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北东西(61)- 一个16岁“孤儿”的内心世界(纪实)

(2006-11-07 07:08:56)

一个有父有母的孤儿;

一个阳光而清澈的花季少年;

一个身背时尚书包的洁净的流浪儿;

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手术的患者;

一个有父母却被抛弃,背井离乡的孤独的少年;

一个拖着病体找到亲妈妈,却被一记耳光打走的儿子;

一个理解母亲的不易,忍泪叹女人真是不易的宽宏男孩儿;

一个多少次昏倒街头,被好心人救助后,又坚强爬起的男儿;

一个被好心医生“妈妈”救助,多少次在医院外看着她背影的人

所有这些都属于一个叫杨阳的16岁孩子。

 

南北东西(61)- <wbr>一个16岁“孤儿”的内心世界(纪实)

杨阳的照片

 

 116日晚北京电视台《谁在说》栏目,说的就是这样有个18岁的男孩,阳光透彻和饱含热泪的双眼,诉说着一个宽容与爱心、泪水与信心交融的故事。

    杨阳的名字是后来一位杨姓姐姐给他取的,是希望他像杨树一样挺拔、坚强,历经风雨也毫不畏惧;希望他的生命从此阳光普照、扫尽他心灵深处的阴霾;希望他的生命如阳光一样灿烂、温暖,不仅照亮自己、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温暖别人。

杨阳爸爸是个赌徒,妈妈在他还是儿童的时候和爸爸离婚嫁人。年幼的杨阳由他姑妈抚养,然后离开了家乡,在异乡漂泊洗碗、卖报、流浪。他不能吃饱饭,吃饱了心脏会疼;他有父母,却在佳节团聚之时一个人流浪在冰冷的大街上;他苦他穷有他自己的话说他没有学坏;他会用仅有的钱去图书馆看书写笔记。在好心人的关心、呵护和帮助下一直支撑到现在。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他需要尽快手术,否则,他不得不向这个“美丽而又冷漠的世界”道别。在他的笔记中这样写道:有爸爸、有妈妈,却没有一个家;有爸爸、有妈妈却是一个孤儿……
   杨阳的爸爸、妈妈很早就分开了,爸爸留在老家,妈妈去了江苏,而杨阳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妈妈离开家、不务正业的父亲无力照管的情况下,由姑妈抚养。姑妈家并不富裕,姑妈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要负担三个孩子其困难可想而知。失养于父母的孩子心里永远都有一个结,那是缘于对家的渴望、对神圣的……

杨阳是个可爱的男孩,见过他的人、知道他的人,都会为他所吸引,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更因为他身世的不幸、处境的艰难,人们同情他、怜悯他,给他关爱和呵护。
    杨阳是个勇敢的男子汉,他需要帮助,但谢绝同情、怜悯,尤其讨厌以同情、怜悯为名行施舍之实。因为,同情也好、怜悯也好,是强者对弱者的专利,而杨阳不是弱者,所以他不需要同情和怜悯;至于施舍,是将施与者与受施者之间潜在的不平等表现出来,受施者的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所以,杨阳拒绝乃至讨厌一切加于他的施舍行为。所有关心杨阳、喜欢杨阳、愿意帮助杨阳获得健康、自信和未来的人们,请你们在帮助他的时候,留下你们真实的名字、地址、邮编和电话,以便于他在获得健康、能够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来之后用他的行动来回报你们。

他很多年没有去找他的妈妈了,他知道妈妈的处境的艰难和尴尬。在屏幕上,我触目地看到,在记者的陪同和鼓励下他去了他妈妈的家,一声“妈妈”的叫声后,另杨阳和所有人吃惊的是,迎接他的是亲生母亲的一记耳光,打在杨阳阳光般的脸上。杨阳以及主持人、知心姐姐和观众都泪眼朦胧地看着回放的大屏幕。

“妈妈”杨阳叫着;

“你不要叫我妈妈”“妈妈”面不表情地说着;

杨阳随后说的一句话,让全场人震惊。

“我理解我的妈妈”

“一个女人真的好容易啊”

在杨阳的脑海中,没有怨恨,只有宽容和理解。

后来的屏幕上“母”子的对话和杨阳发自心底的呼声我已不忍再写下去,因为我的心在颤动。这时屏幕上回访录象中的杨阳,发疯才似地狂奔出“妈妈”的家。

在屏幕的对话中,杨阳说曾被一位同仁医院的大夫救助。在这位大夫出去在屏幕上出现的时候,我们又知道了一个另外的爱心故事。一次在北京街头发病后,被众多的好心人从到同仁医院,又被一位心脏科的大夫 被杨阳心底里人做妈妈的好心人救助,当杨阳从病床上苏醒的时刻,他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能不能为我找张报纸”;身体康复杨阳出院了,“妈妈”嘱咐他“孩子。以后要是再犯病就躺在医院门口,大夫会旧你的”。好心的大夫妈妈,把钱塞给杨阳,被杨阳一次次地谢绝了。大夫妈妈在时刻关注着这个“不知道什么会倒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在街头”的阳光男孩。但这位大夫妈妈在屏幕上才知道,杨阳时刻在感激着这位“妈妈”。有多少次杨阳站在医院的门口的角落,看着这位心里的大夫妈妈的背影,但他没有上前,因为“我能为妈妈做什么哪”。

大夫妈妈说,杨阳的心脏需要手术,而且手术不大。手术以后他会象健康孩子一样的生动。我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作为嘉宾的“知心姐姐” 一位百发老人当场承诺了杨阳心脏手术的全部费用。

“我就是穷死、病死也不会学坏,我没有放弃学习”。杨阳说;

“我有钱会去图书馆看书,最大心愿是看完《莎士比亚全集》”杨阳说。

“我吃饭很少,不能吃饱,因为吃饱了心脏会疼”。杨阳说。

“我不怨恨妈妈,做女人真的很不容易啊”。

“我有爸爸、有妈妈,但我…….”杨阳说。

“我随身带着洗衣粉,我的衣服在洗手间自己洗,拧的干干的,放在塑料袋里,当我在街头休息的时候,拿出来晒干”。杨阳说。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生命,因为我要成为祖国的栋梁”。杨阳说。

“大家说我是榜样,我不会让大家失望,因为我要成为国家的栋梁”。杨阳说。

“如果我的身体好了,遇到和我一样的孩子,我不会让我的事在他们身上出现”。杨阳说。

节目结束了,在最后的片尾,我知道杨阳正在大夫妈妈的医院治疗,电视台会跟踪采访,大夫妈妈保证通过手术治好杨阳的病。一所学校保证接收杨阳。

杨阳 一个有爸爸妈妈的精神孤儿;一个自强不息、宽容爱心的男儿;一个困死不学坏的孩子;一个有点钱进图书馆的流浪儿;一个别人团聚自己一个人走在冰冷大街上的儿子。杨阳:全社会都会关注和帮助你。在此呼吁人们用我们的爱心去关注杨阳和众多的杨阳们。杨阳的亲生母亲......。

 

南北东西(61)- <wbr>一个16岁“孤儿”的内心世界(纪实)

 

说明:本文系观看北京电视台《谁在说》节目记忆撰写,部分资料选自一好心人所开《杨阳的空间》。

 

南北东西(61)- <wbr>一个16岁“孤儿”的内心世界(纪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