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箕村 拆迁是创新还是作恶?

(2012-04-26 16:52:16)
标签:

杨箕村

城中村改造

强迁

搬迁

房产

分类: 拆迁研究

杨箕村 <wbr>拆迁是创新还是作恶?

杨箕村 <wbr>拆迁是创新还是作恶?

   网上搜"杨箕村 拆迁",结果出来241,000个。有肯定的,有质疑的。有认为是拆迁创新,也有认为是违法违宪的。有欢呼声,也有鸣冤叫屈的。有主动搬迁的,也有拼死抵抗的。这种以经济合作社(其他地方可能是村委会)决定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强迫村民搬迁是拆迁制度创新还是侵权作恶?

   好在其中有几户村民委托我代理二审,给了我深入研究的机会。我想到的是:在法治国家里,多数人决定少数人的命运应当是有严格的法律限制条件的。否则,一个办公室五个人,四个人就可以将另一人逐出甚至剥夺其性命吗?若是可以,谁是安全的呢?

   中国的拆迁啊!奇迹不断发生。

附:网上随意可搜索到两篇文章,一是拆迁方的大事记,二是媒体报道的强拆,都是宣传至少是倾向于拆迁方的观点的。供研究参考吧。

1·1年11个月 杨箕村拆迁实录(1/27) http://www.tpzj.com/tupiangushi/14685/

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州,杨箕村是个标志性的城中村,它突兀地跻身于这个城市的中心,周围大厦林立,一路之隔就是全新的CBD,华南第一高楼、新中轴线、3.5万元一平方米的住宅,就在一箭地之外。城市发展需要席卷这块尴尬的洼地,于是有了旧村改造。密密麻麻的房子就是杨箕村,在不远处高楼耸立。

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州,杨箕村是个标志性的城中村,它突兀地跻身于这个城市的中心,周围大厦林立,一路之隔就是全新的CBD,华南第一高楼、新中轴线、3.5万元一平方米的住宅,就在一箭地之外。城市发展需要席卷这块尴尬的洼地,于是有了旧村改造。
  2010年4月18日,杨箕改造安置补偿方案公布,杨箕改造正式启动。
  2010年5月,杨箕村民开始陆续搬家。这个五一节是杨箕村搬迁之前休息日最为集中的时段,很多村民利用这个时间搬。
  2010年7月,杨箕村开始清拆工作。
  2011年1月18日,富力地产以底价4.7265亿元投得杨箕村旧城改造项目。
  2011年3月,杨箕城中村改造启动10个月,仍有18户共23栋房屋未签约,杨箕钉子户被告上法庭,后被判败诉要求交出房屋。
  2011年7月,杨箕村李、姚、秦、梁四姓宗祠正式开工拆迁重建。杨箕村四姓族人按照民俗习惯进行拜祭事宜后,各姓祠堂将统一迁建在玉墟宫周边,建成后,将形成集中的杨箕村宗祠文化区,方便村民活动。
  2011年10月,广州中院终审宣判,要求姚某等六钉子户应在判决生效3日内,将涉案房屋腾空交付给杨箕合作联社。
  2011年11月,法院强制执法,开始拆除杨箕村最后几栋“钉子户”。
  2012年1月,杨箕村留守村民姚伯伯一家与附近的村民朋友,在春节期间依然留守在杨箕村,他们的年饭就在废墟围绕的家里进行,虽然简单,但充满人情味。
  2012年3月21日,法院强制执法,继续拆除杨箕村最后几栋“钉子户”。

2·杨箕强拆2011-11-18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http://gz.house.163.com/11/1118/08/7J4MOO7O00873C6D.html

“哒、哒、哒”,经过2个多小时的“僵持”之后,位于杨箕村纯仁里4号和泰来新街16号的两栋“钉子户”村屋最终在法院的强制搬迁之后,被强制拆除。

昨天上午,杨箕村“城中村”改造再次实行司法强制拆迁。昨日9时许,越秀区法院执法车、警车、消防车、搬家公司车辆齐齐驶入杨箕村拆迁现场,并在拆迁周围设立警戒线,拆迁现场安排有4名医护人员,并配备了急救箱、担架和氧气袋。

