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星阮玲玉遗书之谜:没说过“人言可畏”(续)
(2009-07-26 22:49:01)
标签:
阮玲玉遗书人言可畏老电影电影往事娱乐 |
分类: 艺术人生 |
天堂上托举的芳魂
偏偏在这时,更大的难堪接踵而至。
1934年12月27日,唐季珊收到张达民委托律师写来的信,声称阮玲玉“窃取财物,侵占衣饰,共值三千余元,并私刻张氏之图章”。阮玲玉不想把事情闹大,但唐季珊非要请律师控告张“虚构事实,妨害名誉”不可。
1935年
但在法庭上,张达民偷梁换柱,说阮玲玉是自己的“妻子”,而将唐季珊诉其“虚构事实,妨害名誉”一笔带过,唐准备不足,没有进行有力地辩驳。于是唐败诉。阮玲玉没有料到,更大的袭击向她涌来。
2月27日,阮玲玉接到上海第二特区地方法院发来的传票,原来是张达民在刑事初级厅起诉她侵占和伪造文书罪,在刑事地方厅起诉她和唐季珊妨害家庭和通奸罪。而且刑事诉讼中规定被告必须到庭,还要被告站进审判台右角一个高及胸口的方形木桶内,并要“庭谕交保”,即被告必须找一个店铺担保下次传讯准时到案。这天,还没到开庭时间,法院门前就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阮玲玉就是这样站在一个大木桶里被围观着、议论着,她简直无地自容了。
虽然这次开庭没有什么结果,但舆论已经形成。各报连篇累牍地报道阮玲玉和两个男人的“风流”故事,什么《张达民将控阮玲玉通奸》、《阮玲玉通奸案发》、《背张嫁唐都是为了财产》、《三角恋爱纠纷未了,继以通奸罪起诉》等等,真假掺杂,绘声绘色,诬蔑、攻击、谩骂……一盆盆脏水泼向阮玲玉。那么,舆论界为什么会如此不留情面呢?原因是案发时正好上映阮玲玉主演的电影《新女性》,片中有无耻记者利用舆论杀死女主角的情节,影片对黄色小报记者的下流心态和以造谣为能事的特征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从而引起某些记者的强烈不满,所以他们就乘机对阮玲玉落井下石。
对阮玲玉来说,生命的意义首先是名誉、事业和爱情。对爱情不再有幻想,不再有奢求的阮玲玉,面临的是名誉扫地,事业毁灭。她绝望了。
3月5日,阮玲玉一如既往地走进摄影棚,拍完影片《国风》的最后几组镜头。
3月7日,《国风》的内外景戏又补拍完毕。晚上,阮玲玉参加了联华公司总经理黎民伟招待美国音响师史坚纳的家宴。她频频举杯,谈笑风生。散席后,阮玲玉深情地吻别黎民伟的两个小孩黎铿和黎锡,谁也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阮玲玉当晚离开黎宅之后,又到扬子饭店与唐季珊等人一起去跳舞。
他们回到新闸路沁园村9号家里,已是3月8日凌晨一点。他们是一路争吵着回到家的。她吩咐女佣给她准备一些点心,一边上楼进了卧室。她对唐季珊说:“很晚了,你先睡,我记好零用账就来睡。”
谁也不知道一个行将远去的苦命女子心里到底想些什么,但表面上她还是镇定而从容的。后来在现场看到,有她吃剩的点心和3个装安眠药的瓶子。
唐季珊发现她服药后,即刻叫来阮母,两人一同将她送往医院抢救;但医院却没有值班医生,等医生赶到已是清晨5点。由于耽搁时间过长,失去救治最佳时机。当日下午6时38分,一代影星阮玲玉溘然长逝,离开这个令她心力交瘁的世界。
阮玲玉在她短暂的25年生命中,主演了29部电影,其中《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神女》、《新女性》等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阮玲玉以她朴实、细腻和传神的表演,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灵。她与角色同悲同哭,从一个纯粹本色的演员逐渐成为一名演技高超的悲剧明星。其实正是她生命之花的创造与烛照,从而确立了她在电影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阮玲玉逝世的消息传出,整个上海乃至全国为之震惊。海内外急电交驰,所致哀悼之辞不可胜数。
著名编剧、导演孙瑜在《联华画报》上发表文章说:“一点毫不夸张地说,阮玲玉的卓绝演技是霸占了中国影坛十几年以来的第一位。她的一生是一页挣扎向上的史实。”“阮玲玉的天才演技,是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骄傲。”联华公司总经理黎民伟在追悼会上说:“阮女士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她从最低微的地位,挣扎到今天的地位。阮女士上演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影片,她伟大的天才,精深的艺术,永远留在人们的纪念中……”鲁迅先生在病中也写下《论人言可畏》,激愤地指出:“……不过无拳无勇如阮玲玉,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她被额外的画上了一脸花,没法洗刷。”
