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方兄”您从哪儿来?
“孔方兄”说白了就是钱。古代的钱是铜钱,中间一个方孔。那么为什么管“钱”叫“孔方兄”哪?在民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早在惠帝元康年间,纲纪大坏,世风日下。惠帝昏聩无知,朝纲旁落,政出多门,贿赂成风,官员腐败很多人都贪得无厌。“竹林七贤”中的王戎,积累的钱无法计算,经常手持算具,昼夜计算,仍觉不够。他的弟弟王衍之妻郭氏,也是聚敛无厌的人,曾用钱来环绕床沿。驸马王济用铜钱做院墙,围成跑马射箭场,当时的人称之为“金埒”。太子少傅和峤,以“钱癖”著称。“惟钱是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
针对这种社会现状,鲁褒作《钱神论》以讥讽世风。《钱神论》说: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闻非钱不发……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钱无耳,可使鬼”。《钱神论》尖锐地讽刺了钱能通神使鬼,主宰一切的作用。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愤世嫉俗的人们的共鸣,被广泛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为了“钱”的同义语。
另一种说法是,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因得罪了朝庭被降职,他的亲友们便渐渐与他疏远起来,他很伤心,遂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两句: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诗意是我被降职后,只有笔墨相随,只有笔墨无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和我来往了;而钱,更与我绝交了。由于此诗的广泛流传,“孔方兄”就这样成了“钱”的代名词。
孔方兄也好,钱也罢,应该说,人离它不行。
余得利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人们亲近它,期盼它。
多少世间恩怨、教训经典,
告诉人们:
与此“兄”的交往必须守道,
否则时间长了此兄会有铜臭,
弄不好把你熏坏你的身躯,
薰瞎你的双眼,
薰长你的手指,
薰弯你的脊梁。
这叫利欲熏心、心意乱慌。
为了此兄:
多少人狂呼乱叫;
多少人泪眼哭干;
多少人不则手段;
多少人上下两重天;
多少人家破而人亡;
多少人腰断腿弯;
多少人眼放绿光;
多少人天崖奔忙;
多少人铁窗为生。
孔方兄是强盛之源,也是罪恶之渊。
所以我说“万恶钱为首”。
世上之路千千万,但只有正、邪两条。求财也一样,正邪而已,望君择善为之!
我的电子信箱:wwdzyffsh@sina.com
链接:
《六一,我们共同走过》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b26
《我的春蚕吐尽了芳华》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b08
《解读“十恶不赦”的起始原由》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b0q
《福二奶奶》(原创 /
节选)http://blog.sina.com.cn/u/4984fb4f01000a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