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惟我独尊】独尊观察:警惕企业的“朋党”之乱

(2018-12-25 09:24:07)
分类: 企业管理
独尊观察:警惕企业的“朋党”之乱
【惟我独尊】独尊观察:警惕企业的“朋党”之乱

       目前,已披露的大虎小蝇们的腐败案件,形成了窝案、串案、坍塌的现象,其结官勾商以结朋党,出事集体、集体崩瓦的问题已成事实。由此,现实中的企业“朋党”现象,集中表现在团团伙伙、小派小队也比比皆是吗。

【惟我独尊】独尊观察:警惕企业的“朋党”之乱 古人司马光在谈及君王无耐朋党时说:“患群臣之朋党,何不察其所毁誉者为实?为诬?所进退者为贤?为不肖?其心为公?为私?其人为君子?为小人?苟实也,公也,君子也,匪徒(不仅)用其言,又当进人;诬也,不肖也,私也,小人也,匪徒弃其言,又当刑之。如是,虽驱之使为朋党,孰敢哉?释是不为,乃怨群臣之难治,是犹不种不耘而怨田之芜也。”司马光意在指责昏馈君王,但我们也须自醒,要警惕和防范现实中的形式各异的“朋党”现象。【惟我独尊】独尊观察:警惕企业的“朋党”之乱

“朋党”贻害无穷,也为历代统治者所弃。公元1044年,欧阳修向宋仁宗所上奏章《朋党论》,对“朋党”剖析透辟,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分析“朋党”贻害。开篇指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然“同利”者互相勾结,造势争权。但对去“朋党”之难,唐文宗也叹曰:“去河北贼易,去此朋党难!”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难怪明·夏允彝在论明末朋党言:“朋党之论一起,必与国运相始终,迄于败亡者。以聪明伟杰之士为世所推,必以党目之。于是精神智术,俱用之相顾相防,而国事坐误,不暇顾也。”可见“朋党”贻害之深、之厉涉及国事国运。

目前,尚不敢说具“朋党”之势,但就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围绕某位核心人物,自主或不自己的编织网络,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是小圈子的人被排挤出局、冷落一边的“朋党”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其不良的“投射现象”会造成内部的严重不良情绪和倾斜。

情素自生,相互关照,乃人之长情。生活中,聊饮喜好,非好友固然难成一围。但将友情经营到百般庇护,为攻讧之徒,则不能称为朋友,只可做“朋党”谓,严重阻碍了,以德用人、任人为贤,秉公持正、是非曲直的管理原则。故“朋党”于企业,百害无一利,当引起警惕。 

君子行事于公,其果利公;小人议事于私,其果必害于公。企业中,冰火不容者常见。企业用人需识人辩机则,如以“朋党”圈中用人,则打击君子。因此,如前文所言,企业有朋党之乱,老板当自咎。

----------------------------------------------------------------------------------------

附件:

《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