3月14日,阮玲玉的葬礼在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举行。灵堂里摆满了花圈和挽联,阮玲玉身穿蜜色绣花旗袍,躺在百花丛中,脸上似乎还留有泪痕。从殡仪馆到联义山庄墓地10公里,灵车所经之处,万人空巷,长长的马路被挤得水泄不通,租界派出大批警察来维持秩序。有的影迷专程从南京、杭州赶来致祭。下午1时10分,由金焰、孙瑜、费穆、郑君里、蔡楚生等12位电影界明星大腕,将灵柩抬上灵车,他们“含泪将一个美丽的灵魂托举到天堂之上,空中的白云宛如天使的翅膀,远远地踏着春风来迎接她”,报纸上这样描写。美国纽约的报纸称,“这是世界最伟大的哀礼”。洛杉矶的报纸也报道说:“仰慕阮女士才华而专程前往瞻谒遗容者逾十万,悲壮热烈之情形,在中国当属空前。”
就在阮玲玉香消玉殒后,有不少喜爱她的影迷竟“以身殉爱”,追随她而去。上海戏剧电影研究所的项福珍旋即吞下鸦片,绍兴的夏陈氏当天吞下毒药。单是3月8日这一天,上海就有5名少女与阮玲玉结伴西行。她们留下遗言说:“阮玲玉死了,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扑朔迷离的遗书
阮玲玉去世后留有遗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向唐季珊要,但唐没有拿出来。直到第三天,即1935年3月11日,那天在万国殡仪馆为阮玲玉举行入殓仪式,在人们的追问下,唐季珊拿出一份阮玲玉写的《告社会书》,说是写给张达民的,提到“人言可畏”。一些熟知阮玲玉的电影界同仁认
后来人们从1935年4月1日联华公司出版的《联华画报》上,读到这两份遗书的全文。画报在封面上标明“阮玲玉纪念专号”,登有阮玲玉114幅图片、20多篇纪念文章、年表及报纸评论等。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阮玲玉两封字迹潦草的遗书影印件了。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阮玲玉纪念画册和见诸文字的纪录。这两封遗书的内容是:
告社会书
我现在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是(实)我何罪可畏?因为我对于张达民没有一样有对他不住的地方,别的姑且勿论,就拿我和他临别脱离同居的时候,还每月给他一百元。这不是空口说的话,是有凭据和收条的。可是他恩将仇报,以冤(怨)报德,更加以外界不明,还以为我对他不住。唉,那有什么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罢。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
阮玲玉绝笔(民国)廿四、三月七日
午夜致唐季珊
季珊:
我真做梦也想不到这样快,就和你死别,但是不要悲哀,因为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请代千万节哀为要。我很对你不住,令你为我受罪。现在他虽这样百般的诬害你我,但终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样活着呢。鸟之将死,其鸣也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灵,将永永远远保护你的。我死之后,请代拿我之余资,来养活我母亲和囡囡,如果不够的话,那就请你费力罢!而且刻刻提防,免她老人家步我后尘,那是我所至望你的。你如果真的爱我,那就请你千万不要负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缘来生再会!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请向之收回,用来供养阿妈和囡囡,共二千零五元,至要至要。另有一封信(注:指《告社会书》),如果外界知我自杀,即登报发表,如不知请即不宣为要。
阮玲玉绝笔(民国)廿四、三月七日午夜
遗书刊出后不久,就有人提出疑问。
疑问之一:内容不符合阮玲玉的一贯处境。众所周知,无论是从少女时代就霸占阮玲玉的张达民,还是在占有阮玲玉前后就玩弄过多位女影星的唐季珊,他们都是迫害她的元凶,唐根本不支持阮玲玉的事业,曾把舞女带回家让阮玲玉亲眼所见,还在街头当众殴打她,逼得她几次服毒,在死前怎么能说“我对不起你”、“令你为我受罪”、“如果你真的爱我”这样“深情依依”的话?太假了!
