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亚健康危害比成人更重

(2011-10-25 11:26:35)
标签:

儿童亚健康

孩子感冒

咳嗽

健康

分类: 孕婴·育儿·女性

  孩子发烧、感冒、咳嗽是生病,而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厌食偏食、哭闹易怒则是“不听话”?许多家长不知道,看起来健康的孩子,也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河南省中医院侯江红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同成年人一样,孩子也有亚健康!

  这些症状提示孩子处于亚健康

  侯江红主任医师提醒家长要主动了观察孩子是否处在亚健康增强意识,例如口臭、磨牙、腹疼、大便不正常、乏力、夜眠不安、夜惊、小便黄、脾气爆燥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亚健康的症状。体现在孩子身体上的体征包括:面色萎黄或有白斑、黑眼圈、头发不润滑、腹胀、口唇发红、牙齿生长不好、手足心热脱皮、多汗、皮肤粗糙或搔痒、指甲白斑脆薄、消瘦等。

  儿童长期处于亚健康的危害

  儿童亚健康危害意义比成人亚健康更为深远。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是不行的。首先,长期“亚健康”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容易造成儿童免疫力低、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影响骨骼、神经和智力正常发育,从而使孩子的身高体重不达标,以及容易感冒,长期咳嗽、反复扁桃腺炎、哮喘反复发作等等;其次,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致使儿童学习能力差;第三,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给孩子的性格发展、人格完善和成年后的品德素质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儿童极易出现心理抑郁、身体抵抗力差、无心学业等情况。所以孩子的亚健康不容忽视!

  引起孩子亚健康的三个原因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问“好东西都给孩子吃了,为什么他(她)还是这么瘦,还总是生病?”侯江红主任医师说,这就是孩子亚健康的一种状态。有以下几个原因会引起孩子亚健康。

  一、脾胃不和。也就是肠胃功能不好,家长以为常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就是爱孩子,其实这些肥甘厚味及饮食的不规律恰恰是引起孩子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因素。因为孩子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而长期如此的饮食会增加孩子的脾胃负担,造成小儿脾胃功能的紊乱,从而形成脾胃不和。

  另外,某些急慢性病后期也是亚健康期,特别是急慢性感染疾病之后,病后初愈,此时孩子身体的正气、脾胃尚未完全恢复,中医称之为“病瘥期”。

  二、不当使用抗生素。反复给孩子使用多种抗生药物,虽然病好了,但人体正气已伤,尤其会伤脾胃之气,造成脾胃不和。四、中医认为外感六淫之邪,会伤及脾胃,身体处于潜病态,表现一种脾气失和状态。

  三、体质因素。有的孩子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孩子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可引起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而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又反过来使孩子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二者形成恶劣性循环。

  如何让孩子远离亚健康

  侯江红主任医师提醒家长们注意,如果观察到孩子处于亚健康状态,最好请找医生进行系统的调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几点,可使孩子远离亚健康状态。

  首先,饮食要多样化。不要给孩子吃过多的大鱼大肉,煎炸油腻食物、零食等,要让孩子的食谱多样化,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什么都要吃一点”!病后调理,很多家长出于心疼,孩子病后赶紧做点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让孩子补补,但此时孩子的脾胃还未恢复正常,需要清淡的饮食;

  其次,慎用抗生素。当孩子出现反复感冒等病时不要追求“快点好!”而随意、过多地使用抗生素。要尽量调动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以调脾和胃、消食清热的原则进行治疗;

  再次,给孩子吃山楂要适量。有不少家长喜欢经常给孩子吃点山楂制品,山楂片、山楂条啊等,目的是帮助孩子消食。适量的山楂的确可以消食,但也要注意,山楂制品也不宜久吃、多吃,山楂吃多了会生内热,易致脾胃运化不良,反而加重食积。家长可以选则婴儿健脾散、止咳消积口服液、王氏保赤丸等成药帮助孩子消积。

  最后,加强身体锻炼。让孩子加强身体锻炼是必须的,比如游泳是孩子锻炼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全身运动又可以增加肠胃蠕动,让孩子远离亚健康。

        “后儿保”专家:非常赞同侯医生所说的:长期“亚健康”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容易造成儿童免疫力低、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影响骨骼、神经和智力正常发育,而儿童的“亚健康”也是因为日常饮食、运动以及各种不良习惯造成的,这两者是互相影响的。“后儿保”作为专业的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管理中心,通过科学的膳食搭配,合理的运动安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心理健康,增强体质,实现体制健康、优势成长。www.houerbao.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