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惟我独尊】免费的午餐 - 八十年代中外合资酒店的员工餐

(2016-07-09 17:46:33)

免费的午餐:八十年代中外合资酒店的免费员工餐


 记得在80年代初,全京城的中外合资酒店也只有建国、丽都、长城等几家,在人们眼里进这些酒店跟到国外差不多,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等词儿在这里都能够看的见。而且当时能够进中外合资酒店工作,那可是件荣耀的事。您想啊,穿惯了、瞧惯了中山装、黑棉袄的半大孩子,进去酒店工作,那可就意味着和外国电影里的人一样,西装革履、燕尾服,精神抖擞,就是皮鞋也是苍蝇在上面能劈叉的那种。

【惟我独尊】免费的午餐 <wbr>- <wbr>八十年代中外合资酒店的员工餐

合资酒店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是鼎盛的。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成语话就是灯红酒绿,尽管这句成语在当时有负面的意思,但酒店的环境、西装、领带、旗袍,甚至员工间夹杂着英语的对话,都让外人感到新奇。还有薪酬,当时酒店员工的薪酬,可以赶上一个大学教授或厂长,而且很难见到的外汇卷、外币,在酒店里都是常见的。

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从家中自带午餐是常见的。每天早上上班,便从家中带来前一天的剩饭菜,在单位的锅炉房加热后,好的中午食用,也有的仨一群儿,俩一伙的,你尝我一口,我吃你一筷子的分享。但在当时仅有的中外合资、合作酒店里,员工可以享用免费的三餐。而这些食物,许多都在当时少见的。每天早餐的牛奶、鸡蛋,午晚餐的鸡腿、鱼虾、排骨,还有每日的饮料水果,都让人员工感受到关注和充满无比的自豪。

酒店员工食堂的一日三餐,对员工是免费的,就象文革中《社论》说的“物质极大丰富”,牛奶、豆浆、鸡腿、鸭、鱼、虾、面包、煲汤、一个肉丸儿的饺子或包子,以及听的少、见的也不多的三明治,无论是听着,还是看着都令人咋舌。就连鸡蛋炒饭也不光放葱花,还搁了青豆、火腿、胡萝卜丁,而且每餐必有水果或果汁。临到逢年过节的食堂有可乐、雪碧和大对虾。要知道,在八十年代,虽说各家各户的生活好了,但也远没有顿顿餐桌儿上做鸡鸭鱼虾的光景。

【惟我独尊】免费的午餐 <wbr>- <wbr>八十年代中外合资酒店的员工餐

 丽都员工早餐是极丰富的,印象中有:牛奶、豆浆,煮的黏稠的白粥或红豆粥、鸡蛋、小馒头或花卷、豆包、油条或油饼,肉饼,还有豆制品、冷肉或佐餐的凉菜和咸菜。而午餐的鸡腿,个头儿之大都是市场上难以见到的,或油炸或红炖。记得当时专门有位刘姓的老厨师,为员工炖汤。虽然即便在当时也叫不上那些汤品的名字,但喝起来味道都是极美的。不光如此,还得发整箱的水果、油,及时慰问了我们这些孩子,也是带回家孝敬父母的礼物。而且还有带空调的班车。凡是进酒店工作瘦瘦的小伙子、小姑娘,出不了几个月就能给撑的脸上有肉、水灵无比,再喷发胶,抹磨丝、洒香水的倒饬倒饬,各个都是酷仔靓妹。过去撒尿和泥的孩子,走在人前也都是人摸狗样的。您想,这酒店的差使能不惹人来吗。哪个年代家里有在合资酒店上班的孩子,家长是要炫耀的,也是令街坊大妈大婶的刮目相看的。在邻居面前也都事事儿的。

而当时经理的三餐则是在员工食堂内的高职员工用餐,扬州炒饭、小蛋糕、水晶虾饺各种肉类、蔬菜等等,简直就是咖啡厅早餐自助的减缩版,令人垂涎和羡慕。其实,这也是一种激励,告诉员工:你要努力也会在这里用餐。

 ……。

这就是“以人为本”,虽说当时这个词儿还没有出现,但的确是把员工这群人当“本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