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雪场上空的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直升机医疗救援保障纪事(报告文学)/张海飞
(2022-03-30 10:15:47)万一选手弯道摔跟头,怎么救?奥运赛的是体育技术,也是后勤保障。这是一个富于国家情怀的团队,也是一个极具专业精神的团队,他们将承担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直升机医疗救援保障工作。如何在极寒条件下高山复杂地形地貌雪场比赛中展开救援,以应对变幻莫测的风向、低云、乱流等天气因素,让我们走近他们去了解一下……
冬奥,雪场上空的鹰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直升机医疗救援保障纪事
张海飞
“你去过的,”他说,“你或许知道小海陀山的海拔。你知道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的最大坡度吗?”他又问。“在坡陡达60度甚至80度的高山赛道上竞速、竞技,‘冰状雪’的赛道上竞速、竞技,120~140公里/小时的速度啊!据说全球一流的专业运动员不到100人!”他转而惊叹:“激情与刺激之外的惊险度是可以想见的啊!或许你知道,往届冬奥会高山滑雪的事故受伤率……”
他又搬出了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主席休伯特·霍特勒,“休伯特先生说这是他从业50年全世界见过的第二难赛道、救援直升机第一难赛道。
“这样的海拔、坡度与速度,万一有选手弯道失手摔跟头,怎么救?谁来救?谁救得了?我第一次踏勘完地形,心里也有些发紧。
“不过,只要准备周全……我们能!
“我们的救援直升机没有就位,比赛是不能开始的!”
是的,北京、延庆、张家口这3个赛区我都去过,张家口宁远机场都去过,还不止一次。但我们当时踏勘的只是冬奥村,他问的这些问题,我的确“三不知”。
一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