与10月9日首宗强迁案“和谈”解决的结果不同,昨天上午启动强迁的2户“留守户”的3幢房子,其中一户因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在房屋二楼向外泼洒汽油,经劝无效。现场的执行人员和法警最终对姚金銮户施行强制搬迁,并依法对林国英、姚惠贤司法拘留十五天。

而另一户“留守户”,因为在家中聚集了包括老人和小孩在内的20多人。法院决定暂缓执行,并继续组织双方当事人执行和解。

7:00—9:00

“房租又涨了,村里的地却长着野草”

10月9日的杨箕村“城中村”改造首宗司法强迁最终“和谈”,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看着‘钉子户’拆掉,就看到了新的希望。”昨天再次启动的杨箕村司法强迁,让一些分散安置在四面八方的村民们,再次赶来现场,看法院能否顺利对杨箕村泰来大街东围巷9号的被执行人姚国其户,以及房屋位于杨箕村纯仁里4号和泰来新街16号的被执行人钟杏、姚金銮、姚金荣户实施依法强制搬迁。

早上7时,70岁的秦叔急匆匆洗漱好就赶去搭车回杨箕村。几天前,秦叔听说17日上午越秀区法院准备对杨箕村三栋房屋实施依法强制搬迁,他决定去现场看个究竟。

“到现在,我们都迁出杨箕村一年半了,回迁房连个影子都没有,希望他们快点搬,把房子交出来。”和秦叔一样,一大早赶来聚集在杨箕村村口的,还有分散在天河、棠下、龙洞等地的30多位村民,70多岁的扶着90岁的老人,结伴的大姐,还有几个请假来的村里年轻人。

老老少少碰头,“何时回迁”的焦虑,成为村民们对“留守户”久留不拆而怀有意见的关键。

“一年拖一年,不拆就不能建,一年半了,连土地都还没平整。”90高龄的韩伯说,一想到不知何时才能回迁,他心里就很闷。他觉得99%的村民都签订了协议迁出了杨箕村,不能“迁就”十几户人的不合理要求。但解决不了拆迁问题,杨箕就一直荒废搁置,这个矛盾,让老人觉得等待漫长、而回迁遥遥无期。

“我们后生仔也一样巴不得快点搞定。没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心里不踏实啊。”住在天河的李大姐说,“房租又涨了,但自己村里的地却长着野草,心里很不是滋味,也不知道怎么办?”

9:00—11:00

已迁村民斥留守户“乱说话”

“搬了没?拆了没?”

强迁现场,由于非工作人员都被禁止进入。从各地赶来的村民转移到杨箕村村口广九大酒店五楼遥望等待,这里可以透过窗口清楚地看到远处的房屋。

上午10时多,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原定于上午9点开始执行的强制搬迁,迟迟未有动静。不知情的村民隔着几分钟就在窗边转悠、遥望、猜测、议论。

“拆也拆不了,建也建不成,村里和政府应该尽快帮我们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个难题尽快解决。”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90高龄的长者,韩伯说他很失望。“现在对留守户连法院的判决都迟迟没法生效了。”但不管怎样,杨箕村改造不能再拖下去,年轻的等不了,年老的更等不及,村里也耗不起。

曾在广州多个城中村担任过村小学校长的70岁秦伯则观点“鲜明”地认为,“不管是怎样的利益诉求,都不能太过分。”他说,既然法院判决生效了,就应该尽快执行,“难道99%已经签约的村民都是错的?”

“关于杨箕村改造的所有报道我基本都看过。”秦伯说,在他看来,关于“杨箕村改造方案没有开会讨论过、村民不知情”的说法,是“乱说话”。他说,“怎么会不知道?村里在一两年前就开了十几、二十次会议,逐个家庭发意见填写表,讨论。”

“我们村的补偿和安置都是不错的。有些困难的家庭,村里会有补助,其实真的没有必要闹成这样。”杨箕村第十生产队队长姚伯说,自己也尝试过和一些仍坚持留守的同姓村民谈过,但结果就是被骂,现在的情况就是只能让村里的干部去沟通,自己不敢去。

