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勤(短篇小说)/何许人

(2024-05-28 10:10:15)

新人自白

 

我年纪不轻却是职场新人,40岁前没上过正经班,除了写类型小说也写过剧本,混口饭吃碌碌无为。写作的人有不少习惯熬夜,能准点起床的不多。我也是起床困难户,现在每个工作日,临睡前都会在床头放一听罐装咖啡,闹钟响,我醒来,先闭着眼灌下去,强制大脑开机,才能挣扎着爬下床。

幸好我所在的公司很好,考勤人性化,只在上午有会的情况下要求准点到公司,而上午有会的情况每周固定两三天。年底是所有打工人事情最多压力最大的阶段,本职工作外还有各种部门复盘、绩效考核、年底谈话,还有重要且必须参加的会议。

关于部门例会,此前我其实迟到过几次,每次都只差三两分钟。这三两分钟,就得麻烦其他所有同事和领导一起等,我也觉得很不好意思。最后迟到那次,领导开玩笑说,以后谁迟到谁请大家喝咖啡。我们领导人挺好的,做事非常职业和专业。当时大家都笑了,散会后我问大家想喝哪家咖啡,但也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绝不能再迟到了。

没想到,就在请喝咖啡后第二周,北京进入多年罕见的超低温,最冷时夜里零下16摄氏度,白天零下9摄氏度。仿佛老天给我考验,干冷好几天,例会前一晚开始下雪,北京一夜全白。零下10摄氏度飘雪的早上,我起了个大早,穿上最厚的长羽绒服出门。打车不靠谱,排队人太多,走路积雪多路面太滑,只能骑车去地铁站。共享单车车座上两寸厚的雪,车把冰一样凉,我咬着牙骑上车,虽然距离不到一公里,但每秒钟都很宝贵。就在路上短短几分钟,因为没戴手套,两只手冻到失去知觉,连刹车都捏不了。天上下的不是雪,是刀子,遥望着地铁站,我急得快冒烟了,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时间能暂停该多好。

结果,豁出命去赶路,半路突然接到通知,因为有更紧急的事,会议推迟半小时。

我一点也不遗憾,正是这次拼命冲刺的通勤之路,带给我从类型小说转向严肃小说的第一个灵感。上过班的人和没上过班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不一样。现在的我热爱工作也感谢工作,好像也能写点这类故事了,我想写点能看到希望又有点趣味的、当下的故事。

 

 

 

你的家到你上班的地方有多远?你上下班通勤时觉得累吗……通勤貌似小事,却是当代上班族生活的必须。小说真实反映了当代北漂青年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青年人的努力与挣扎,极具话题性,接地气,触动人。

 

通勤

何许人

 

1

 

六点半,天蒙蒙亮,哈一口气云就脱口而出。李小婕走出单元门的瞬间好像没穿衣服,被风迎面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昨晚的降温预警提醒真准,折回家戴帽子吗?犹豫一秒,她缩着身子加快脚步。

零下8的冷空气营造出坚定高傲的氛围,身在其中须提高警惕揣一副硬心肠。好在有风,一些微弱的气味被大肆渲染,小区栏杆外的煎饼果子小摊,粗粮汁液被煎着烤着吱吱作响,鸡蛋和大酱加热后释放出极具人情味的香,吹送到鼻端。身后边走边吃肉包子的大哥,背着电脑包快步冲到前边,牛肉大葱馅儿的肉香都留给了李小婕。

早起五分钟,把面吃了就好了,李小婕有些后悔,那面汤热乎乎的,妈还给煎了个金灿灿的荷包蛋呢。可五分钟耗不起,迟到就完蛋。老板说,试用期迟到三次直接走人。这月迟到一次,上个月还迟了一次,李小婕不甘心,半年试用期只差几天了。

妈妈管李小婕工作的互联网公司叫电子厂,薪水过得去,每月算上加班费和项目奖金税后入手一万三,公积金账户能入账四千八,每个月再省出五千,平时省着点花就能还房贷。一月不落地供了五年房贷,搭进李小婕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全部收入,哪能说放弃就放弃。网上专家说,自住房别考虑房价涨跌,长期看通货膨胀肯定比房贷厉害,不能鼠目寸光,住得舒心最重要。

五年前李小婕很想在北京买个小房子,可省吃俭用加上掏空妈妈钱包凑的六位数积蓄根本够不着,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燕郊。河北地界的燕郊有点尴尬,跟河北不亲,算北京吧,任何一个拥有北京户口的人都不答应。面试时,HR问李小婕哪儿人。李小婕想说自己是北京的吉卜赛人。

每天先搭公交车,通过进京检查站,就能抵达通州的潞城地铁站。再坐上一个半小时的地铁,换乘三次,就能到公司了。《新闻联播》都说了,两三年后地铁就要开通,地铁站距离小区只有一公里,想想就知道明天会更好。

李小婕快步走在小区漂亮的小路上,路面是大块灰色石板拼出来的步道,路两旁有高高低低的树杈子,隆冬时节,乔木叶子掉光,还有些常青灌木支棱着。小区有不少金银忍冬,枝头上挂着黄豆大的小红果,每棵树都是鸟儿的金银岛,是它们越冬的指望。过完冬天,三月植物会长出新的嫩芽,四月开出五颜六色的花,然后从早到晚都能看到邻居们遛大大小小的狗。李小婕走到小区门口,两行大白天鹅围绕高大的女神雕像,女神身上有几坨鸟屎,但她每次经过看到心里都甜丝丝的,这种档次小区里的朝南两居,在北京得一千多万。只花十分之一的价钱就住上,真幸福。

小区出去右拐走五百米有公交站,两块钱四十多分钟就能到潞城地铁站。李小婕把帆布包拢了拢,朝双手哈口热气搓搓,开始排队等车。队伍有十几个人,早上八分钟一趟,每天从小区出发去北京等公交的至少大几百人。私家车从地库鱼贯驶出,李小婕很羡慕。如果能摇上号,或者租车牌买辆二手新能源的车就好了,反正电费比油费划算。

“上车不?捎你一段。”一辆红色比亚迪降下车窗,驾驶座上的小伙子操着热情的东北话,是同一栋楼同一单元的邻居小刘,头发根根直立,很精神。

李小婕笑着拒绝,看到车里坐了两个人。那是小区拼车群里的其他乘客,按距离给三十到五六十不等的价钱。小刘不上班,租了个京牌专跑网约车。人家靠这个吃饭,不给钱不合适,给钱又不舍得。

小刘笑笑,把车开走。

等了五六分钟,公交车在李小婕冷到跺脚后终于来了,大家有序上车,没座位,但李小婕习惯了,戴上耳机可以听歌听书听播客。自己选择的歌单设置为“提神醒脑电台”,将陪伴自己度过这段时光,李小婕喜欢随着车身颠簸跟随音乐摇摆,距离最近的乘客对她沉浸的世界也一无所知,这是每天的放纵时刻。

在检查站又等了大概十分钟,大家挨个儿下车排队扫身份证,李小婕排队时听到随机播放的老歌,“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听着听着眼眶就红了,脑子里浮现前男友的面孔。那是大学时代的粉色回忆,也是唯一的恋爱经历,考上公务员后,那小子提出了分手。冷风一吹,李小婕又觉得他不配,两滴泪愣是没流出来。

刷过身份证之后就过关了,再次排队上车,等待开车,抵达潞城地铁站时排队的人不算多,只花了五六分钟就进入站台。她看了看时间,只要路上不耽搁,换乘时走快点,就不会迟到。

 

2

(节选)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4年第5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