疑问之二:阮玲玉尽管是一位著名影星,但艺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她即使留遗书也只能说些家庭琐事和个人际遇,怎么能写“告社会书”?其实报纸上早就对阮玲玉的绯闻纷纭不断,她从来就没有畏惧过,怎么到最后“人言可畏”起来?
疑问之三:阮玲玉文化程度并不高,平时忙于拍戏,读的书也并不多,也很少写作,但遗书中逻辑缜密,文辞考究,滴水不漏,一个在悲愤交迫情况下的人,能从容写出这样通达流畅的文字?
等等。
这种疑惑延续了几十年。
几十年后,又发现了阮玲玉新的、人们从未见过的遗书!这套遗书经多方考证,被认为是真正出于阮玲玉的手笔。
先是暨南大学从事电影理论的教授连文光,编著的《中外电影史话》附有新发现的阮玲玉遗书,1993年3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来又有上海老作家沈寂向媒体发布的文章《真实遗书揭开阮玲玉死亡真相》。他们共同的依据是来自1935年4月26日出版的《思明商学报》。这张报纸登载了阮玲玉的另外两封遗书:
其一
达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离后,每月又贴你一百元吗?你真无良心,现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满意足啊!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误(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其二
季珊:没有你迷恋“ ”(按:指歌舞明星梁赛珍),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吧!
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
过去的织云(按:即张织云,唐季珊玩弄过的女影星),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
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二千0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唯有你可以靠了!
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
玲玉绝笔
《思明商学报》是30年代出版的一张内部发行的机关小报,仅发行1500份,外部公众不大看得到,所以它被淹没是很自然的。然而,就是这张不起眼的小报却揭开了有关阮玲玉遗书的惊天真相。1935年4月26日的这张报纸在发表阮玲玉遗书的同时,还登载了一篇题为《真相大白唐季珊伪造遗书》的文章,文中披露:“阮玲玉自杀当晚,确写遗书二封,但不是唐季珊拿出来的那两封。发表在《联华画报》上的两封遗书,是唐季珊指使梁赛珍的妹妹梁赛珊定的,梁赛珊后为良心所责,说出真情,并将原遗书交出。原遗书极短,文字不甚流畅,而且涂改多处……”
梁赛珍是广东人,1926年从影,主演《火烧红莲寺》出名。她和两个妹妹梁赛珊、梁赛瑚皆善舞,被称为“梁家三姐妹”。她们和唐季珊住邻居,梁赛珍是唐追逐和玩弄的对象。阮玲玉自尽后,唐季珊迫于社会压力,指使梁赛珊代笔,伪造了阮玲玉两封“遗书”,将死因归于“人言可畏”。梁赛珍后来声明,是她将“遗书”交给《联华画报》发表的。而梁赛珊也声明,是她参考了唐季珊交给她的阮玲玉真正的遗书,按唐的意思起草了两封假遗书,说出“人言可畏”等话,以减轻唐的责任。那潦草的字也是自己的模仿;但真遗书并没有交还唐季珊,而是交给了《思明商学报》的记者。阮玲玉死后,梁氏姐妹继续活跃在演艺界,假如《思明商学报》发表的遗书及指名道姓说明真相的文章也有假,那么她们必然作出反应,但事实上这种风波并没有出现。由此可见,这两封遗书才是真实的。
