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2010-06-14 14:12:32)
标签:

北京

上海

父子

世博

杂谈

分类: 北京往事

说破无毒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引言】

    2010年6月5日中午,当我走出上海火车站的时候,一个穿一身黑色的时尚小子边招手边向我走来,一声“爸爸”后,递给我一支烟,并接过了我的行李箱,旁边十几个同事不明就里的看着。我们上了车,车向南京路驶去。我和儿子并排坐着,而我的脑海却回到两年前……。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就在这个6月的上杭之旅,我跟小儿子谈了许多,我感到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威超是三个儿子最像我的。可能都是狮子座的缘故,毅力、战略和自尊,在小儿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和印证。 

【威超印象】

    与小儿子的26小时我在南京路步行街的一茶一座里给小儿子的评价是:大爱博善、勤学善思、毅力有恒、思维清晰,悟性极高、热情健谈,开朗向上。缺点是:容易冲动,有时不乏固执。但他的冲动,有时会被他固有的善思所平衡。他的言行显的很成熟,超越了他的实际年龄;但当看到他粗黑而长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睛下面,把双肩背的包包挂在脖子下面时,你会感到他还是个孩子。

    可能是做平面和T台模特的缘故,走路很有范儿。他的理想和梦想是做警察,目前正在努力之中。我问他,为什么做警察。他几次都回答的很简单:“我就是想做。警察是正义的化身。”“我要用自己的职业帮助那些受害的人。”

 

【初识威超】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在我的博客上,常有个“男模焦威超”的访客。在我回访时,看到博主的黑白照片显示出的是个16、7岁的男孩。文章很少,第一篇文章只有五句话:“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会继续,那些一起怀揣的梦想会实现,那些一起闯过的难关会铭刻,那些一起经历的风雨会放晴,那些一起拥有的笑容会永恒。”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和我谈起关于人生的话题。说他还是个学生,但有时自己常常感到不自信等等。我回复了他,并告诉他可以把自己的心得写在博客上,我已留言或评论的方式和你探讨这些问题。此后,我经常上他的博客,但常常是野草如故,没有更新。大约过了半年左右。这小子出现了。我问他自己蒸发了这么久。他说他在和哥哥一起在电脑城里用业余时间打工,算是了解社会,也能挣到钱。他问起我关于理论与社会现实、以及如何走入社会的话题。于是,我们把平台由博客搬到了MSN上。再以后,这小子便又蒸发的无影无踪了。

    在我有了开心网之后,我发现这个叫焦威超孩子,总是把我的状态上的文字搬到他那里。比如“无求有得”之类的话。由这个“无求有得”的话题,我们常常做人生、社会、思想等方面的探讨。他说,“和您聊天可以让我少走弯路。”我则感觉:这孩子可教!

 

【我们做一生的朋友】

    此后,我和威超常常探讨他所感兴趣的问题。或聊天或文字,或长或短、或留言或书信方式不限。有一次他给我长篇留言的最后,他说愿意和您做一生的朋友,一生的父亲。就这样我成了他的干爹,和两个比他大的哥哥一样,他也是叫我爸爸。我则称呼他“儿子”。

 

【威超大爱】     
    我总说:你是个有大爱的孩子。每逢自己过生日,他总要给母亲发条短信。短信里说:儿子的生日是母亲的痛日,感谢妈妈、爸爸对我的哺育之恩,我会永远铭记和报答。在谈到自己的人生时,他这样对我说:父母生了我,养育了我,我努力去报答父母;我有了孩子再去哺育他,我老了他们在照顾我。

    在谈到他对父亲的评价时,小儿子这样说:爸爸不像妈妈,平时对我的话不多,但每说一句我都会铭记在心。有时对爸爸妈妈的说教有时也不去理会,但过后,遇到事情时才感到原来他们说的是对的。

  我总说让他们不要管我,去国内啊,去国外啊去旅游,等老了走不动了再想去就晚了。但他们就是不去。我心里很明白,他们是为了我,不愿意那么奢侈的去消费。”

    这样的话,儿子对我说过很多。每一次说完都让我这个做爸爸的非常感动。我曾告诉过小儿子:有大爱的人一定能够成功!

