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惟我独尊】北京往事:“四联”的规矩与传承

(2018-12-14 08:50:18)
分类: 北京往事
北京往事:“四联”的规矩与传承

【惟我独尊】北京往事:“四联”的规矩与传承

 周六上午,在北土城路居然发现了“四联美发”(分店),将信将疑隔窗观望,果然宽敞的厅堂内依然是当年“国营”的感觉。与现在路边闹市上“发廊”刀剪翻飞,忙忙叨叨相比,整个的理发过程,一把电动“推子”和一只梳子,流畅舒缓,没有废话和“推荐”,用“规矩”和“舒服”概括,并不过分。

 连理带洗三十元搞定。付款时,我对收银的大姐说:“四联”我可是有进三十年每来了,年轻是气盛,我都是在王府井的“四联”理发。现理发然后到对过儿的“清华池”洗单间的盆塘。还真让我找回了当年的感觉。我握了理发师傅的手,向他表示感觉。出得门来,我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点燃一支烟,当年的记忆油然而生。

 …… 

【惟我独尊】北京往事:“四联”的规矩与传承 当年的“四联”,叫“四联美发厅”,坐落在王府井北口十字路口的东北角,红色的大字显的醒目夺人。厅堂内,理发师傅一丝不苟的妆容、蒸腾而洁白的毛巾以及飘散的刮脸膏的味道,都让人感到畅快。而当你坐到舒适的理发椅上,师傅的动作和你的感受,都是那般的舒服和规矩,除了问理什么样式,剪长剪短,绝没有一句无端的废话。这记忆和感受,让我至今难忘。直到94年初,由于拆迁,“四联“搬到了清华园浴池楼上,门脸和规模都小了,没了感觉,也就不在这儿理发了。

 1956727日“四联”开张提起,“四联”得从建过后说起。1956年由于北京服务业较为落后,中央政府将上海的“华新”、“紫罗兰”、“云裳”和“湘铭”四家理发名店,组成了“四联理发馆”,坐落于王府井大街金鱼胡同。

【惟我独尊】北京往事:“四联”的规矩与传承 每个老字号,都有它至高的规矩,“四联”也不例外。正儿八经的“理发业”是使徒行,“四联”靠的也是师傅带徒弟。据说,当年新员工跨进“四联”的门槛,拿剪子划圈练腕力一练就得好几个月,功夫不到家,根本就别想上手。靠了师傅的手艺,徒弟的用心而一点一滴的传承至今。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在“四联”理发都踏实。甭说别的,就拿男宾来说,就得八条毛巾伺候,进门擦脸一条,洗头两条,刮脸五条,全活统共八条毛巾。

老字号有老字号的规矩。四联代代相传的就是那条“宁可把客人等走,也不能把客人做跑”的传承。几十年的历史,几十年的沧桑。“四联”还是哪个“四联”,风格没变,规矩没变,自然“粉丝”的忠实业没变。

得,下次到以后,还是“四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