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一房难求”真相

(2007-04-08 17:24:53)
分类: 媒体视窗

   最近的一段时间,抢房潮、涨价潮一股接着一股。房地产市场“硝烟弥漫”,购房需求似乎一下子全部爆发。而火爆的背后,人们又忽略着什么?房源真的紧俏到“一房难求”的地步了吗?

  记者近日对南京火爆楼市的另一面,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卖不掉的房子

  “一天一个价,二手房卖疯了!”这是记者近日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些买房人连房子都不看,就直接下订金。

  记者近日在一家中介公司碰到了买房的林先生,他想在莫愁湖地带买一套两居室的二手房。在中介公司给他推荐了一套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房源之后,林先生二话没说,就从包里掏出了订金。中介人员表示可以先看看房子,林先生立即表示,房子这么多人看,“现在比的是速度,不赶紧买下来就来不及了”。

南京中原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经理王巍巍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中小户型销量最大,因为总价相差不大。但市场上也有一些房子是被市民冷落的。一些房龄较老的,上市价格就低于市场价格。

  如鼓楼转盘一带的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只挂牌6000多元/平方米,而同地段较新的房源就挂到了9000多,但这部分房子却很少有人选择。另外就是朝向不好、有点瑕疵,没有物管、套型结构一般化等等,如龙江银城花园的房子是带学区的,卖的却比周边的房子价格要低1000元/平方米。

  业内人士表示,不看房就交订金是不理性的。但很多套型相对较好,却由于物业没有到位的房子却被很多市民拒之门外。其实并不是“一房难求”,而是人们一窝蜂地想抢同一套房子,而忽略了一些性价比和自身的需求。而房主为卖得一个好价钱,过分报价让一些购房人敬而远之。

  二手房定价畸高

  二手房市场因为很多市民的“非理性需求”,形成了资源的稀缺,导致价格不断上涨。

  记者发现,很多无法卖出的二手房因为价格定得过高而受冷落。一些市民在盲目追涨房价的同时,却忽略自身房子所能承担的真实市场价格。

  王巍巍告诉记者,他们在收到业主房子的同时,会帮他们估算房子的市场价格。但房主总觉得不值这个价,会把价格每平方米抬高500~1000元。

  一套华阳佳园的房子,63平方米,挂牌价63万,每平方米的价格是10000元/平方米,而实际的市场价格却只能卖到8800~9000元/平方米。

  “购房人和买房人的心态都被市场带动了,这样的房子在我们这占了10%~20%。”

  王巍巍表示,现在的房主是看着市场报价格。如牡丹里的一套房子,2000年的房子和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品质,但一些老的房主就看着新房的价格去报价。

  据江苏商报了解,凤凰西街和龙江一带的房子,追涨的现象比较明显。

  心理暗示推涨房价

  记者在对中介机构房源进行了解后发现,很多人卖房并不是因为真正需要改善,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想先探探市场行情。

  一位在顺驰刊登售房信息的林小姐告诉记者,她家两年前花39万元购买了一套东西向、130平方米的房子,目前看着市场好,打算以68万元的市场价格售出。之所以定出这个价格并没有什么根据,只是想探探行情,没打算真卖。如果以后市场一路走高的话,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价。

  据她称,这个房源登出之后,居然来看房的人不下六拨,看来她还可以再次加价。“如果加到70万元还有买主的话,我就打算把房子卖了。”

  据记者了解,像林小姐这样的售房者不在少数,在瑞金路几家中介机构里,不少卖家都是在探行情的基础上挂出售房信息。

  “报纸上说以后的二手房还会涨,你看现在某某的房子已经多少钱了。这样的房子最好卖了,连你在内已经有十几个人看过了,你看中了赶紧下决心,只要犹豫你再想买就没了。”这是记者近三个月来从中介人员那里听到的最多的话。可是记者不禁要问,既然有十几个人都看过了,为什么还没卖出去呢?那房子到底是好卖还是不好卖呢?

  正是卖主在探行情的基础上一路加价,中介人员在旁推波助澜,使得很多买房人开始急吼吼地拿钱买房。不管房子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也不管市场上的二手房是不是供大于求,反正有看顺眼的房子赶紧抢。因为“抢不上就没了,抢不上就涨了”。

  与此同时,中介吃差价的现象又开始重演。在昨日本报报道了上月中介投诉骤增,光南京房管部门就处理了30起投诉。

  业内人士表示,买卖双方以及中介公司,对于目前二手房全部都采取“还会涨”的心理暗示,使得二手房可能还会一直热下去。可是,这样的市场是真正的繁荣吗?

  没房卖了的背后

  从3月底开始,河西的销量一度下滑,跌出前三名的位置。截至3月29日18:00,河西板块的成交量被挤至第五位。4月2日,全市的交易量突破了650套,在这种情况下,河西交易量只有54套。

  虽然3月30日万科光明城市上域开盘,130套房源共有250多位购房者前来争抢,但是当日销售套数和销售面积的排行榜中并没有河西的楼盘。

  4月3日,在房地产总体板块走势中,河西销量继续走低,仅销售39套。

  在此背景下,不少人开始放出“河西没房卖”的言论。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在奥体已经获得销售许可证的可售房源将近3000套,这些房源最早在一年前就拿到了证,最迟的也在2007年1月份拿证。

  与此相关的数据是:2005年江苏省统计局统计,全省开发商购置的土地面积比当年开发的面积多出1000万平方米,而2006年前11个月的差额则为900万平方米。

  在土地储备逐年大幅增长的同时,全省的商品房空置面积却呈持续大幅增长趋势。2005年,江苏省年空置面积达7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而2006年的空置增势则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准”,截止到11月底,空置面积为900万平方米,增幅达58.5%。悬殊的数字表明,南京“房荒”并不是无房可卖,而是有房不想卖。

  但河西的房价却在呼呼直涨:去年10月底均价才为6000元/平方米的河西奥体某楼盘,跨入2007年均价竟高达8500元/平方米,上涨了将近有50%之多。

  由此看来,河西其实并不是没有房子卖了,很多市民是因为“河西目前房价太高”的原因,才放弃了在河西购房的计划。

来源《江苏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