    他也几次说道:“要是您在我身边有多好,可以让我少走许多弯路。”

 

【缘分中的威超】

    小儿子很相信缘分。他常对我说:

    “爸爸(指我)比我爸爸大一岁,我比妹妹大一岁,真是缘分”。

    “爸爸90年来的上海,我爸爸和妈妈90年来的北京,那时我2岁。”

    “我的生日是8月7日,爸爸生日是8月5日。”

    小儿子就是这样相信缘分。有一次我们在路上行走。我对儿子说要去躺洗手间,他说:我也去。刚进到商厦的门便见到了他的一个同学。小儿子有些兴奋地说:真是缘分啊。假如我不和爸爸去洗手间,就不会遇到。还有一次,小儿子和他的同学让我乘坐一下上海的地铁,刚下地铁车厢,便遇到了他中专时的老师。打过招呼后,他对我说:爸,这真是缘分,假如我们不坐地铁就不会遇到这位老师了。

 

【爸爸喜欢吃什么】

    在得知我将到上海,儿子便给我发短信:

    “爸爸,喜欢吃什么。”

    “油炸臭豆腐、肉菜大馄饨和鸡毛菜。”

    后来我发现,在上海的几天里,儿子所安排的一切都是他和他的爸爸、妈妈精心安排的。

 

【与小儿子的二十六小时】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第一次来上海是在1990年夏天参加公安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地点在哈密路的上海高等公安专科学校。而二十年后再次来到这个城市,心里自然有说不出的那种滋味。二十年过去了,虽不够一个弹指,但我已老去。

这次来上海最大的收获不是参观世博震撼、也不是领略国际大都市的繁荣,最大的收获是与小儿子威超26小时的畅谈。

   6月5日:12:00分 – 21:20分:南京路步行街一茶一座(用餐 / 聊天)、东方明珠、正大广场、星巴克(喝咖啡 / 聊天)、喜多屋国际海鲜料理(用餐 / 聊天)、新天地、兰博基尼、劳斯莱斯专卖店、太平桥人工湖公园(聊天);

    6月9日:10:30分 – 22:05分: 世博园(浦西)、世博园(浦东)、辛香汇(用餐 / 聊天)、陆家嘴滨江大道、星巴克、上海地铁、新天地。

    6月10日:10:20分 – 16:40分:世博园(浦西)、卢湾区上海本帮菜馆小桥流水(用餐 / 聊天)、淮海路HM旗舰店、上海家常菜馆(喝饮料 / 聊天)、上海地铁、东方明珠。

 

︱来上海看世博吗︱

    与小儿子的26小时世博在上海举办后,儿子常问我会来上海看世博吗。我都是回答事情安排不开去不了。儿子也总是悻悻地说,那有机会再说吧。但领队先进员工们去上海、杭州、宁波和绍兴、奉化旅游落在我的头上。在第一时间告诉小儿子后,他兴奋的不的得了。在短信中说:爸爸能来上海我很开心。随后,立即取消了去武汉会朋友的安排,要“全程陪同爸爸在上海,让爸爸在上海过的愉快和开心。”

 

︱哈哈,快到上海了。我出门了︱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6月5日上午,疾驶的列车驶入上海,12点10分停靠上海火车站。10点46分接到儿子的短信:“哈哈,快到上海了。我出门了”我知道,他是在说出门去车站接我。12点15分,小儿子发来短信:“我就在出来右边的第一棵树下。”也就引出了本文开头的那一段引言:

    “当我走出上海火车站的时候,一个穿一身黑色的时尚小子边招手边向我走来,一声“爸爸”后,递给我一支烟,并接过了我的行李箱,旁边十几个同事不明就里的看着。我们一上了车,车向南京路驶去。我和儿子并排做在车上。” 车上,小儿子向我介绍着路边的建筑。

 

 

︱理想与梦想︱

    这次来上海,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缘分。因为在6月10日我离开上海的那天,将会得到小儿子报考上海警察的成绩。这个成绩决定了他是否实现他的理想与梦想。应该说我对儿子还是了解的,但我始终不明白的是一个做平面与T台模特,拍过电视广告又主持节目,常在星光闪耀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孩子,是什么力量促使他有做警察的愿望。小儿子说,这次让爸爸带着我的好消息离开上海。

 

︱第一次与儿子对面聊天︱

    旅行车在南京路与河南中路交界处停下,其他同事都分散去逛街购物。我和小儿子向南京路步行街走去。

    “找个地方聊聊天吧”