另外,研究者还从唐季珊与阮玲玉的关系上推断,最先发表的遗书是假的。联华电影公司总经理黎民伟1934年1月30日的日记可作印证,他写道:“这晚在杏花楼请客吃饭,唐季珊不知何故,竟当众殴打阮玲玉。”自杀前的晚上,黎为欢送一位美国友人,邀请一些导演、演员赴宴,人们鼓励阮玲玉要勇敢地与张达民斗争,使她增添了信心,散席后她愉快地和唐季珊去扬子舞厅跳舞。回家的路上,汽车司机听到两人议论诉讼的事情,唐季珊责骂阮玲玉“害人害己”,对不起他,并争吵起来。估计回家后他又打了阮玲玉,这就是遗书中说的“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不会这样吧!(指自杀)”。
可以说,唐季珊的动手和辱骂是导致阮玲玉走上绝路的直接动因,而这件事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黑暗势力对弱者的残酷挤压。阮玲玉的遭遇是旧中国广大艺人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缩影。这后来的遗书合情合理。
阮玲玉死后的两个男人
阮玲玉死的当晚,张达民还在舞场跳舞。一位朋友将阮玲玉的死讯告诉了他,开始他不敢相信,以为是开玩笑,当确信无疑后,他感到心中一阵发虚。
他来到万国殡仪馆,纵身伏在阮玲玉的尸体上号啕大哭,想起了与阮相处六七年的恩恩怨怨,对方毕竟是15岁便委身于
他马上找到几个相熟的记者,对他们说:“余刻下所受之刺激及精神之痛苦,实甚于死者百倍。方寸间,乱不堪言,实无精神,能与君作长谈,唯一言以蔽之,愧自己缺乏金钱,以及交友不慎,以致美满家庭,有如今日之结局。”他3月10日还告诉来访记者,他已三赴殡仪馆哀悼阮玲玉。他曾恳求他的兄长资助,想以“张夫人”名义安葬。但张家兄辈们阻止他这样做。
阮玲玉的死讯和遗书发表后,张达民果然受到多方指责。他对记者说:“遗书已见报载,唯详细查其字迹,与阮之笔迹不对,但尚不能确定,但余对于此时,决心追究,绝不使犯法者逍遥法外。”但他还是没敢参加3月14日的葬礼,数日后才来到墓地献上了一束花。
唐季珊在阮玲玉死后,推脱罪责的想法超过“丧妻之痛”。除篡改遗书外,当他发现阮玲玉服毒后,却舍近求远,不将阮送到离家很近的广仁医院,却送往四川路日本人开设的福民医院,因夜间不留医生,又送到蒲石路中西疗养院,耽误了有效抢救时机。但他还是做了充分的表演,首先在各报纸上刊登告示,曰“唐季珊夫人(即阮玲玉女士),痛于国历三月八日戌时寿终沪寓,兹择三月十一日申时,在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大殓,择日出丧,谨此讣闻。”在入殓仪式上,唐季珊大谈他与阮玲玉的“真正爱情”,大骂张达民的诉讼“害死阮玲玉”。似乎阮玲玉的死与他毫无关系。但舆论却对唐季珊多有谴责,他向记者表白道:“余为丈夫,不能预为防范,自然难辞其责。余对玲玉之死,可谓万念俱灰。今生今世,余再不娶妻,愿为鳏夫至死……”可是不久他还是娶了一位新夫人,之后又泡上一个酒吧女郎。
1935年3月17日,在阮玲玉逝世9天后,张达民控告阮玲玉和唐季珊一案仍按原计划开庭。张达民在法庭上继续说他和阮玲玉多么相爱,并拿出一张合影来证明他和阮的“夫妻关系”。唐季珊则胸有成竹,称他和阮玲玉同居之时,阮早已与张脱离了关系,并出示了他们签署的脱离同居关系的约据。3月22日法庭判决张达民的诉讼理由不能成立,宣布唐季珊无罪。唐季珊后来在经营上遭到惨败,被迫卖掉了别墅,自己捧着茶叶沿街叫卖,最终潦倒而死。不过唐季珊还算有点人性,他遵循死者遗言,在困境中赡养了阮玲玉的母亲。阮母1962年病逝于上海。阮玲玉的养女囡囡后改名为唐珍丽,也由唐季珊抚养到中学毕业,后来随丈夫赴泰国定居。
阮玲玉之死在轰动一时后复归于沉寂。以她个人的力量,纵然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仍无法与残酷的现实抗衡。阮玲玉不是第一个也远不是最后一个黑暗势力的牺牲品。她以血肉之躯激活了银幕上巨大的悲剧力量。所以她的沉寂是暂时的,她的才华和艺术超越时空,人们永远在怀念这个美丽的灵魂。几十年来有关她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各种研讨会、纪念会连绵不断。遗书的发现和破解,更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亮点。她的挣扎与奋斗感动了几代人。她在中国电影史上创造的奇迹,像一座丰碑,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