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过生日的第一选择

(2009-12-05 12:45:57)
标签:

杂谈

    老北京过生日的第一选择

 

老北京过生日的第一选择

 

 

    过生日吃打卤面在北京算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不象现在过生日得整个蛋糕、蜡烛,还得哼个歌啥的。老北京人无论贫富,最讲究的是吃打卤面。说起打卤面,它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生日蛋糕。过生日没吃上打卤面,就如同到了北京没去长城、故宫一样。今儿咱们就说说打卤面。话又说回来,要说打卤面先得说面条儿。老话怎么说来着?哦,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没有面条,您打卤干什么啊?

    说起面条最早出现在汉魏时期,离今儿个有一千七八百年了。要说吃面条,北京人最讲究的是吃自己个儿和,自己个擀的手擀面。条儿粗条儿细全凭您自个儿的喜好。

 

老北京过生日的第一选择 老北京过生日的第一选择

 

  做手擀面,您先得把面和好,而且和的还得筋道。过去我是经常做,把面和得奔儿硬,和好用湿布盖上,北京话叫“醒着”。等醒好了揉匀了,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再撒上饽面,把面片折叠后,用刀切成细条。如今市场有卖手擀面,不知您留意了没有,家家儿都是用棒子面撒在面条上,根本不是地道的活计。

 

老北京过生日的第一选择

 

    北京人吃面也就两种浇头儿,酱面和打卤。别小瞧这两种,要是分起类来,那还真是多了去了。咱先撂着炸酱面以后再聊,今就说打卤面,而且是过生日时吃的那种。

    要说这打卤面哪,老北京人还真是得等到生日的时候才吃,至于为什么没考证过,不知道的咱别瞎白活。
    按老辈儿传下来的规矩,打卤面分“清卤”和“混卤”两种,清卤又叫氽儿卤,象什么扁豆汆、柿子椒汆、白菜汆,总之一句话不勾芡的就是“清卤”;混卤又叫勾芡卤,象茄子卤、西红柿卤等等。做法不同,吃到嘴里也两样儿。

    这么说吧,甭管您打什么卤,得有好汤吊着。您是清鸡汤,还是白肉汤都成,顶入味儿的要数用口蘑熬的,汤清味正。打卤的时候,先把五花儿肉切成片儿放汤里,等熬开了,再放进发好的香菇、口蘑、乾虾米、黄花儿、木耳和笋片儿,等都熬熟了,再勾芡,最后甩上鸡蛋。按过去的做法儿,老北京人还得在卤里放鹿角菜,才算作料齐全。吃的时候,浇上砸好的烂蒜汁儿。

    打卤得口重,要不结一搁上面,味儿就淡了。既然叫卤,得稠才是那么回事,出锅前勾芡,最后嘶拉一声往卤上浇一勺刚区得的花椒油才是正宗,这卤也就做得了。

 

老北京过生日的第一选择 

    卤打好了,虽没吃到嘴里,但一看就让您喜欢。酱色的卤,黑色的木耳、褐色的口磨、白色笋片、黄色的鸡蛋和黄花,其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炸花椒。

    到吃的时候,您要是吃氽卤,也就是不勾芡的卤,还得有面码儿,象黄瓜丝,胡萝卜丝,菠菜,毛豆,藕丝都是面码。您要做的是勾了芡的卤,那面码就全免啦。

    在过去,中等人家过生日讲究吃“炒菜面”,就是除了在吃打卤面的时候,也预备四样、八样的炒菜。象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在过生日请客时,见随礼的份子少,对众人甩的那句片儿汤话“毛八分的,打发叫花子哪!早知道这样,就该预备炒菜面”。

    现在我踅摸了一下,很少有人家儿做打卤面放鹿角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