     小儿子找到一家茶餐厅。坐下后各点了一份面条,并要了一份刨冰。吃饭已不是很重要,只是想和儿子聊天。

   “我爸爸妈妈知道你来,说让我好好陪陪你。所以这几天我的任务就是好好陪爸爸,让爸爸在上海过的愉快。”随后,我们始终在聊。这时我发现小儿子很健谈,而且思维敏捷,从自己的理想谈到对父母的感恩,从自己当警察、做生意或搞培训的设想谈到自己对钱的认识。

    “我对钱看的很淡。”

    “我就是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

    “要想挣到发财我早就发了。但什么钱也不如自己努力挣来的好”。我知道,小儿子的这句话是有所指的。在后面的聊天中得到证实。

    “我平时不会向家里说的有和您说的那样多。”

     14点45分,集合的时间到了。按计划该是去城隍庙参观购物。我们按时赶到集合地点。

 

︱最早的梦想是买下正大广场︱

    与小儿子的26小时车在城隍庙前停下。我向导游请了假,和小儿子上了出租车。此后的一切便听他安排了。小儿子用上海话和司机说到“东方明珠”。

   “爸爸吃日本料理吗”

   “我什么都吃。”

    车在靠近“东方明珠”广场的地方停下。小儿子准备请我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晚间在顶层的旋转餐厅用餐。

    下了出租车,来到“东方明珠”广场入口,眼见得排队的人如龙蛇一般。

   “这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爸爸下火车一定累了。我们去另一家吃海鲜吧。”

   “好,你安排吧”

    小儿子便打电话定位。定好位,他指着前面一座高大的建筑说:“就这里面,我小时最大的梦想是买下整座建筑。”说完,他自己也乐了。

 

︱星巴克小坐︱

    与小儿子的26小时离开餐的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我们选择在星巴克小坐一会,喝杯咖啡聊天。星巴克门外的座位已经满。我们索性坐在花坛边的横椅上,喝着咖啡、畅谈着感兴趣的话题。父子间不时让着烟,好不畅快。

   “我愿意我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

   “有时我去拍片子,没有我的事,也要去片场,看着别人拍。当然每天的酬劳一分不少,用餐也是免费的,工作人员会问我吃什么,然后买来。就这样无聊的浪费着时光。”

    “我对钱看的很淡,做我们这行要发财很容易,我也有过名车一夜之间到手的机会。但我不想那样。我说:‘找我工作我会认真的去做。但要想我做这些换取名车,我做不来,他们想都不要去想’。钱是要靠自己去努力挣的,这样才有意义”

    直到此时,我对眼前的小儿子真是另眼相看了。在物质、金钱极大欲望的今天,这个22岁的小子能有如此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我由衷的感到敬重。这在我离开上海前给儿子的信中说的很清楚。而他对钱的观念,和我另一个儿子很相同。

    “爸爸我去吃饭吧,到时间了。”

    “我事先定了位,否则是排不起队的。”

     我们起身向正大广场里走去。

 

︱喜多屋窗外是夜幕下的外摊︱

    与小儿子的26小时儿子订餐的酒楼是陆家嘴正大广场七层的“喜多屋自助餐厅”。餐厅巨大的玻璃窗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浦江美景及江上灯光闪烁的油轮尽在眼下。餐厅的美食极大丰富,甚至超过了北京的“金钱豹”。

    我们按定要的座位坐下。儿子穿梭着在取着美食。父子两边吃边继续着我们的话题。

    “在家要买三文鱼吃,今天这么多的三文鱼却吃不动了。”

    父子二人边吃边举头望着窗外夜色中的外滩和标志性的建筑。话不是很多,但和儿子一样都沉浸在家人般的感受之中。 

 

︱爸爸,给我买这辆车吧︱

    在新天地附近的路边有各色的汽车专卖店,都是极品车。小儿子指着一辆蓝色的兰博基尼车对我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价格四百万。唉,梦想吧!我们又来到另一家阿斯顿·马丁车专卖店。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这辆车也不错”

    “我们进去看看,我就说:‘爸爸,给我买这辆车吧,然后你说,这辆车太便宜,我们去买那辆四百万的。’”说完,我们两人都笑翻了。

    “考不上警察就买。”

    在往前走,小儿子指着一两奥迪说,这是我要买的车,估计几年后我会拥有他。

    “恩。再下次爸爸来就能坐上儿子自己的车了。”

