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且“大智若愚”
高级动物与低级动物的区别,高级动物总想把事儿整明白,而低级动物不然,既无心也无力去琢磨点什么,所以便有了“难得糊涂”。但世间有一种明白叫装作糊涂。糊涂装成真的,是大智若愚,算是道行修炼到很高的境界。连自己都真假难辨一个又一个的糊涂是真的糊涂。真糊涂是不用装的,比如老年性痴呆。
大部分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想要清醒的时候偏糊涂了,想要糊涂了偏格外的清醒。以为糊涂了,心里又明白得很,以为自己一切都明白时,只不过自以为是而已。

真糊涂还是真明白?这话问得也是糊涂,怎会有真糊涂和真明白。还是明白的时候糊涂着,糊涂的时候明白着。
是清醒还是糊涂,给人往糊涂里绕的是明白人,而绕不糊涂的确是糊涂人。都明白的人肯定是装明白,都糊涂的人肯定是装糊涂。装糊涂的人不一定真明白,装明白的人不一定真糊涂。为了把所有人套糊涂,举个例子,但或许是悖论:认为我在套人糊涂的,肯定是糊涂着的;认为我没在套人糊涂的,那已经是刚从明白到糊涂的;自以为被我套不糊涂的,允许先笑一下,然后继续装明白;自以为被我两句套糊涂的,也允许先笑一下,然后,还是再笑一下。
认为本来糊涂经提示又明白的人,先笑一下,然后请回头想想;认为本来明白经一番折磨又糊涂的人,也请先笑一下,然后也回头想想;认为自己此刻糊涂的人,请别急着说自己糊涂;认为自己此刻明白的人,请别急着说明白。
急着说糊涂的人就一定不糊涂,急着说明白的人就一定不明白。
最后是真糊涂还是真明白。
其实真正的高境界,即不是难得明白,也不是难得糊涂,而是活在明白与糊涂之间,那才叫真的难得哩。人生的许多苦恼,常常是因为明白和较真,而客观环境又不吃这套,结果必然是苦果自吞。现在好象更是如此。
以上的文字纯属是胡费口舌,如绕口令一般令人费解。如果上面的文字把您给看糊涂了就对了。您要真的看完就明白了,我还得重写。

说起来还是古人把这些劳什子的“明白”与“糊涂”总结的有水准。叫“大智若愚”苏轼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在《老子》中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唉,那就在明白与糊涂之间吧!
少罗嗦,不就是“难得糊涂”且“大智若愚”吗?只是此“智”非彼“智”,此“愚”非彼“愚”罢了。
(书法照片摘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