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我独尊】“断桩”的老北京“瞪眼食”

标签:
老北京瞪眼食洋车穷人乐荤腥 |
分类: 北京往事 |
睁眼儿吃饭、闭眼睡觉,天下人无一例外,但瞪起眼吃饭大概您没听说过。今儿咱们说的就说说早就“断桩”(老北京土语,意为“绝了”)的“瞪眼食”。吃饭的时候,吃主儿和卖主儿都得瞪起眼睛。您别误会,“瞪眼”不是为打架,而是瞪眼盯着锅里的。有意思吧,您听我往下说。
“瞪眼食"在旧京贫民中最为广盛,因为吃主都是拉洋车的、卖青菜的和收破烂儿,换取灯儿的穷人,所以也叫“穷人乐”。在穷苦的地界儿,门脸儿,四牌楼根底下、天桥都有卖"瞪眼食"的挑子。吃主用筷子一块块地从锅里夹,小贩紧盯吃主儿的筷子计数儿,所以叫“瞪眼食”。您说,这种记费方式不紧盯着成吗,万一要多夹一筷子没盯住,不就少一子儿的进项吗,是不是这话您恁。那么吃主儿一筷子一筷子地从锅里夹什么哪?这就得细说了。
话说卖“瞪眼食”的,从酒楼、饭庄买来“折箩”加热。既然是“折箩”,里面肝、肠、肚、肺的可是什么都有,切成碎肉。放厚料加热,万一有馊的或酸的好去味,二来北京人口重。
一口烧着煤的铁锅支在街面儿上,就算开张了。注意!吃主儿围着铁锅蹲着吃,一边攥着买好的烙饼、火烧或贴饼子,一边举着筷子二目瞪圆,得紧劲儿盯着沸水热锅里的肝、肠、肚、肺、肉,瞧准了一筷子下去送到嘴里。而小贩也得目不转睛的盯着吃主儿一筷子往嘴里夹的是什么,数着下筷子夹肉的次数,用竹棍儿或制钱儿记帐,一筷子肉合多少钱,共合下了几筷子,打总算钱。
据民俗专家说,还有种“瞪眼食”不是“折箩”,而是马肉。热锅里煮着切成小块的马肉,吃主儿用筷子夹肉,蘸酱油吃。
至于为什么不盛到碗里,学问也就在这儿。您想啊,无论吃主儿和卖主儿都有占便宜的想法,吃主儿想,万一没瞅见就多吃一筷子,而卖主儿也琢磨,万一吃主儿自己没数就能多收一筷子的子儿,况且肉皮碎肉和装筷儿的肉同样算钱,您就能保证夹起来送嘴里的都是整块儿的肉吗。所以,这瞪眼食多少还有点赌博的路数。一边眼急手块,一面儿心明眼亮,用现在的话说“玩儿的就是心跳”。
细细的想来,这瞪眼食多少有点象玩股票,买卖双方都有投机心理,一不留神就得套进去,只不过进来的和出去的都是钱而已。现而今老北京小吃恢复的不少,绝迹多年的“羊霜肠”也有卖了,但这“瞪眼食”的确没有再恢复的必要,一来不干净,二来现在谁还吃“折箩”哪。
说起来,现在咱们吃的“卤煮”,也该归到“穷人乐”,咱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