 

︱新天地和太平湖畔︱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踏着夜色。和小儿子来到新天地,各色的酒吧以及价格不上天的样酒及美食,这大概是传说中的富人天堂。

    “来这里的大多是外国人和富人,我都很少来这里。”

   “能看的出来。”

    后来儿子对我说:回家后,他爸爸问他带干爹去了哪里,小儿子回答说去了新天地。他爸爸说,怎么去哪里了。“就是随便看看。”

    从新天地出来,我们来到太平湖畔。等我的同事。湖畔,和儿子坐在台级上。儿子仰望着夜空,边吸烟边和我聊着他的梦想:警察、正义、为受害的人出气。一会的功夫,车来了。我上了车,儿子在车下向我笑着招手。因为在今后的三天,我将去宁波、绍兴和杭州、奉化。

    车上的同事问说这孩子是谁!我自豪的回答:我儿子!

    “这孩子很帅,很好。陪了你一天啊。”

    我心里在叨念,再回上海时,他还要陪我的。

    车开出不到一小时,22点31分,儿子的短信来了:

    “爸爸,我到家了”

    “我和爸爸妈妈谢谢你的礼物。今天照顾不周请谅解。”

    还要怎样周到呐?儿子已经让我很感动了!

 

︱为儿子寻找一把素面的折扇︱

    6与小儿子的26小时月5日离开上海的第一站便到达了西塘。到西塘后,我开始寻找一样东西 — 一把素面的折扇,我想在那上面给儿子写些文字。在寻找了几家门店后,发现了一把一面写有古人题牡丹诗的折扇,扇面是黄绫的,古朴而典雅,我将它买下。凌晨2点多在下榻的宁波海悦大酒店客房内,给小儿子写了扇面:

    无求有得俯仰无愧

    威超儿:

    你是个富有大爱并有理性思维及正气的青年。你良好的逻辑思维及悟性以及家教会成就儿子远大目标的实现。要在人生路上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经营自己,不断开拓自己的潜质。最终创新自己,成就大我。一个有大爱的威超,必定有大业。愿、祝威超:寓理帅气(以理服人、统帅众人)以你的聪明才智和博爱、勤勉、善思的个性实现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和更大进步。

    父:2010年6月6日凌晨二时于宁波海悦酒店。

 

︱我这几天的事就是陪爸爸游览上海︱

    6月8日从杭州回到上海,依然住在嘉定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第二天要去世博。儿子给我发短信:“爸爸明天怎样安排,我在哪里等”,我发短信给儿子,让他好好休息,不要陪我了。因为逛世博很累。21点42分儿子回了短信:

    “我这几天的事就是陪爸爸游览上海。和爸爸聊聊。让你有个愉快的上海之旅。”

    不能辜负儿子的一片好意。我告诉他次日的安排。他又和地陪通话联系,确认后发信给我:“爸爸,明天我准时在三号门门口等。爸爸好好休息,晚安!”

 

︱两盒中南海牌香烟︱

    6月7日在杭州时突发高烧,晚上到达上海的酒店服过药倒头就睡了,清晨醒来倍感轻松。一上旅行车便发现身上的烟没有了,立时给小儿子发了条短信:“给我带盒烟来。”等到在世博园三号门门前见到儿子,他立即把一盒中南海香烟递给我,没来的急谢谢儿子,便先吸了一支。最让我没想到的是,等到傍晚一盒烟吸完。小儿子又从他的包包里拿了一盒给我。说道:“知道爸爸一盒烟不够,买了两盒、你又不爱带包。就没拿出来。”小儿子说的很轻松,但做父亲的心里很是感动。

 

︱在鲁迅祖居为儿子请了丁京华的口书︱

    6月8日我和我的团队来到绍兴鲁迅祖里参观。早在北京时就知道一位叫丁京华的无臂书法家在鲁迅祖里内用顾客的名字口书写扇面和书法作品。我打定注意为请他为儿子和女儿各书写一把扇面。这不仅是个绝佳的艺术品,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能激励儿子。

    进得鲁迅祖居的第三进大门,便发现丁京华的“禅墨书屋”。而“中国一绝·无臂第一扇”的牌匾非常醒目,丁京华,这位在十几岁就失去臂的孩子,在这里为游客作诗题字。我分别为他写了儿子和女儿的名字,并嘱扇面上加写“父赠”的字样。只见他口含毛笔,在纸扇上走笔龙蛇,写成后,又用脚盖上印章。他告诉我:16日将去世博。在回到上海后,我将这把扇子送给儿子,并对他说:扇面上的字不重要,爸爸送给你的是精神