“法院判决生效了,为什么不早点执行?”在秦伯看来,现在杨箕村改造滞后的种种问题症结在于“复杂的利益”,其中,杨箕村改造症结最为复杂的利益关系就是个人利益与村集体利益的矛盾,但是,不管怎样的利益问题,都应该按照法律的要求来推进,不能拖下去。

11:00—12:00

两幢“留守户”房屋终被拆

“有房子着火了!”11时15分,杨箕村的一栋三层楼房子突然冒起白烟,等待的村民听到喊声。

越秀区法院副院长粟晓晶随后介绍说,杨箕村纯仁里4号为三层半独立栋房屋,有两个独立大门由姚金銮、姚金荣两兄弟分别进出使用。现场经法院出示相关法律文书后,姚金荣自觉交出其居住的一楼房屋钥匙,并配合搬移其房屋内财物。但姚金銮的妻子林国英、女儿姚惠贤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在上址二楼向外泼洒汽油,也就是看到的“火”,不过,现场消防员很快进入扑灭。

“姚金銮的哥哥姚金荣最配合执行。执行法警刚到不久,他就把钥匙交出来了。”粟晓晶介绍说,但姚金銮的妻子林国英、女儿姚惠贤一直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还在房屋里面放煤气、向楼外泼洒汽油。现场组织了双方进行2个多小时的商谈,经过劝诫无效,在被申请人采取了“抗拒”行为之后,执行人员和法警对姚金銮户实施强制搬迁。工作人员从楼内拎出两个煤气罐,并带离一名女子。随后,在一旁待命的搬家工人进楼搬迁楼内物品。

11时半,执法人员将姚金銮户位于杨箕村纯仁里4号的房屋里的东西搬空,另一幢位于杨箕泰来新街16号的房屋,随后也由执法人员将杂物搬出,两栋房子一起交给了强迁申请人——杨箕经济联社。

粟晓晶介绍,搬迁的车随后将被申请人家具等搬移到杨箕村经济联社名下的广州市天河区广利路78号1002房、1003房(建筑面积合计约为169.34平方米)给被执行人钟杏、姚金銮、姚金荣户作为过渡居住房屋。

12时许,“轰隆”一声,一幢房子当场被拆除。

“拆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得知一幢被强制搬迁的房屋当场拆除后,秦叔直言拆得好。“应该尽快全拆掉。这样杨箕村才能早点重建。”

12:00—16:00

老老少少守楼另外一户没拆成

执法人员同医护人员随后转移到另一户搬迁楼下(待迁户姚国其家),并剪断该楼从旁边小区接通的电线,拆除楼内储水池。

和姚金銮的两幢被强迁房子不一样,昨天强迁现场,位于杨箕村泰来大街东围巷9号的姚国其户,从早上开始就一直房屋窗门紧闭,“但实际上被执行人姚国其等在家中聚集了20多人,包括老人和小孩。”

强拆执法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1时50多分,执法人员登上了姚国其家的楼顶,但闻到了大量的煤气味,还听到了里面老老少少的说话。

“考虑到房屋内人员人身安全,楼顶的执法人员喊房里的人出来谈话,决定暂缓执行。”粟晓晶说,房子里的人答应了出来说话。

下午2时多,杨箕经济联社和姚国其户双方还在谈和解。

下午4时30分,协调仍在进行之中。

事后,姚国其的妻子何女士对记者说,她同杨箕经济联社的商谈没有取得实质成果,拟拆的房屋内有十六七个亲戚在里面,房屋已被断水断电。

 

“我想早点回村里,回家。”90岁的韩伯说,这个结果仍然是“不确定。”想到每天早上看到村里的工地都没有动静,心里就会“闷”,这样的等待太漫长。

链接

17户均进入诉讼或执行程序

此前,99%的杨箕村居民已同杨箕联社签订搬迁协议并迁出,但仍有17户居民未与杨箕联社签订补偿协议,涉及28幢房子,但均已进入诉讼或执行程序。

根据申请执行人杨箕联社的请求,此次执行的三案(涉及两户三栋房屋)分别于2011年7月1日和2011年10月13日被越秀区法院立案执行。

南方日报记者 陶达嫔 赵洪杰 见习记者 彭文蕊 关明辉 实习生 李澈 通讯员 周小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