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家(中篇小说)/孙睿
(2023-02-16 14:20:04)
发明家
孙睿
1
挂着长焦镜头的相机像门小火炮,就在手边,我们已经在别墅区门口趴了二十三个小时。第二轮贴的暖宝也在变凉,仪表盘显示车外零下六度,车里更冷,晒不到阳光,不能总开着空调,太费油。我又拿出几袋暖宝,撩开衣服,揭下旧的,换上新的。腰、肚子、肩膀都贴上了,还脱掉鞋,贴了专门暖脚底板和脚趾头的。做我们这行,注重细节,讲究专业,不对自己好一点儿,就得挨冻。
太阳即将再度落山,昨天日落之时,我和小鲁跟踪一位知名男演员到了这里,在我们掌握的资料里,这是他的家。回家没什么特别的,能让我们这般吃苦受冻,都是因为他的车里还坐着一位不是他妻子的年轻女郎。男演员三十五六岁,已婚多年,妻子也是知名演员,此时她正在外地剧组,所以近期我们对这位男演员关爱有加,看他能不能耐住寂寞——这是我们“灵感”的来源,老大说当不知道哪儿有新闻的时候,就盯着单身男演员,效果都不会差。跟了几天,最终于昨天下午在工体的酒吧门口拍到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钻进他的车。他们的车启动,我也驾车尾随,并通知了小鲁——他正在倒休,我俩这几天每人二十个小时轮班跟随着这名男演员——到时候他会守候在男演员家所在的别墅区门口,在车里支好相机,拍下男演员载着女子进入小区的一幕。
前两步昨天已顺利完成,第三步是拍到男演员和女子结伴离开小区,辅以男演员的妻子正在外地拍戏这一事实,那么一进一出这段时间里男演员和高挑女郎在他家里发生了什么,报道出来必会让人浮想联翩,如此一来,我和小鲁就算没白挨冻。
车里备足了充电宝、暖宝、口香糖、瓜子和漱口水,以及空“脉动”瓶,方便接尿。在车上吃喝拉撒睡是我们的家常便饭,职业所需。你可能猜到了,我是一名狗仔,文雅一点的称呼叫娱乐记者。某某某拍了电影,这不叫娱乐;谁谁谁发了唱片,也不叫娱乐;某某某和谁谁谁滚了床单,这才是娱乐。报道的时候,不仅要深知他和她是谁(或他和他,以及她和她)、他们从哪里滚来、滚完又去了哪里,还要细化到滚的时候脱下什么牌子的秋裤,这是老大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老大是个东北人,75后,20世纪末开始北漂,无论在阐述团队使命,还是探讨全球大事时,都是新闻体掺着北京话并夹杂东北腔儿,造句生动,生活气息浓郁。
我供职于一家民企,法人代表就是我们老大,别的公司职员都这总那总地称呼自己老板,我们就叫老大,显得亲切,又体现团队的战斗力。干我们这行,需要战斗精神。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两种娱乐新闻,一种是上得了台面的,一种是上不了台面的。前者有发布会,请记者到场,塞红包,还有主办方写好的通稿和修过图的新闻照片,没有追求的记者和媒体把红包揣进兜里,直接发稿便可;后者则不会这么隆重地发生,都偷偷摸摸,我们是专门为后者而生的人。这样的新闻更具爆炸性,颠覆三观,一出来便是头条。
选自《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