    在扇面上,丁先生口书:“焦墨溶水画图秀,威海腾龙超越梦。”落款是:威超存念庚寅端午。丁京华口书。父赠于绍兴”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儿子是我的专职导游︱

    6月9日阴天并时紧时松的下了雨,约好十点三十分在世博三号门前等。当我们一行在全陪和地陪的指引下,来到三号门时,儿子已和他的同学在那里等我了。小叙了几句,我请陪同给我拍了几张合影。在参观了事先预约的城市未来馆后,儿子便带我乘轮船来到浦东展区,因为这里都是国家馆。

   “爸爸喜欢看什么馆?”

   “看几个不排队的馆就行了。”

   “好。大国家的馆都要排几个小时的队。”

    就这样,我们雨中看了几个馆,儿子在为我准备护照上排队“敲”章。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这本护照就放我这里,世博结束还早,我以后还要来,等把章‘敲’满了,再给爸爸寄到北京。”

午后,儿子和他的同学买来了河粉。

   “简单吃点,一会我们出去吃。”

   “爸爸喜欢吃辣吗?”儿子问道。

   “超级喜欢。”我肯定地回答。

   “我也喜欢吃辣。”

   “喜欢吃鱼,还是牛蛙。”

   “鱼吧”

   “好,那我们再转转就往外走,去吃四川的馆子。”

    下午两点多,我们便出了世博。

 

︱我是准备不让爸爸花一分钱的︱

    乘出租车,我们来到第一八佰伴附近的一家酒楼。儿子点了火锅鱼等菜肴。他的同学话比较少,席间都是听我和儿子在聊。儿子很兴奋,笑逐言开地打着手势,天南地北的聊着。一晃就几个小时过去了。等到离开时,我准备结帐,儿子急了,大声的嚷嚷道:
    “我回去怎么和爸妈交代啊。”

    “我是准备不让爸爸在上海花一分钱的。”

    后来,我才知道,儿子再我去杭州的两天里为我和家里人买了能代表上海的特产美食。知道我爱个咖啡,也购买了。这些东西足有四大包。

    儿子:爸爸谢谢你的一片心意。

    我和我的团队定好依然是在新天地汇合,这次儿子带我坐了地铁,让我感受上海地铁。

 

︱爸,我没过。。。。。。55555555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6月10日是我在上海的最后一天,也是儿子报考警察成绩公布的日子。

     我知道报考警察是他的梦想,为了这次考试,他很努力白天,夜里都在复习。有时他爸爸心疼地对儿子说:“儿子。你想吃什么,爸爸给你弄。”有时悄悄地把热咖啡放在儿子的桌边。

    6月10日这天,对儿子来说很重要,我不想儿子为我迟得最终成绩。但儿子依然不肯,他直接和地陪取得了联系,定好在世博五号车场等我。上午9时,我刚上车,儿子打来电话,说中午他的一个做警官的朋友,也是他学习法律的辅导老师要请我吃饭。

    这位警官我知道,我们在某些地方很相象,比如喜欢历史,用儿子话说就是“对我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9点57分我的手机响了,是小儿子发来的短信:“爸,我没过。。。。。。555555555。

    我的心有些异样,从心里说我并不完全同意儿子做警察。因为我知道一个十分正义的孩子做了警察以后,将意味着什么。但作为父亲,我又支持儿子的努力实现他的从小的理想和梦想。

    一会的功夫,儿子提着四大袋子礼物来了。这次他带了眼睛,远远的没认出来。儿子上了车。车内只有我们两人。这时,我才看到儿子已是满头汗水。

    “爸,让你失望了。”

    “儿子,爸爸很高兴。每个人的理想不一定必须达到。有这个过程就够了。以儿子的才智,不做警察或许是好事。”

    “我年底还要考一次。”

    我知道,儿子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作为父亲,为儿子的这种精神而自豪。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临近中午,我们如约来到卢湾区“小桥流水”的上海本帮菜馆。和他的大哥警官畅谈聊天。这位警官很博学,教导威超十分的认真。后来我告诉他,要多和大哥学习,这是一位十分博学而且有正义的人,对你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有趣的是,一向健谈的小儿子,在我们两人面前话忽然少了,不时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听着我们聊各类话题。

