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管理的关系

(2007-10-19 17:25:12)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健康/保健

健康

体适能

健康管理

健康保险

健康产业

小徐

分类: 养生·长寿·保健

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管理的关系前言
    社会在进步,生活环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需求与希望,也随著时代的潮流在跟进,所追求的不只是没有疾病,而是能活得更长寿且健康,并且还要活得更有品质、內涵及尊严。科技的发达造就了人类的文明,使人们在享受文明成果的同时,卻渐渐忽略了人体活动的本能需求。就医学的发展来看,已从过去的医疗医学进步到现代的预防-医疗-康复的整体医学,而预防重于治疗的口号更突显主动积极促进健康的意义。所以,正视体适能的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使健康得到科学化管理是人们适时的需求。

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管理的关系1体适能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1体适能背景
    20世纪90年代,由于社会变化,特别是青少年身体活动率急剧下降,社会生活的紧张,使人们的心理产生紧张感,压抑感;运动不足导致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率提高,全民医疗保健费用大幅增加;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严重的自然环境污染等原因,致使美国体育界的健康、体育、舞蹈组织(简称 AAHPERD)于1987年提出一项旨在建立一个能协助体育教师帮助青少年儿童理解终生体育活动的价值、意义,并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教育计划,即体适能健康教育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软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营养与体育活动的健康知识。美国(AAHPERD)这一体适能健康计划的出台,很快在我国的台湾省和香港的社会及学校中广泛推广。按照美国(AAHPERD)体适能健康计划,将身体适能作为健康的5个方面完好状态构成因素之一(身体适能 Physical fitness,情绪适能 Emotion fitness,社会适能Social fitness,精神适能Spiritaul fitness,文化适能Cultural fitness)。
1.2体适能概念及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定义为:“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神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国港、台学者将其定义为:体适能是指一个人的身体适应生活、运动和环境(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体适能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从事体力性活动或运动皆有较佳的活力及适应能力,而不会轻易产生疲劳或力不从心的感觉。在科技进步的文明社会中,人类身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营养摄取越来越高,工作与生活压力和休闲时间相对增加,每个人更加感受到良好体适能和规律运动的重要性。
    体适能可以分为运动适能以及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适能。
“运动体适能”(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对于大众健身来说主要探讨的是健康体适能,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心肺耐力(Cardio respiratory endurance)、肌肉力量(Muscular strength)和肌肉耐力(Muscular endurance)、柔韧性(Flexibility)、体成分(Body Composition)等运动生理生化、体育保健、运动营养、体育康复、运动医学、锻炼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内容,涉及人群包括儿童少年、青年人、中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和特殊职业人群。

