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答辩中引用的古语和今言
我在答辩中引用的古语和今言: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该句语出《诗经·大雅·文王》。大意是说: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该句出自《离骚》。原句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所引句意思是: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该句出自宋·郑思肖《德佑2年岁旦》。在运用时,改为“一心丽都梦,万古下泉诗”。原句意识是:我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愿望,也正是今天人们所日夜盼望的。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语出《国语·郑语》。意识是说,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间万物,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
【守始以知万物之源】
出自《韩非·道德篇·主道》全句是:“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所引之句意思是说:只要管理者你把握了公司和部门最根本的知识你就可以知道公司和你的部门该怎样发展,把握了运行规律你就可以知道企业怎样发展是正确的,怎么发展是错误的。在这里“明君”喻为“管理者”。
【真话不全讲,假话全不讲】
语出美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原句为:“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俯仰无愧】
原句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原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1997年曹凯先生书条幅与我,并至今悬于办公室,为本人工作的座右铭。在这里喻为:上不愧领导,下无愧于员工。
【无求有得】
1993年有同行刻“无求”闲章与我,甚有感悟,顿悟为“无求有得”作为人生之铭。与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袁枚49岁时所写“有寄心常静,无求味最长”偶合。意为不斤斤计较得失,不刻意追逐名利。物有所失,心有所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