 

︱HM旗舰店里,与干妈通话︱

    餐后,因为要给女儿日儿买件衣服,我让儿子带我去HM旗舰店。在店里,儿子和我爱人,他的干妈通了电话。邀请他和家人来北京。儿子在我身边对着手机说:下次干妈和妹妹一起来上海,我们全家驾车自助游,到上海的郊区去。

 

︱在上海的最后一个清晨给儿子写了封信︱

     与小儿子的26小时6月10日是我在上海的最后一个清晨。行李收拾妥当,似乎还有什么事,该给儿子写封信。我坐在写字台前,找出酒店的信纸。一气呵成写了四页。信里我写了对儿子评价、对他的期望和嘱托。

    记得在信的最后我写到:爸爸到目前佩服的人不多,但小儿子是让我十分敬重的。在后来在儿子的短信里,他告诉我:看了爸爸的信我哭了

 

︱分别时,我没有回头︱

    在分别前,我们找了路便的一家上海家常菜馆。其实就是为了再聊聊天,我点了王老吉,儿子点了可口可乐。这次我们说的很多很多,儿子会在心里会记住这些话。

    再次来到东方明珠广场下,这意味着将要分别了。

    “儿子,以后有什么烦恼和不愉快一定要和爸爸讲。”

    “爸爸我会的。”

    “有空让你爸爸、妈妈带你来北京,或自己来北京也好。”

    “我爸爸说,下次让那么全家来上海,我们自驾查车去旅游。”这话,儿子已说了几次要我带干妈和妹妹一起来。爸爸记住了。有机会一定来。

 

︱东方明珠塔下和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与小儿子的26小时儿子爸爸从不送人,送人也不会回头

    我用手拍了儿子没有任何褶皱的脸,小儿子直看着前方。

   转身走吧,到家给爸爸发短信

    我没有再回头去看小儿子的背影,我想儿子也没有回头。因为明天他还要在我们的集合地点等我。

    就这样和小儿子分别了,这次分别将是再次重逢的开始。

 

︱以儿子短信做为这次上海之旅的结束︱

     ● 2010年6月10日17点30分儿子的短信:

    我到家了爸爸放心吧。感谢你这几天的教育,让我学到了很多。谢谢!

    虽然我这次没考上,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去实现我的理想和梦想。代我向干妈和妹妹问好。谢谢你们的礼物。祝一帆风顺!

    ● 2010年6月10日18点53分儿子的短信:

    谢谢你才对,我父母也谢谢你。我也是比较感性的人,分别时我也不会说太多,我也会流泪的。看着爸爸的信我很感动,同时也感到了父爱的伟大。我会好好保存着,以后给我的孩子看,告诉他是干爷爷写给爸爸的。

你的上海之旅很短,但是对我的感触非常大。就像我和你说过的,过充实有意义的生活。这几天都非常有意义。我和你的见面让我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愿:爸爸妈妈和妹妹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今日的离别我已期盼着我们的再见。我也会不断提高自己,更为努力,让自己更优秀,让您更为骄傲!最后衷心的感谢爸爸对我付出的一切!谢谢爸爸!

    ● 2010年6月10日21点57分儿子的短信:

    恩,北京见。到家后给我消息。我要很晚睡。

 

【6月10日晚22点10分飞机自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

     6月10日晚22点10分,我乘坐的东航空客自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离开了上海,也离开了小儿子。经过尽两个小时的飞行后,回到北京。但我想儿子回来北京的。

 

【告诉儿子的话】

   与小儿子的26小时 儿子:这次上海之旅,爸爸过的非常愉快。不仅是见到了一个出色的儿子,更主要的是见证了儿子的成长、博爱和胸怀。还是那句话:一个有大爱的人事业一定会成功!另外,爸爸支持你下次再去考警察,完成儿子从小的理想与梦想。

    你买的比利时咖啡爸爸喝了,那是我喝过的最美的咖啡,令爸爸回味无穷;你买的上海的特产,我们全家都非常爱吃。特别是“来伊份”的奥尔良考翅、牛肉粒、鸭肫真是美味之极。还有许许多多的特产已经被瓜分完了。哈哈!

   儿子,北京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赵梦·华程
后一篇:咏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