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北东西(31)- 谁动了我的感觉

(2006-08-30 09:41:04)

 在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开篇有一段“再完美的计划也时常遭遇不测”的序言。让我们再读一遍,哪怕浪费2分钟的时间。

“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

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

生活是一座迷宫,

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

在死胡同中搜寻。

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

有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

它也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

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

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我最感觉释然的是我和作者的想法如此相同的是这样的感觉,就是序言中说的“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奶酪随时会有人动,或是命运的捉弄,让我们先去这样想吧;或是老板的棋子,或是其它什么。但在别人动你的奶酪之前,或者说,奶酪最终是不是放到你餐桌上,让你品味或毫无顾及咽下去。抱歉,这只是结果。我没有想到怎么去说明这些,但我要说的是,这一切的结果源于每个人的思维,而在思维之前哪,就是感觉。

 

南北东西(31)- <wbr>谁动了我的感觉

 

我从不喜欢结果,我信奉过程决定一切,因为过程是由思维决定的,而思维是感觉的派生物。就是说从做一项工作、项目或其它什么任务之前,这个结果已经在预料之中了。

在现在的时代的人们,特别是所谓白领阶级的人士(我不太喜欢这个名词),用我们的智慧的祖先孔子给当时或今后两千年的这类人归结的定义 – 劳心者,会感沉重的压力并不是工作内容本身,而是我们的一些固有的偏激的、中庸的或白水式的感觉导致的思维模式,刺激自己的情绪作出痛苦的反应。出现了:

我必须去做 - 这对我很重要,如果这件事做成了,老板、同事、朋友或其他什么相干的人回对我另眼相看;但你做起这件事的时候,会让你感到紧张、局促,甚至如履薄冰。

我干麻要做 – 理由很简单,他或她怎么不做,这对我不公平;但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会让你感觉到失望和沮丧,甚至不平衡。
    我不得不做 – 我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随然我不喜欢,也谈不上让谁高看我,但不做可能会失去什么。但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会让你感觉到有被困死的绝望,发怒和不满

这三种思维模式搞垮了我们的心理,慢慢地侵蚀着我们的行为健康,那诱人的奶酪可能渐渐地远去了。

要改变的真实的、私心的、甚至是发自肺腑的感觉,让逐渐远去的奶酪止步,甚至在会到初始的位置。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我要说的是,当你想到要做点什么的时候,其实那奶酪的也在观察你的举动,在考虑是不是要投入你的怀抱。我们要做的是不被这种混混噩噩的感觉影响你的思维,

我们在疲惫或者认定自己的时候,会指责别人对自己不公平,但是这样的感觉所派生的思维模式是没有积极意义的,指责别人不但缓解不了自己的压力,反而会让自己产生被捆绑住、无助的感觉,把自己看作一个受害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和欺诈,既没有选择权,也没有选择的能力。在工作中,没有人应该照顾你或者保护你,他们都在忙于照顾和保护自己,这是客观事实。
    我们要常对着镜子,对我们的感觉进行感觉,要么是调整自己接受这种情况,要么是辞职寻求其他工作职位。
    如果你决定接受目前的工作现状,那么就必须把一些不良的,导致你低下的思维模式的感觉加以改变。不能非理性的把他(她)的情况和自己来比较。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这是在我应该做的,我拥有做这事的条件;我的同事在做这件事时可能会吃力。我不会被困住,因为我总有应对的方法。

你最初的感觉很可能来来自于压力。那么可以主动改变外在压力源;直接告诉老板,工作给你的压力不要过大;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重新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学会超然,改变固有的想法;回家后不再工作,把工作严格限制在八个小时内;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必为他人的问题负责;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再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初始不良感觉的人,往往心理上比较阴暗(非贬义用词),要学会倾诉。

我们常常把不良感觉而引发的行为结果归结于命运。但命运真是要被太多的东西所决定。除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外,那就是你的感觉。中国有句俗话“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要注意修炼自己的感觉,果真是如此。

其实,人的感觉既是独立的,也是可变的。当感觉脱离于个性化的主体思维时,赋予其它因素,就可改变。这是可以选择的。人的个性可以改变,机遇可以选择,当一个人处于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时,个人的感觉应该是渺小的,但当你把个人的感觉无限制的放大四时,你的情商也会跟着无限的变异,知识的作用、技术的支持、外界的关怀都会在你的眼里微不足到。悲剧之所以那么震撼人心,就是因为它向人们揭示了人的感觉的无限放大,从中体会到由感觉支配的思维模式而派生出的行为决定了悲剧的命运。

就是这么简单,又是这么复杂。命运对人的操纵,来源于人对自我感觉的操纵。我们对大自然在科学的前提下加以改变,我们也可以自己的感觉或态度,平静而自尊地面对、乐观而积极地、认真而负责地、心平而气和地对我们的辨证我们感觉,则自己可以掌握的。正确的感觉和思维模式带来正确的结果,何况奶酪哪。

《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 · 约翰逊是美国除了是知名的思想先锋和畅销书作家外,还是一位医生、心理问题专家,他清晰洞彻大众心理后,这本书中制造了一面社会普遍需要的镜子,这就是怎样处理变化和危机。
  那么使动了我们的感觉哪,是你自己。记得在当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人对我说起一位诗人的话,他说:“今天,全世界都需要安慰”。

感觉的偶然性是心血来潮,它可以产生顿悟,让灵感喷发,也可能是个狭隘的恶作剧,又可能是神来之笔。在现实生活里,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感觉,展现辉煌的人生历程。因为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是做人,自爱自尊,让自己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得住命运。无可否认,感觉是重要的,但不要让感觉而去左右。这多少有点象两情相悦的一见钟青一样,而后哪,还是靠修炼。

 

南北东西(31)- <wbr>谁动了我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