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瘦鹃的文学心路(散文)/范逸清

(2020-12-07 15:06:35)

  2016年仲夏的一个雨天,周瘦鹃的女儿周全邀请王友琴、我和怡妹在她家聚谈。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我们三个来到周家花园。这个花园,曾是周全开心和伤心的花园,也是我们开心和伤心的花园,因为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和聊天。很多年以后,旧时的记忆或情感已经随着岁月的冲洗逐渐淡化。友琴说了一句,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昔日的影子。话音未落,见周全开了门,笑盈盈地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一踏进她家的门槛,吸引眼光的是挂在门厅上一上一下的两个漂亮的竹篾鸟笼。两只八哥鸟儿各占一位,雀跃着迎接我们,它们乌黑发亮的羽毛和一双墨黑的眼睛好象刚被细雨洗过。一只在欢呼着:“你好”“你好”。另一只在高唱着:“欢迎”“欢迎”。那圆润清脆的嗓音听起来好像从久远的山林中传出的。

  周全示意让我们进屋,让我们坐在“爱莲堂”厅里的檀木椅子上。我们看着挂在墙上的一张周瘦鹃的相片和一块“爱莲堂”的木匾,大家沉默了。周全倒了几杯茶,我们都坐下了端着茶杯开始喝起茶来。我注意到她的那种眼神和相片里的她父亲周瘦鹃的眼神非常相似,藏着淡淡的忧郁。看着那样的眼神,实在无法想象上世纪知名作家会遭到如此厄运,这是文学的悲哀。

  周瘦鹃,原名周祖福,字国贤,因自比杜鹃。春夏季节,杜鹃鸟昼夜悲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又说杜鹃鸟啼至血出乃止。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周瘦鹃编辑刊物《紫罗兰》《紫兰花片》《紫兰芽》《紫葡萄作品集》《紫罗兰集》和《紫罗兰小丛书》等。那是为了纪念一个年青时代的女友。青年时期的周瘦鹃苦恋窦吟萍(西名violet,紫罗兰),因女方嫌周家穷,受阻。后吟萍受父母之命泪嫁他人,婚后不幸,一年苦守空房,这使周瘦鹃肝肠寸断,无以自拔,因此写了无数篇断肠小说、日记和诗。连居住地也命为“紫兰小筑”,园中设紫罗兰台。

  周瘦鹃曾是苏州文化界三元老(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之一,他们是整个城市的骄傲,因为在清末民国初年,时局动荡,战乱不断,青年人为避灾祸,逃难求生的背景下,出一个作家或者艺术家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可以说没有几个青年能安下心来读书做诗文。因此,以周瘦鹃和王纯根为首的文学家能看到当时城市市民的焦虑,以及市民在工作之余的无所适从,创刊了《礼拜六》杂志,受到市民极大欢迎。其中主要作者有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陈小蝶、包天笑、王纯根等。《礼拜六》为周刊,每周六准时出刊。总共编了二百期。这在文学刊物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是一枝奇葩。读者每逢周六清早,就排队在编辑发行部门前翘首以待。周瘦鹃曾回忆说:“门一开,就争先恐后地涌进购买。这情况倒像清早争买大饼油条一样。”

  在《礼拜六》创刊号的第一面,有一篇发刊词:“……或问子为小说周刊,何以不名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而必曰礼拜六也?余曰: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人皆从事于职业,惟礼拜六与礼拜日,乃得休暇而读小说也。然则何以不名礼拜日,而必名礼拜六也?余曰:礼拜日多停止交易,故以礼拜六下午发行之,使人先睹为快也。或又曰:礼拜六下午之乐事多矣,人岂不欲往戏园顾曲,往酒楼觅醉,往平康买笑,而宁寂寞寡欢踽踽然购读汝之小说耶?余曰:不然,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卫生,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且买笑觅醉顾曲其为乐转瞬即逝,不能继续以至明日也。读小说则以小银元一枚,换得新奇小说数十篇,游倦归斋挑灯展卷,或与良友抵掌评论,或伴爱妻并肩互读。意兴稍阑,则以其余留于明日读之。晴曦照窗,花香入坐,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读这样的发刊词,如平日闲谈,倍感亲切。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第8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