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管理的关系2健康管理现状
    “健康管理”一词源自美国的“健康管理”模式,是由IT、医疗、保险相融所产生的一项新型服务行业。我国权威学者对健康管理的定义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作为一种服务,其具体做法是根据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饮食、疾病预防、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心理调适等)使他们最终采取行动,以达到改善健康目的。
    健康管理就是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与财富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在这里健康需求可以是一种健康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也可以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如老年痴呆痛风,健康管理的手段可以是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健康风险
进行量化评估,或对干预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健康管理的特点是标准化、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其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必须依据循证医学和循证公共卫生标准来确定实施。综上所述,健康管理的策略可归纳为6种,即生活方式管理、健康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群体管理。据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通过规范的健康管理,可使80%的心脏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能够避免。
    目前,我国健康消费市场的资源分配是以个人的健康状况、社会身份、支付能力以及对健康的认知为前提的。因此,富豪和富裕阶层的大部分、小康阶层的部分,以及温饱阶层的小部分都是当前健康管理服务的潜在需求者。但是,目前能够系统全而地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很少,仍处在起步阶段,包括以体检为核心的健康体检中心、以休闲娱乐为核心的休闲度假中心、以中医健康调理为核心的健康服务机构等,并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系统地解决健康问题的需求。因此,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存在以下问题:健康管理理论框架没有形成,缺乏系统、权威的理论支持;缺乏健康评估、鉴定与管理的国家标准,造成健康消费理念与宣传棍乱;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装备、手段、人才C乏,.健康服务缺乏系统性、人性化操作;健康产品商业信誉较低,没有权威的行业协会或学会对健康管理服务机构进行规范;健康信息数据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与规范;与保险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管理的关系3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管理的关系
    健康管理立足于找出隐藏在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或解决。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它的应用范畴现在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管理。在目前的健康管理项目中体疗预防和康复才刚刚起步,对于综合考虑个体的体适能差异来制定运动锻炼的模式、强度、频度和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对健康体适能的管理应该作为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
    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运动的重要性,也在无意识状态下希望能够拥有良好的健康体适能,但是对于健康体适能的认识却往往不够。事实上,由于健康体适能要素与一般人的健康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都需要通过运动的方式的来促成,良好的体适能并不能靠一朝一夕的体育锻炼就可以得来,它必须透过长时期科学地参与体育锻炼,并维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来得以改善。
    对健康体适能进行管理是通过对个体进行健康体适能组成要素的测试、评价、分析,并根据综合的结果,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包括适当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时间,同时在运动中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并长期进行效果跟踪、评估分析、处方调整,整个管理过程还应包括运动时应注意的事项,如服装、器材与设备、身体的准备、认知上的准备等方面。

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管理的关系4总结与展望
    随着健康体适能观念深入人心,与之紧密相关的健康管理也势必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运用利学有效的医学手段和专业的服务:如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及健康指导等。帮助人们建立起正确的健康理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摆脱亚健康状态,提升健康水平。
4.1健康管理职业化
    2005年8月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函复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同意将健康管理师职业列为新职业”。同年l0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了第4批11种新职业,其中包括健康管理师,并同意将健康管理师等2个职业纳入卫生行业特有国家职业。
    健康管理师职业概况: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而的健康保障服务它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慢性病的上升,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会日益增加。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新兴的健康管理行业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4.2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趋势
4.2.1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紧密结合
    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病人,还包括健康人和亚健康人。各国的经验表明:80%以上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得到有效防治,在社区解决不了的疾病,利用转诊制度把病人转到指定的医院治疗。治愈后再转回社区进行康复。因此,社区不仅应该成为健康教育中心和慢性病防治中心,还应该成为健康管理的平台。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也有诸多不足,两者结合起来发展,将会起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4.2.2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范围、对象要多样化、系统化
    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要以健康体检服务为核心。属于“发现健康问题、解决健康问题”型的服务,并且大多数服务是一次性和非连续性的。.这样的服务模式己经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另外,现在体检行业存在服务机构进入门槛低、总量过剩、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己经而临需求量卜降、不良竞争增加、一此机构难以为继的局而。所以,健康管理机构必须引入正确的健康管理理念,实现服务升级,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吸引更多的服务对象。
4.2.3兼营健康保险业务
    健康产业兼营健康保险业务是有可能的,并且己有例可鉴。最典型的代表——美国健康维护组织(HMO)为17个州的800万国民提供健康和疾病管理服务,包括系统的健康保险业务。另外,从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的历程看,保险业出于自身经营安全与利益的需要,必将要进入健康管理领域。在参与健康管理服务投资与经营的同时,成为保险客户个人非医疗性健康消费的支付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兼营健康保险业务对健康产业自身来说也有重要作用,将解决健康管理服务消费支付的“瓶颈”问题,推动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4.4.4开发信息通讯技术,实现互动与双赢
    健康管理服务与其他服务的最明显区别是:它对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依赖度极高,甚至可以说没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作为其基木的运行支持平台,就无法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健康管理。所以,健康管理的出现将为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将直接影响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成本以及服务规模等。随着国家健康管理相关标准的设立和国家健康数据中心的建成,健康数据资源将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和共享资源。它将促进健康产业协调发展,并引导健康管理产业向集约管理、分散经营、贴身服务、产业联合、规模发展的方向运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