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要特别喜欢上了什么,大概就是犯了魔怔。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瞒人的,就是爱吃炒米饭。说句什么话,要是有碗鸡蛋炒饭摆在哪儿,就是有鲍鱼、龙虾也不在话下。用宋丹丹广告里的话说就是:“真的”。说出来您不信。

每天一早要是有碗炒饭下肚儿,那一天都塌实。习惯的吃法儿是一碗炒饭,就上一块酱豆腐,再咬上根青辣椒。看着碗里,黄色的鸡蛋、白色的米粒儿、绿色的葱花、红色的酱豆腐,看着打心眼里舒坦。而且我爱吃的炒饭是最家常的那种,就是米饭、鸡子、葱花炒。至于后来的厨师们添了胡萝卜丁、火腿丁、豌豆什么的,那种改良的,早就不是传统的味儿了。
有日子没吃炒饭了,昨个一早又赶上起床晚了点儿,就想着奔饭店吃蛋炒饭,过了点儿还就没有了。心里这个急。别的是瞎话,这蛋炒饭要是吃不上可有点儿哪个。想着想着便决定,打出租车赶紧奔单位,不是为了上班,而是想那碗最爱的鸡单炒米饭。出了家门口,可巧门口没出租车,便加快脚步,便三步一回头、两步有一转身的瞧有没有空驶的出租。直到走到车站也没瞧见有一辆空车,便悻悻的上了车。心里想着,这下瞎了,炒饭是赶不上了。
等到了餐厅一看,好嘿!今儿餐厅就没作炒饭!我心里这个乐啊!得亏没打车。再一瞧,有儿馅饼,那刚出锅的馅儿饼的面皮儿上吱吱地冒着油,得,浇上醋,一下干了七个。
说起来用鸡蛋来炒饭,要想做的好吃,还必须得用隔夜的剩饭,这样炒出来才是一粒儿一粒儿的,吃着才爽口,看着也好看。从理论上说,鸡蛋炒饭的学名叫“苜蓿饭”,“苜蓿”后来演化成了“木须”,其实就是鸡蛋的代名词,如木须肉,说白了就是鸡蛋炒肉。
吃了这么多年的蛋炒饭,但要说起来源或发明地,大概不是咱北京。我还特为查了查史料,有记载说,鸡蛋炒饭发明于新疆一带,是西域少树民族的饭食。班固的《汉书》有过比较间接的记载。那蛋炒饭怎么就传入内地了哪。资料上说路线有两条:
一条是从河西走廊进入内地,然后北上进入草原,从游牧民族蒙古人那里东传给东北的满族人,然后再由满族人传给汉人,故标准的满汉全席中是有蛋炒饭的。走这条路的蛋炒饭做法有过变形,蛋可以是鸡蛋,也可以是鸭蛋鹅蛋或者是其他什么的鸟类的蛋。饭可以是大米饭,也可以是高粱米饭、玉米饭,但小米饭不行,因为小米饭发硬,与鸡蛋配合口感不好。黏米则更是不行。
走东北这条线路的蛋炒饭后来被满族皇上所喜爱,所以蛋炒饭是记录在御膳房的食谱里面的,我们今天还是可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里找到文字根据的。末代皇妃福贵人李玉琴在图书馆工作时,就曾带过蛋炒饭上班做为午饭的,她还让我尝过一口,果然好吃。她对我说,皇上溥仪就非常爱吃蛋炒饭,她的就是御膳房的做法。我的蛋炒饭做法就是她亲自教的,可以说,我现在是皇家蛋炒饭做法唯一的嫡传,绝对正宗。
另一条线路是穿过河西走廊南进,在南京一带停留下来,经过当地人的改造,最后在扬州被发扬光大了,因此,扬州人把他们的蛋炒饭称为扬州炒饭,听说现在已经成了扬州的招牌饮食了。我曾经特意在扬州吃过扬州炒饭,但感觉不是很理想,缺乏蛋炒饭特有的韵味和历史感。本想在这儿给您说说鸡蛋炒饭的做法儿,但想想有点多此一举。
但有一样还真想知道,这鸡蛋炒饭究竟是西域的谁发明的,要知道告诉我一声,我得感谢它。就怹发明的这道饭食,成了我的最爱。
谢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