蒋母确是二婚再嫁蒋父的;三、所叙年龄相近;四、也是最要命的,身材和面相还特别像,偶尔去中美合作所办事的小军官,猛然看到这熟悉的面孔,差点打立正。

一九四六年,戴笠坠机身亡,郑发才回到许昌。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走台湾,手下人也作鸟兽散,其中一个参与调查、看管的侍卫跑到了香港,把郑发寻亲之事告诉了作家唐人,这就有了《金陵春梦》的开篇——郑三发子。

前些年我在杭州女儿家带外孙,在图书馆翻看了许多当地人写的回忆(我在博文《丰镐房轶事》中写过)文章和史料,材料证实,蒋介石先生的母亲王采玉,绝不是河南许昌人,而是父母、兄弟俱全的奉化县溪口镇葛竹村人,如假包换。

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解放前共有九百余户人家,其中五百余户姓蒋,统称为武嶺蒋氏。

蒋介石的父亲叫蒋肇聪(肅庵),也叫蒋明火,原配徐氏,生一子一女,儿子蒋介卿(就是《丰镐房轶事》中贼坏的那位),女儿蒋瑞春。徐氏早亡后,蒋父又续娶孙氏,孙氏夫人未生育就亡故了。连丧两妻,蒋肅庵有点心灰意冷,此时在蒋家老盐铺当管家的王贤东,就把堂妹王采玉介绍给蒋肅庵。

王采玉是葛竹村人,祖父叫王毓庆,父亲叫王有则,母亲姚氏,亲兄弟王贤钜、王贤裕。

王采玉年轻时心灵手巧,针线、刺绣人见人夸。刚成人就嫁到竺姓人家,尚未生育丈夫就病故了,回娘家后不久父亲王有则又病故了,可谓屋破又遭连阴雨,家中靠王采玉做了几年女红才渡过难关。

王采玉二十三岁时嫁给蒋肅庵,生了两子两女。

长女蒋瑞莲,长大后嫁老盐铺伙计竺芝珊为妻。

长子蒋瑞元(介石),长大后娶岩头村毛鼎和之女毛福梅为妻。

次女瑞菊,三岁夭亡。

次子瑞青,六岁夭亡。

王采玉的堂侄王世和,从黄埔一期毕业后,给蒋介石当侍卫长一直当到台湾。

王采玉于一九二一年六月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去世前嘱咐蒋介石,不与蒋肅庵同葬(因蒋父与徐氏、孙氏同穴)。蒋遵母嘱,择葬于白岩山鱼鳞岙中垄,据寻龙定穴的风水先生讲,这片山形似弥勒佛,而蒋母墓穴正点在肚脐眼上,主后代大福大贵。

从这些确凿的资料看,王采玉从出生到去世,没离开过溪口,是土生土长的奉化人,蒋介石确实不是郑三发子。

河南许昌的郑三发子,随母王氏嫁给浙江商人蒋肅庵,应该也确有其人,但那是历史平行线上的另外一家人。

至于郑发和蒋介石长的相像,不得不说另一个人——蒋纬国。

蒋纬国是蒋介石的养子,由姚冶诚在苏州养大,他自己都说,自己的生父是戴季陶。但是,看过蒋纬国(或照片)的人,都一致认为,蒋纬国这个养子,比亲儿子蒋经国更像蒋介石。

这道理找谁说去。(2022.11.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