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北京劝业场”

(2006-12-28 18:29:04)

说起劝业场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这也难怪。

早年间的劝业场在前门廊房头条。哪时候只要去大栅栏是必去劝业场。有人问了劝业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的。您听我慢慢跟您絮叨。

这劝业场建于1905年,在当时算是高楼大厦了,是京城第一幢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内部纵深方向设三个大厅,四周为三层回廊,设开敞式商店,内装饰豪华。临街立面为巴洛克式,大门入口处作西洋柱式门罩,二楼和三楼用壁柱、窗套和阳台装饰立面,檐上作女儿墙。

在往下说话就长了。1905年,也就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的商部创建、设立“京师劝工陈列所”,以展览各地工业品为主,同时附设劝业场,销售部分商品。到了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陈列所不幸遭火灾,遂移至广安门内大街路北,新建一座三层楼房为该所馆址。1912年,到了民国,北京政府工商部将它改为商品陈列所。1928年,又改名为工商部国货陈列馆,馆址迁至前门箭楼之上,展出各商号的商品,兼有销售。

正式叫劝业场那是1936年以后的时,当时的政府把它划归了北平市政府,称北平市国货陈列馆,改名为北京劝业场。意思是“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规定私人可以在此租地设摊,只许卖国货,不许卖洋货。  

解放后的劝业场形成了自个儿经营特点。共有二十二个行业,一百八十多个货摊,吃、穿、用、玩俱全。劝业场采取产销结合,厂店挂钩,薄利多销,种类繁多,同时代购代销。1956年公私合营后,为国营商场。其主要经营,珠宝玉器、金属器皿、丝织品、刺绣、棉麻织品及土特产品等,同时出售日用百货、皮货、五金电器等。

 

记忆中的“北京劝业场”

劝业场的老楼,后改为服装店,再以后是宾馆,现在是什么不知道了

 

1975年将北京劝业场改为“新新服装店”,共三层楼,营业面积四千多平方米,并以款式新颖、品种齐全闻名全市,它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服装商店。

从前北京的大商场除百货大楼、东安市场、西单商场外,那就得说是前门外的劝业场了。它离琉璃厂和天桥都不远,既有琉璃厂的文雅书卷气,又兼有天桥杂耍地摊的味道,它是个别具一格的商场。在我小的时候,住家里大栅栏不远,劝业场那是常去逛,至今犹在记忆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我的记忆中,劝业场共有四层楼,一楼售卖日用百货商品,有鞋袜、毛巾、书籍、胡琴、大正琴等物。这里书摊卖的书籍与别处不同,不是琉璃厂书肆那种稀有的古籍,也不是常见的文艺小说,而是《论说精华》、《尺牍大全》等应用书籍,这类书籍在一般书店反而不常见;二楼卖文物和特艺商品,有那种特制的中国古式带鞘战刀,虽系玩具,但非常锋利,也很好看。还有苏湘刺绣。这里有几家画像馆,肖像画家是王美沅,贾墨林等人,门口挂着几幅作广告用的大幅电影明星画像,如胡蝶、袁美云等。这些画像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三楼有几家照相馆、理发馆、镶牙馆、广告社。还有几家药店,那就是近乎天桥“卖野药”地摊了,所谓“一品膏”号称专治妇女经血不调,实际效果怎样?天晓得。这里还有几家特殊的商店,像弹子房、乒乓球社等,夜里灯火辉煌,笑语不绝,不少公子阔少来这里打球消遣,消磨时光;四层楼则是一个小型剧场,名叫“新罗天”,似乎只有500个座儿,这里经常演出评剧,我记得鸿巧兰就在这儿演过。50年代初,著名滑稽影星韩兰根率领一个话剧团来这儿演出过话剧,曾轰动一时,吸引了不少观众。

现在劝业场您也甭去了,听说早改成现代化的大楼了,光我也是二十几年没去哪儿溜达了。

唉,老北京的这点念想儿啊,怎么就没了哪。

 

记忆中的“北京劝业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