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是永恒的,重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必须政府介入,因为过多的基础研究投入会影响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基础研究的成果往往造福的却是整个业界。基础研究的方向可以用计算技术上3篇著名论文的观点来概括,即图灵的“智能机”、布什的“MEMEX”(将人类所有的知识超链接在一起,并解决自动摘要、自动查询,高效处理声音、图像甚至手势等许多“多媒体”信息)和巴贝奇的“计算机”。最终应该出现一个电视剧《超人》里超人所拥有的地球仪,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并能用三维虚拟视图向人演示。
科学界有这样的说法:一流的科学家提出问题,二流的科学家解决问题。同时,猜想和假说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计算机这一技术科学中,前瞻或者说预测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很多时候,前瞻能力可以决定一个产品甚至一个公司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在IT产业发展史上举不胜举:盖茨早期对Internet认识上的错误,以至于让Netscape抢了先手,不得已只好在Windows上捆绑IE,从而埋下可能被肢解的祸根。盖茨的老冤家Oracle CEO埃里森乘微软之危,取代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便得益于埃里森惊人的技术洞察力——第一个看好关系数据库技术。
美国的马克"韦舍和约翰"布朗(《即将到来的平静技术时代》的作者)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主机时代、PC时代和UC(无处不在的计算)时代。在主机时代和PC时代,计算能力都是独立存在于机箱之中。而在UC时代,计算能力将被嵌入到每一种家用器具和办公设备中:除了我们熟悉的电视、音响、冰箱的,还可以嵌入到服装、家具、墙壁等我们不熟悉的地方。在UC时代,人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平静就是(Calm),也就是说计算机要学会不去打扰人。
事实上,很多网站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无论Internet还是电子商务都应该是手段,只有嵌入到传统产业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致力于产业网络化比从事网络化产业更好。
将科学通俗化,霍金宣讲时间和黑洞理论的《时间简史》就是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