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测骨龄能判断孩子性早熟吗?

(2012-10-17 11:43:35)
标签:

个孩子测骨龄

如何判断孩子早熟

育儿

分类: 儿童·生长·发育

  许多家长很担心孩子性早熟,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性早熟了呢?一般来说,孩子性早熟可以有两种办法:

  通过骨龄检测来判断孩子性早熟

  如何预防孩子性早熟呢?其实日常生活中,家长除了多留意孩子性早熟的“蛛丝马迹”之外,还可以通过定期查骨龄、监测身高增速以及饮食调理来及早发现和避免性早熟。

  1.定期查骨龄

  孩子骨龄是临床主要的筛查标准。一般通过拍片照孩子的左手,观察跟实际年龄的差异有多大,如果查出来的骨龄比实际年龄早两岁以上,性早熟的可能性就很大。

  后儿保专家建议,在孩子3岁左右先查一次骨龄,以明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是超前还是滞后;而3~6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相对稳定期,无明显异常可以不查,但6岁以上最好每年查一次,如果发现孩子开始有提前发育的苗头,则应半年查一次,再据此进行治疗和饮食调理等多种干预。

  2、检测孩子身高,观察孩子身体发育情况

  身高比同龄的孩子平均高出10厘米以上的要特别注意,千万别以为是发育得好,说不定已经出现早熟倾向。后儿保专家指出,有些孩子虽然也只是正常饮食,但从小都比同龄人高,家长要特别留意,如果查出其骨龄已大过年龄,若不及时干预的话,孩子长个子的空间可能就有限了。

  现在孩子早熟现象较为严重,作为家长要做好预防孩子早熟的工作,一旦发现孩子有性早熟的迹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男女孩子性早熟的一些前提表现,家长要在生活中多多观察留意孩子,以尽早发现孩子早熟问题,及时改善。

  女孩发生性早熟往往首先出现乳房增大,可有触痛,多为两侧乳房同时增大,但也有部分患儿开始时仅一侧乳房增大,以后才发展到另一侧。随着病程的进展,乳房进一步增大,阴道分泌物增多,同时患儿的身高增长加速。如果未及时恰当治疗,以后还会出现阴毛、腋毛及阴道出血。开始时多为不规则阴道出血,逐渐过渡到规则的来月经。

  男孩发生性早熟首先出现的征象是睾丸增大,接着阴茎增粗增长,可有阴茎勃起,并伴有身高的增长加速。如果未及时恰当治疗,还会出现阴毛、胡须、痤疮、变声,甚至排精。

  以上就是性早熟男女儿童的一些表现,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患有性早熟,都对儿童有着很大的危害。不仅让他们性特征提早成熟,还会导致矮小症,并对孩子心理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家长一定要重视。

标签:测骨龄|孩子测骨龄|孩子测骨龄判断早熟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孩子的问题请拨打4008-159-519或者在线咨询专家。

相关链接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为什么要给孩子测骨龄?骨龄怎么看?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给孩子测骨龄能判断孩子性早熟吗?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测骨龄有什么作用?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几岁孩子可以测骨龄?孩子测骨龄的最佳年龄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给孩子测骨龄有用吗?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孩子增高三大误区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六类孩子身高矮一定要测骨龄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让孩子摆脱身高矮小的烦恼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测骨龄的意义?

http://www.houerbao.com/templets/Content/images/ico-01.gif 测骨龄能预测孩子身高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