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我独尊】免费的午餐 - 八十年代中外合资酒店的员工餐

免费的午餐:八十年代中外合资酒店的免费员工餐
合资酒店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是鼎盛的。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成语话就是灯红酒绿,尽管这句成语在当时有负面的意思,但酒店的环境、西装、领带、旗袍,甚至员工间夹杂着英语的对话,都让外人感到新奇。还有薪酬,当时酒店员工的薪酬,可以赶上一个大学教授或厂长,而且很难见到的外汇卷、外币,在酒店里都是常见的。
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从家中自带午餐是常见的。每天早上上班,便从家中带来前一天的剩饭菜,在单位的锅炉房加热后,好的中午食用,也有的仨一群儿,俩一伙的,你尝我一口,我吃你一筷子的分享。但在当时仅有的中外合资、合作酒店里,员工可以享用免费的三餐。而这些食物,许多都在当时少见的。每天早餐的牛奶、鸡蛋,午晚餐的鸡腿、鱼虾、排骨,还有每日的饮料水果,都让人员工感受到关注和充满无比的自豪。
酒店员工食堂的一日三餐,对员工是免费的,就象文革中《社论》说的“物质极大丰富”,牛奶、豆浆、鸡腿、鸭、鱼、虾、面包、煲汤、一个肉丸儿的饺子或包子,以及听的少、见的也不多的三明治,无论是听着,还是看着都令人咋舌。就连鸡蛋炒饭也不光放葱花,还搁了青豆、火腿、胡萝卜丁,而且每餐必有水果或果汁。临到逢年过节的食堂有可乐、雪碧和大对虾。要知道,在八十年代,虽说各家各户的生活好了,但也远没有顿顿餐桌儿上做鸡鸭鱼虾的光景。
而当时经理的三餐则是在员工食堂内的高职员工用餐,扬州炒饭、小蛋糕、水晶虾饺各种肉类、蔬菜等等,简直就是咖啡厅早餐自助的减缩版,令人垂涎和羡慕。其实,这也是一种激励,告诉员工:你要努力也会在这里用餐。
这就是“以人为本”,虽说当时这个词儿还没有出现,但的确是把员工这群人当“本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