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厨(短篇小说)/范朝阳

(2020-07-04 15:23:37)

  男主人公成都是某银行副行长。他的前妻和儿子在上海,新妻和女儿在农村。新妻搞了家厨,不远千山万水来吃饭的都是官场中人。这座三层小楼,似乎权力不小。掌控着官员吃什么,就掌控了官员干什么。此中秘密,谁能知晓?

 

 

范朝阳

 

1

 

  成都还是八点起床。晚睡晏起,君王不早朝。雷打不动,雪压不垮,太阳晒不着,这样子,十三年了。成人礼今年不就十三岁?多年习惯,一经养成,依着成都同样雷打不动,雪压不垮,太阳晒不着的性格,就没想过要去改变。

  他不改变,谁也莫想改变。

  看他已经醒来,慧芳其实先就去过卧室两次。算是催了。当然催与不催,结果一样。只是刘志远在茶室一隅枯坐,对着墙上成都画的抱石高卧图作屏息凝神状,卫生间都跑了两趟。慧芳多少还是过意不去。好歹人家是个书记,还年轻。

  成都在洗手间咳,呼吸有点粗重。 刘志远就在隔壁也咳一声,算是打招呼,接着来一句:那烟少抽啊,燥得很。

  卫生间一片水响,没人回他。

  等慧芳把一碗面疙瘩煮牛奶端到桌上,宾主坐定,已经八点半了。刘志远自个儿点起一支芙蓉王,眉花眼笑地望着成都。成都的食指敲敲桌面,像掸烟灰:补。你当书记的,日里夜里背犁,这个多吃。

  哪里像你?吃嫩草的老牛背犁?刘志远说。还是眉花眼笑,不过看上去带点倦容。

  两人说说笑笑间,慧芳端进来一碟酸藠头、一碟醋泡洋葱、一碟腐乳。

  成都把酸藠头叫白头到老,把醋泡洋葱叫泡洋妞,把腐乳叫贵妃醉酒。活脱脱一个趣人。害得刘志远忍不住,说自己早上就只吃了一碗寡淡的光头米粉,掉过头去唤慧芳又取一回筷子,每样尝了一点。

 

2

 

  成都答应刘志远,约少爷。少爷一路通吃,当这个局长,当那个局长,也十三年了。不过,还是新近这个财政局局长位子“吃盐”。“吃盐”是行话,流行于机关大院和小圈子,得劲给力的意思。以老辈的经验,松木砧板用盐水浸泡几天,方致密厚实,经得起千刀万刀砍砍剁剁。财政局局长,来找的人多,得有一副好身板,得是一块好砧板。

  但成都昨晚先就答应成人礼,上午陪她去参加小学毕业典礼。在今年五十五岁的成都看来,这个典礼比电视里哪个典礼都来得重要。看重的东西真不多了。

  成都四十二岁上喜获成人礼。带点老来得子的意思。也不全是。儿子成仁已经二十八了。在上海上班五年了的成仁,那孩子叛逆。自从父母二十年前离婚,成都说这个,说那个,成仁眉毛虎着一概打死不从。后来成都就好丑不说,放野牛,由他。临到考大学,依成仁的天资禀赋,依成都零存整取的人脉资源——其时成都还没辞副行长——学个什么财会专业当然不错,偏偏成都就莫去开口,成仁最后执意学的是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环保。就业顺利。几年前,他那母亲,梅子,跟着自己开大公司的妹妹妹夫也辗转去了上海。近年见过的朋友说,梅子比先前还年轻了。当年梅子和成都门当户对,结的娃娃亲,父亲是交通局多年老局长,自己又强势,里里外外,喜欢安排这个、安排那个,成都何曾习惯。也好,现在自己把自己安顿下来了。

  成人礼在客厅跳舞。左一圈,右一圈,一一风荷举。今天她穿的葱绿新裙子。成都满意于这个小讨账鬼。小嘴清甜,爸爸爸爸的在后面叫得欢实,弄得一段时间成都在家偷偷吃糖,怕自己口臭,嘴不甜。尤其乖顺。成都和成仁两个大老爷们儿偶尔打电话,总来抢,要跟哥哥通电话,还在电话里练习英语口语。成仁老臭她。我要到哥哥的大上海上大学。成人礼这样一字一顿说得像模像样。惹得慧芳唤她过去,一旁立定了,要用眉毛刷子去拨弄她的长睫毛。

  成都也满意于自己的大房子。十来年前买的地,那时便宜。三层小木楼建起来以后,周边马上开发,紧挨县城,大道通衢。幸好后山小路绕一绕,不然又闹得很。以成都当时的本意,辞了副行长,卖掉县城小区里的家属房,手头有那么三两百万小钱,置栋别墅,书画自娱,日子过得悠然陶然,年未半百就像个老寓公,可以八点起床,由着天老爷天晴落雨,一概懒得搭理了。

  还是客多。来喝茶的、求字画的、谈生意经的,也有来谈干部调整和河边发大水的。成都在小县城生活五十多年,机关院子里,当年鸡巴一起在泥巴地里涂鸦的发小无数,年轻时又有那么多场面上的啄脑壳朋友,加之生性爱热闹,少长咸集,群贤毕至,蔚为一时盛况,葡萄架下的车位慢慢不够用了。到底要数单位那个多年提拔不了的办公室主任脑瓜比木瓜灵泛,实心实意劝他:老是家里陪客,陪客,不如嫂子办个家厨。

  慧芳嫂子对此表示了莫大兴趣。其时一截香蕉捏在手里半晌没放下来,像是要向主任献上一朵百合花。在心里划算了一个一二三,也是。二十二岁随了成都,成人礼是帮着生了,吃穿用度方面,毕竟谈不上贡献。成都那些小爱好,她又不懂,搭不上嘴,焖油豆腐一样闷得很。当初成都买的是娘家村里的地,现在老娘老爷自己的地都被征了,不再跟泥巴坨打交道,一年四季都是农闲了。隔壁农家院子,鸡鸭是放养的,还有南瓜哪、黄瓜哪,一个哦嗬,立马有笑眯眯的婶娘送来。办个家厨,自己帮得上忙不说,更莫辜负老人一手腌菜好手艺。

  成都不表态。家事国事窗外事,成都现在百事不管。办公室主任正兴兴头头,接下来跟慧芳探讨开办家厨要领,至嘱至嘱的时候,成都对着主任陪同来的初次见面的茶客,在说自己房子的设计理念。

  没一颗钉子,全是榫卯结构。面瘫的成都眉眼生动地说,我容不得一颗钉子。

 

3

……选读结束

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第4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