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灵:人神各在其位

(2022-03-21 16:00:56)
标签:

梦桐疏影

万灵

分类: 一路花开

万灵:人神各在其位

一个古镇,总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构建体制,在时间的河流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着,生长着。
它叫万灵,但人们习惯称呼它路孔。我听很多人说起他们更喜欢“路孔”这个名字。事实上,它叫“万灵”超过450年的历史,而“路孔”这一称呼只有200年时间。东晋时万灵与大足石刻、乐山大佛齐名,而终回古老称呼的万灵,就像流浪半生跟着外人姓名之后终于认祖归宗回到本姓。也许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它承载的历史、文化更多,更深,更厚。
这座古镇依山而建,沿河布局,造型简单又别致。濑溪河像一条飘带,绕着古镇逶迤而舞;又把小镇一分为二,起伏跌落的大荣桥又两岸连接起来。两个世界天人合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桥这边烟火袅袅,热气腾腾,各家各户按部就班过着自己的日子桥那边菩萨神仙高居岩壁,超然物外。在我看来,一边是古镇的肉身,一边是古镇的灵魂。
一脚踏进古镇,就能感受有滋有味的人间生活。一条长长的石板路在岁月里静静蔓延,两边是起伏的白墙青瓦房,大大小小的店铺,一日三餐永不改变的普通生活。大多数家门口摆着花草,店里摆着桌子,门口的大锅煮着冒着热气的白生生的豆花,筲箕里是刚刚炸好的金黄色的酥肉,香气不停地往鼻子里送,忍不住像买几坨边走边吃。嚼在嘴里,咔嚓咔嚓,麻脆鲜香,让人喜欢不已。有橘黄色的或黑色的小猫躺在门口,小眼神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伸过懒腰,翻个滚,然后又盘成一团,继续睡大觉。也有小黄狗躺在地上,一双黑豆的眼睛静静看着行人,懒得开口。日出日落间,是寻常的唤醒,是温暖的相伴,是无边的精神慰藉,有着生老病死,寻常悲欢。某老人走了,一群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大哭不已;某家小院里,一个可爱的女孩怀抱小猫,在花树下的椅子上睡着了;有风烛残年的老太太看着孙媳妇刚刚生下的孩子,一脸慈悲;也有夫妻拌嘴,吵红了脸……更多时候,他们平静地过着每一天,满足于自己安逸的小日子。丈夫喝着小酒,吃着花生米,妻子在厨房忙碌,孩子端着菜上桌,然后一家子人幸福地坐在一起,吃着饭,说着话……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家,家就是整个世界。有爱有温暖,有善有慈有柔软。而一边是太阳之下,风雨之中,万念之上,端坐岩壁的佛,与之相反,没有悲欢,也没有善恶,他们坚守着自己不变的信仰,经营着不朽的艺术。当无数脚步来来去去,喧嚣之后是沉寂,而他们就在这里,不悲不喜,不得不失,永恒地存在。
南宋时,这里是著名的水码头。漕运兼出产宫廷贡品蜂蜜,同时官府的钱粮兵器亦从这里经过,再加上南来北往的客商穿梭于此,商铺林立,闹非凡。而河对岸,冷峻的山岩,除了细微的苔藓,偶尔的野草,就是一尊尊佛。它们永远不惊不诧,不论眼前的熟人还是外来客商,这样看了千年,时光如同脚下的流水不紧不慢地淌了千年。我一直觉得石头不说话,但坐在佛下,却又能隐隐听见一片细雨般的诵经声,伴随着河水的潺潺声,形成一曲雄浑而空灵的佛乐。
我喜欢坐在河边,望着那个侧身跷脚坐在莲台上的紫竹菩萨。她与其他菩萨的庄严完全不一样,或许,她是生活中的某个女人,把架子和威严完全放下,突破了佛像正襟危坐的宗教仪轨,双眼下视,好像在看脚下红尘,也看时光流水,自带一份悠闲、妩媚。跷脚观音像超然的维纳斯,又像一个悠闲的邻家女孩。或许当初那个凿菩萨的人,内心就完全放下了菩萨的束缚和羁绊,从第一声铁锤声开始,就想让这尊菩萨做一次自己。
当我低头看河流那瞬,似乎看见了紫竹菩萨神秘的微笑。她在笑什么呢?红尘?世人?
万灵古镇,就这样,把红尘与佛界布置得恰到好处,人神各在其位,各生安好。万灵人,每天推门望着河对岸的佛,脸带笑容,平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而对岸的佛,看着对岸的寻常人家,依旧做自己的佛。
人对佛充满敬意,佛对人有着护佑。一半烟火,一半超然。有接地气的温馨生活,也有高于柴米油盐的精神追求。在这里,做神仙亦可,安享人间之乐亦可。
也或者,身在人间,漫步在田园流水里;心在佛界,端坐于崖壁天国。
万灵人与对岸的佛就这样相看两不厌。唯有涞滩河水潺潺流淌,冲破堤岸后流泻出一挂如雪瀑布,冲荡出一片石滩。石滩上人流熙攘,堤岸边闲坐赏景,整个小镇冒着淡淡的烟雾,如同一个人在午后的阳光下打着盹,发出轻轻的呼吸。
人神各在其位,自得其乐。如此,整个万灵古镇,万物灵动,亘古不变。
此刻,我就是菩萨脚下呆坐的人,忘了我是谁,从何处来,去向何处。我只是傻傻地看着对岸红尘,仰观宇宙,俯瞰流水,时间消失。也许在某一刻,我亦做了崖壁上紫竹菩萨,但更多时候,我依旧是红尘中人。
半日烟火半日闲,半日江湖半日隐。做个凡人享受红尘滚滚,又寻个空隙,做个神仙,四处悠游,逍遥自足。
走过万灵,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可不可以在这里住下?久而久之,身与心,情与景酿造,熔炼,做到身居人间,心安佛界。多好!

2022-3-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倒春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