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城的隆福寺曾是京城香火极盛的寺庙之一,与西城的护国寺与遥遥相对。而今仅存的则是以两座寺名命名的小吃店,既“隆福寺小吃店”和“护国寺小吃店”。
旧时的隆福寺是早年京城四大庙会之一,热闹非凡,市上经营着绸缎布匹,花鸟鱼虫,小吃摊则沿街都是,如茶汤、油炒面、豆汁、杏仁茶,还有扒糕、灌肠、炸丸子、羊霜肠、爆羊肚、驴打滚、吊炉烧饼、馄饨,人们逛累了来上一盘,或干脆就是为吃这口而来。据清嘉庆时《草珠一串》中载:“东(指隆福寺)西(指护国寺)两庙货真全。一日能销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在《大清一统志》也有记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

打小儿父母就领着我逛隆福寺,吃隆福寺小吃店的凉粉、豆面丸子、豌豆黄,喝豆汁吃焦圈。这还不算,临(读LING,二声)完了还得到街东口的灌肠店吃灌肠。半路上,兴许得买串糖葫芦。
现而今的隆福寺有日子没去了。昨约亲戚去这里吃北京小吃,来到街口,便觉没有了气氛。整个街巷黑漆漆的,据说,是重建隆福寺。只有“隆福寺小吃店”和旁边的“馄饨侯”还灯火闪烁,但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稀稀拉拉的食客,在埋头品食。领着亲戚进去,都很失面儿。连忙介绍这里是北京最著名的小吃店。
店铺还是原来的模样。落座之后,便张罗着买了北京豆汁、焦圈、豌豆黄、驴打滚、门钉肉饼、姜汁排叉、松肉、蒸饺儿、豆面丸子、爆肚儿、羊杂汤。尝过几样后感觉,都已不是小时候的那个味儿了,色、香、味儿不诱人,豆面丸子不劲道,汤不浓味不厚,
门钉肉饼不香不热不焦, 奶油炸糕疲疲塌塌的,就是炸面团。
记得小时逛隆福寺,半人高的龙头大铜壶沏茶汤,用滚水一沏,顿成了热气腾腾深黄色茶汤,再撒上青丝红丝,中间在端端正正地点缀个红樱桃。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而现在的北京小时怕是只有其名了,再或许是1993年的大把大火,烧去了往日的繁华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