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林一日/黄亚洲

(2022-08-26 10:29:23)

在少林看见虎跃、蛇行与一指禅

 

一群袒露臂肌、胸肌与腹肌的精壮的小伙子,在你鼻子面前一轮轮地演绎人类的精壮与爆发力,吼得空气爆裂,滚得满地霹雳,杀得人仰马翻,这场面何等的惊心动魄,我好几次被震撼得几乎从椅子上跳起。

我这辈子东南西北看过的拳脚演练不少,散打的、相扑的、跆拳道的,鼻血横流而裁判还在一旁喊叫一二三的,但就人类生命的爆发力乃至爆炸力而言,无疑,就是此刻出现在眼面前这场急风暴雨的少林功夫,是这群二十岁上下的由钢铁与弹簧组装起来的年轻人。

我看见了手臂上与手腕上战栗般的运气,以及随之而来的叫人目瞪口呆的二指禅,乃至最后的一指禅;我看见了精壮的肉体竟然由几把尖利的刀尖托举着;我看见了血肉的本质是合金。

每上一个拳术,释永信大和尚都在我耳边悄声提醒:这是虎,这是猴,这是蛇。其实我早就看明白了,那就是一匹扑下山的猛虎,那就是一枚闹天宫的猿猴,那就是一条用闪电制成的眼镜蛇!

我因此明白了嘉靖年间中央政府为何要专门调动少林僧兵来我们浙江投入抗倭,为什么会有浙江嘉兴王江泾的抗倭大捷,为什么今天一跨入少林山门永信大和尚就专门为我安排了这场少林功夫,为什么有少林的法师今天叹息着对我说:我们少林当年很多精锐都捐躯在你们浙江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甚至夸张一点地说,少林寺,是以一个指头或者两个指头,撑起了中华的社稷江山!

据说,这个真正体现了少林功夫精髓的团队,经常去北京,为重要的来访客人演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尚武与正义。这当然是很有必要的安排,我们这个历史上饱受凌辱的民族,不光是会坐下来盘腿念经,也会跳起来制止暴力。

表演结束,永信大和尚和我一起,与全体雷电与霹雳合影。我事后反复观看了这张合影,真拍得有意思,后排的英雄们站着,满脸慈悲,前排的英雄们则继续做出进击的战姿。我忽然想,这不也正是少林精神的体现吗,以止恶扬善的霹雳手段,行天下大同的和合之道!

 

禅机是这样悟透的

 

延勇师父身形敏捷,或快走,或半蹲,或又飞似的跃上石阶,猿猴般轻快。他以各种姿势指点我看横着的竖着的各式石碑,有几块石碑还是龙的儿子赑屃驮着的,高大巍峨。

他手点各种石碑,手势快而敏捷,他知道留给我俩的时间不多,他想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石头的宽度与厚度指点给我,于是就用很麻利的语速说,你看,你看,看见这里有李白两个字吗?不相信吧,我们少林寺跟李白也有关系啊,黄老师你要知道,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原始碑刻啊。

然后又说,看见这块了吧,我们跟王羲之也有关系啊!然后又说,你看这里,看清楚了吧,奇怪吧,我们跟唐王李世民也有关系呢!然后又说,我陪其他宾客看的时候是不给指点那么多的,他们会看得累,你不同,你是文化人,你来了我才给你指那么多,你再看这边,这是白居易,再看这边,这是崇祯。然后他又像猿猴一样迅速跳走了,我也跟着快步疾行,从隋唐跑到宋元,再跑到明清。后来,在我知道延勇法师的悟道经历之后,对他如此痴迷于中国历史与中国艺术,就不能不感到惊讶了。

延勇法师是参透生死的人。他曾经去陕西终南山独自修行整整七年,见过无数次夏日凶狠的霹雳与隆冬封山的大雪,甚至在无数个修行洞里见过遁世者冻死或饿死的骷髅,生死与红尘诸色,在他而言,显然都早已放下。若他后来不亲口对我说这些,我怎么也不会把他此刻对我指点中国历史的敏捷身形,以及他热情万分的语气,与一个生死彻悟者相联系。

他一连串地说你看你看你看,然后把中国历史上各式政治人物与文人大家,一个个推到我吃惊的双目前。

一时间我确实吃惊。半个小时前,释永信大和尚说你带黄老师去碑林参观一下,我真的还不知道少林寺的碑林竟耸立着中国的半壁江山,政治的、宗教的、文学的、艺术的。

还都是江山的极原始的面貌,由当时的匠人一笔一画地镌刻,再由石头装订成册。

少林寺现存的碑刻与塔铭加起来,有近七百品,横跨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与民国,承载着一个民族一千五百年的起起伏伏。

我后来知道,释永信大和尚还指派延勇法师负责少林寺的棋院。棋院在山上,离寺不是很远,延勇法师两头跑。他很乐意结这门缘,他觉得棋艺奥妙无穷,只要潜心进去,里面亦是处处禅机。

我当晚一个人坐在禅房里,许久,才慢慢想明白,原来一个走过了风雪与骷髅的人,一个悟透了生死的人,才是最热爱世间万物的,并且能用最热情的口吻,跳来跳去,指给别人看,生怕有所遗漏。

并且,最后,他还要以慈悲心,用一条大船,把这些,全都渡走。

 

行香与坐香


……选自《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2年第8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