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水浒》的侠义/孔庆东
(2022-08-24 11:22:12)本文试探讨一个跟我本人研究专业稍微靠近一点的题目。什么题目呢?有人把我叫花和尚,意思是说我用情不专,确实我研究的对象很多。我博客的首页上就写着本人的N大武功,“寒玉同学说:文盗有先后,树叶有专攻”,这都故意写的错别字,“咱这东博书院也不能包治百病,见谁来了都给一把芒硝啊?”这里边都有梗,什么梗你自己去查,“老衲寻思了一袋烟的工夫,暂拟东博书院主要武功如下:语文八卦掌、现代文学六合拳、通俗文学扫堂腿、武侠连环套、金庸倚天剑、大韩民国疯魔爪、戏剧流星锤、大众文化一阳指、地域文化梯云纵、教育九阳真经、高考改革擒拿手、军事乾坤大挪移、宗教思想打狗棒、反腐倡廉蛤蟆功……”自吹自擂了十五项,其实每一项又可以分为若干小项。
别的不表,就说其中武侠连环套,本人阴差阳错不知怎么着,就研究了一阵武侠文学,研究武侠文学本来不是我的初衷,可是没想到产生了一点影响。我曾经在“百家讲坛”讲过鲁迅、老舍、钱钟书、张恨水等等,其中讲金庸的部分似乎影响最大,给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走遍五湖四海,人都说我是研究金庸的,我说这不是夸人的。以后咱们有空再谈金庸,金庸是谈不完的。其实我研究的是金庸先生的前辈,研究范围是解放前的武侠小说,不仅研究武侠,还研究言情、历史、科幻、悬疑、穿越……老百姓爱看的东西都归孔和尚管,我这人野心很大,为什么混到现在还一事无成呢,就是揽的摊儿太大。
我主要研究的武侠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武侠。要研究好抗战,就要前后打通——抗战之前是什么样,“五四”的时候什么样,“五四”再往前呢……所以从古代到现代到抗战到金庸,再到21世纪的新武侠,就打通了一遍。其实要严格地用学术标准来衡量,没有多大造诣。但是我可能起了一点作用,就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了一些学术界的常识,或者是学术界的创见,有些是我自个儿的,更多的是我搬运的。“搬运”这个词特别好,一个好东西如果没有人搬运,社会怎么进步啊,我有一项工作就是搬运。
武侠起源很早,但是标准的武侠小说并不早,武侠小说的鼻祖是哪一部呢?学术界有公论,武侠小说的鼻祖是大家都知道的赫赫有名的《水浒传》。《水浒传》,你一听这名——什么什么传,这不是历史吗?这是从史书而来。“传”这个词不是“Story”,不是简单的“故事”,“传”直接继承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里有类文体就叫“列传”,十表、八书、七十列传,《史记》等于是写了许许多多英雄列传。“传”这个东西没法翻译成外文,翻译过去只能叫“故事”。比如《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就翻译成了“水边的故事”。翻译只能翻一个大概的意思,精气神它是翻译不出来的,一说故事就好像俗了,好像看故事会似的。“传”就不一样了,堂堂正正,不是所有人能入传的。司马迁为什么伟大?他把很多普通人写进“传”了。比如说本纪,十二本纪,帝王才能入本纪,可是在本纪里有一篇叫《项羽本纪》,司马迁是汉朝人,汉朝是打败了项羽才建立的。可司马迁竟然把项羽跟刘邦放一块儿,所以说司马迁伟大,这叫人民史学家!
比帝王低一个等级的王公将相,王公将相的文体叫世家,但是司马迁写了一个世家,我得感谢他,跟我们家有关——孔子世家。孔子是什么人?孔子就一民办教师,孔子自己办一所学校,政府还不承认它,自己私下收学费,办这么一个学校。司马迁将他列入世家。了不起!
那么再往下,第三等级的人,司马迁竟然写了《刺客列传》,这些“不法分子”他能写到列传里去。《史记》有很多伟大的地方,跟《水浒传》沾边的,什么人能写进“传”里?梁山这些人都是什么人?他们怎么能写传?就有人写了《水浒传》。这四大名著不是平白来的,多少朝代多少皇上要封杀《水浒传》。可是为什么封杀不了?老百姓喜欢,老百姓喜欢的作品,早晚有出头的那一天。就像20多年前,全国的语文老师都封杀金庸,只有孔和尚力挺孩子们:孩子们听我的话,坚持读金庸,金庸20年后就是伟大的经典。今天怎么样,今天读金庸是最高雅的行为,一般孩子还读不懂了。
《水浒传》几百年来一直活跃在人们心中,活跃在茶馆里、书场上,活跃在各种戏曲舞台上。茶馆说书经常说水浒,由原著改成评书、大鼓等各种形式。比如说评书、评话,把《水浒传》里的一些人物给拿出来,单独讲它的列传。比如讲宋江可以讲十回,叫宋十回;讲武松的叫武十回;还有鲁智深可以讲鲁十回;林冲可以讲林十回。
扬州评话艺术家王少堂先生,是这一百年来中国有名的曲艺大师。王少堂在扬州评话界的地位,就像侯宝林在相声界的地位是一样的。王少堂有一回说书,正说到武松来到狮子楼,要上去斗杀西门庆,正说到这儿,家人来报信,带来一噩耗,老母亲在家乡去世。一听这不行啊,赶紧就得结束回去奔丧。那时候交通不便,这一来一往就得一个月,还是少的,怎么办?这书正说着呢,他就嘱咐他徒弟说,你替我接着往下说。我一个月以后回来,回来的时候,我从武松上楼开始说。他已经说到武松来到楼下了,下边武松就要上楼了,他给徒弟留了一个月的任务。这位徒弟一个月就东拉西扯,反正这武松不能上楼,西门庆又多活了一个月。了不起!一是说扬州评话了不起,王少堂和他徒弟了不起,同时也证明《水浒传》的空间有多大,一般的书撑不起,你再东拉西扯,能扯出什么来?能扯出一个月来,这才是经典的魅力,伟大作品就有这个范儿。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是讲不完的,说书的说不完,唱戏的唱不完,学者也研究不完。谈《水浒》可以从许多角度谈,谈英雄,谈武功,谈语文,谈投降。
……选自《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2年第8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