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惟我独尊】老北京冬天里的街巷

(2016-01-11 14:37:39)
分类: 北京往事

老北京冬天里的街巷 

        

       老北京的冬天是寒冷的,街市上的一切都被冷飕飕的寒风和冰雪包裹着。寒风象一韧韧的针尖【惟我独尊】老北京冬天里的街巷扎在脸上,刚开始生疼,到后来便失去了知觉;地上的贼冰冻的结实,原本热热的脚走在上面,冻的仿佛没有长在自己个儿的怀骨上,一个留神脚撞在石头上,碰的生疼,便才有了知觉,如梁实秋在《北京的冬天》的开头说的:“说起冬天,不寒而栗。“可见老北京够有多冷。       

        树是干枯的、街市是灰白的,没有一丝的生气。只有几辆洋车拉着裹的象熊一样的什么人过来过去,拉车的顺着嘴里,鼻孔里呼呼地冒着哈气,跑的飞快全然不去理会地上的贼冰,这便是拉车的功夫了。 街市上的点心铺、杂货铺都没下板儿,铺户的主人门或是不愿意这冬天的寒风吹进自己的屋门,哪怕是有主顾揣着铜子儿进门。偶有下了板儿,门和厚厚的面门帘也都关闭着,只有煤球炉的烟囱突突的冒着白汽。宅门都关闭着,平时也是这样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关着。街巷两边的住户,老太太或是妇女倒个尿盆或脏土,只管倒完、泼完,便急急的带上门,回到热热的屋里了。【惟我独尊】老北京冬天里的街巷
   
    上了些年纪的老人们穿着裹在身上的棉袍儿,以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油渍麻花,领口、袖口也露出黑灰的毛茬儿,其实当初是白色的,但这袍子的料子确是顶好的,虽然它脏、它破、它失去了本色。脚怀上紧紧地扎着绑腿,摇摇晃晃、一步一停地在冰和雪的地上走,一不小心就会回出溜到地上,或许起不来、或许起来了都说不准。

杂院里的孩子们,跑跑跳跳的抵的住冷,鼻子下淌着清鼻涕,在街上奔跑和傻闹。也有过的富裕点的孩子,手里会捏着个带冰碴儿的大柿子,或是山里红之类的吃食。到了阳光充足的晌午,老人们会睡个午觉或找个墙垛子晒晒老阳儿。与老哥儿几个聊会子世道。

张恨水先生在《春生屋角炉》里这样描写老北京的冬天里的火炉子:“尽管玻璃窗外,西北风作老虎叫,雪花像棉絮团往下掉,而炉子烧上大半炉煤块,下面炉口呼呼地冒着红光,屋子内会像暮春天气,人只能穿一件薄丝绵袍或厚夹袄。”北京人家儿的屋子的确是这样,屋里的火炉子烧的旺盛,火苗子窜的老高,做着冒着白气的壶水,也给屋里增添了热火气儿。而炉台儿上,有的放着白薯,或切成片儿的焦黄的馒头或窝头,脆脆的,散发着香气。饿的狼掏似的学生们一下学,便会抄起窝头、馒头片儿,再抹上一筷子臭豆腐,算是当时的美食了。奶奶、大妈们或盘腿儿坐在炕沿上,依着窗台儿坐活、纳鞋底儿或缝缝补补。

街巷口卖“半空儿”、“萝卜赛黎梨”、“喝了蜜的柿子”和“驴肉就烧酒”的吆喝,让生活多少有了些生气,还有就是现在我们都能吃到的烤白薯。至于卖“夜壶”的也是个营生,好让怕冷而不爱起夜男人吗,在被窝里尿水(音:SUI)。

 枯枝、干叶,贼么溜滑的地面儿,令人乏味和无聊。甚至吃的食物也远没夏天来的丰富多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