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邂逅(散文)/梁鸿鹰

(2020-11-03 11:00:09)

  回忆像孩子一样,也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会躲藏起来。

——[]君特·格拉斯《剥洋葱》魏育青等译  译林出版社,2008    

 

  同文学一样,绘画这门艺术要告诉人们它希望表达的东西,具有使读者一下就能了解它要描述的序幕、环境、结局这样的优点。文学与音乐要让人了解其作品的整体,必须借助于记忆;而文学是最不完美、最缺乏力量的艺术。

——[]高更《塞尚、凡高、高更书信选》,四川美术出版社,1984  

 

  一切都是那样的不真实,我好像被一大片白云驮着,从半空中缓缓降落到家乡的地面上。我决定不让人陪同,不经人诱导指引,即使这座小城已经面目全非,我也想靠自己去寻找那些想去的地方。童年时的树苗不是长成大树,就是化成了土壤,小溪不是已经断流,就是已经汇入了大河。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只是时光的威力无法删除掉埋藏在我心灵深处的记忆,我能不费吹灰之力寻到最想去的地方。

  那个地方是一座果园,以高墙和篱笆围起来,位于沙漠中心地带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附近。在我童年的时候,里面曾经生长着为孩子们所垂涎的水果:李子、杏子、桃子、苹果梨、沙枣。我不记得是否有苹果,只记得和小伙伴们偷过李子。对,偷的是李子,有大有小,生熟和酸甜程度不一的李子。偷的时候如果跑得不快,会被守护园子的兵团知青围堵个正着,被责令交出赃物,被逼问是哪个学校的,班主任是谁,家长在哪儿上班。每次我们都嬉皮笑脸地撒谎,胡乱编着瞎话,他们也并不当真,知青比当地在园子里干活的老乡年轻得多,很好糊弄。果园给我们的很多美好记忆,永远与那些酸涩的李子联系在一起。

  时间已经接近中午,我穿过果园形同虚设的大门,绕过刻着“提高警惕 保卫祖国”的水泥照壁,进入到这个曾经魂牵梦绕的园子,小路两旁大大小小的果树勾起我的记忆,让我看不够。我遇到一队队参观和采摘的人们,向着果园的纵深处走去。远处人越来越少了,走啊走,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我来到一棵巨大的槐树跟前,大树绿阴之下围了不少人,他们像在倾听,像在议论,只见有个老人以富于磁性的声音正在慢条斯理地说着——

  

  我总认为我们国家最缺少的,不是技术,不是钱,也不是环境,而是美,缺少发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欣赏美的能力,传播美的能力。大自然本身的美,我们不单视而不见,还去糟践,我们盖的很多房子不讲美,修的很多桥太难看,城市里立了多少丑陋的雕塑啊。再看看我们穿的衣服,回家穿的拖鞋,家里的装饰和摆设,根本不讲视觉效果,称得上顺眼的不多,更不用说美了,电视机柜、茶几、沙发,千篇一律,一个赛一个的难看。我们的古人最讲究美,讲究平衡、和谐、对称,而现在则肆意蔑视和谐,毁坏美好。比方说,我们想在这棵大树下照个相,可是,旁边立着“不许触摸,文明旅游”“禁止吸烟”等牌子,旁边还有一个水泥熊猫垃圾桶,人都没有办法站。我们过于重视口号,相信口号的魔力,完全不讲视觉上的美……

  

  我起初漫不经心地听着,但这一口带天津味的普通话,很带感情和穿透力的语句,猛烈地冲撞着我已经沉睡的记忆。莫非是他?我挤进人群,看到演讲者高个头、身材匀称、花白的头发往后背着,仍然气宇轩昂,没错,是我们的马津老师!教过我们初中美术,他过去的口才我们在学校课堂上领教过。马老师等我走到他跟前时才停下来,狐疑地看着我。我用手势和表情向他示意,提醒着他,他由判断、辨识到认出我,足用了好几十秒的时间,这在微信时代显得有些过长了。我们握手、寒暄、交谈,由拘谨而兴奋,拼命寻找着对方脸上与记忆相印证的标志。几十年飞逝而去,师生居然能在这里邂逅!显然,肤泛的寒暄远远无法满足相逢后倾诉的愿望,过于遥远的过去一旦被接通,该有多少话题啊。我俩来到果园旁边的一家小馆子里,有了一次畅快淋漓的叙谈。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第6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