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之水(中篇小说)/杨少衡
当下反腐大得人心,深受人民群众拥护,但个别地方也出现变形:反腐成为官场中一些人整另一些人的利器,排除异己又多了杀手锏,这是多么可怕的官场生态!小说中的“清澈之水”,既是讲流域污染的整治事件,也是对善良人性的某种守护和渴望……
清澈之水
杨少衡
1
严海防坚持让迟可东接受安排,他调侃:“你有前科,你炸过人家一条水坝。”
迟可东不认同:“水坝跟猪圈是一回事吗?”
“我看差不多。”严海防说,“这种事别人只怕对付不了,所以要劳驾你。当然你最好稳一点,不要动不动赶尽杀绝。不能光知道鱼,也给猪留点活路。”
迟可东还有保留:“这件事严书记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不需要,就这样。”
没等迟可东再表示意见,门被轻敲两下,一个年轻人从门外探进头来。
“李副到了。”年轻人向严海防报告。
严海防摆摆手,示意让进。年轻人把头缩了回去。转眼间门又推开,李金明走了进来。该同志一如既往地单薄,个头不高,衬衫似乎显长。鼻子上一副眼镜格外显大,好比长在熊猫头上的那两个黑圈。
他就是“李副”,李副县长,一年多前县区换届时升上去的。进门后一眼看到严海防,他略显吃惊,脱口道:“严书记也在啊。”
严海防没有吭声,迟可东却感觉诧异。李金明应当是严海防传唤到本会见室的,怎么像是不知道严海防找他?难道另外有人通知李金明会面,地点搞混了?
李金明转头问迟可东:“迟书记在谈事情?”
迟可东更正:“这里没有迟书记。”
他笑:“哎呀,叫惯了。”
迟可东离任县委书记已经两年多,这期间两变职务,先是副市长,再任常务副市长。李金明却总是不赶趟,还是习惯性称他“迟书记”。作为老部下可以理解,在这个场合却多有不宜,因为严海防在场,人家才是老大,市委书记。
李金明改口问:“迟副市长找我有事?”
迟可东吃惊:“我没找你。”
李金明也吃惊:“他们说您叫我来这儿!”
“谁说的?”
无须多问,门忽又被推开,两个人自外而入。来人向迟可东微微点头,什么话都没多说,转身靠向李金明。
“李金明同志,请跟我们走。”其中一个说。
李金明一脸惊讶,一时呆若木鸡。他被带出房间,离开前忽然扭头往回,眼光在迟可东的脸上扫过。
迟可东面无表情,心里却震惊异常,因为情况大出意外。带李金明的两人里,有一位迟可东认识,是市纪委常委。
迟可东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当天上午他本人也是临时接到通知,赶到市宾馆贵宾楼的会见室,陪同严海防迎接客人。这组客人其实只是路过,由省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带队,组成人员包括环保、水利、农业等省厅官员,他们奉省领导之命到邻市检查工作,途经本市,需要安排工作午餐。严海防非常重视这批客人,他本来在下边县市搞调研,得知客人路过消息,专程从下边赶回来陪用午餐,送走客人后还得再接着下去。严海防让办公室通知迟可东,命迟随他一起参加接待。迟可东感觉有些意外,因为市政府领导分工里,环保、水利、农业并不在他名下。严海防不管这个,称迟可东是常务副市长,需要的话都可以管。严海防本人原任市长,接手书记才三个多月,新市长人选尚未确定,目前他是党政统抓,可以直接指派副市长工作。当天上午,迟可东奉命来到贵宾楼会见室时,严海防已经坐在里边了,客人一行还在高速公路上,大约半小时后才会到达。严海防早早把迟可东叫来,却是要谈一项具体工作。原来他让迟可东参加本次接待有考虑:这组客人的任务是检查督促流域综合治理事项,此前已经到过本市,这次虽是路过,日后肯定还会再来。严海防决定让迟可东介入此项事务,因此让迟来会一会,亦为工作提早接头。
“不是马琳副市长在管吗?”迟可东问。
“‘国家领导’有情况。你先顶一顶。”
所谓“国家领导”是开玩笑,说的就是马琳。马琳与严海防、迟可东在一个班子里共事,身份却不一样,她是从北京来的,原在国家一个部委工作,被派到本市挂职,因为来自高层综合管理部门,又属正局级干部,来后安排了两个职务:常委、副市长。在市政府班子里排名在市长严海防之后,常务副市长迟可东之前,大家戏称“第一副市长”。因为是从国家部委下来的,严海防常拿“国家领导”调侃她,让大家反调侃严海防是“国家领导”的领导,以此过把嘴瘾。本市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归马琳负责,这是严海防指派的,该项工作涉及面广,牵扯矛盾多,让一位基层情况尚不熟悉的年轻挂职女领导负责,似乎不太合适,严海防却有自己的考虑,不请其他大仙,执意劳驾“国家领导”上阵。马琳为人温和,属非常聪明的事业女性,理论功底深厚,经济政策熟悉,讲起课一套一套,非常有逻辑,处理基层事务却有些力不从心,尽管十分努力,所负责的流域治理工作还是推进不畅。
前些时候,马琳所在的国家部门派员前来本省,联系临时调用马琳事务。该部正在为中央起草一份重要经济政策文件,需要组织力量在若干重点区域开展调研,为文件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省是调研重点区域之一。因马琳熟悉该项事务,挂职期间接触本省大量基层实际,被列为调研组成员,需要从挂职单位抽出大约三个月时间。虽然挂职干部在地方工作,毕竟是上边的人,地方上于类似事项自当无条件支持。因此省里通知本市将马琳所承担工作先行移交他人,让她能如期抽调出来。
流域综合治理这件事就这么派给了迟可东。马琳以该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身份抓这项工作,因是临时接手,迟可东大约只能以“代理组长”身份管这个事。此刻马琳去北京开会,严海防直接把迟可东叫来顶替,迟可东毫无思想准备,一时感觉突然。他本能地意识到情况比较复杂,即表示保留,希望严海防再作考虑。严海防坚持不松口,提到迟可东有前科,让迟可东给猪留条活路,铁定要把事情塞给他。代理时间暂定三个月,其后怎么样还很难说。这项工作本身有时限要求,前边马琳已经管了数月,如果真让迟可东代理三个月,之后大约就要扫尾了。
当天上午在贵宾楼会见室,让迟可东意想不到的是除了这件事,还有李金明。李金明怎么啦?怎么会以迟可东的名义叫来李金明,在两人都蒙在鼓里之际当面把人带走?难道李金明出事了?而且很严重?
迟可东毕竟是市领导,对他必须有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已经提前作了准备。李金明刚被带走,迟可东还在震惊之际,门又推开,蔡塘走进了会见室。蔡是市纪委书记,相关行动的直接指挥者。
“严书记,我把情况跟迟副市长通气一下?”蔡塘请示。
严海防没有出声,点了点头。
蔡塘与迟可东都是班子成员,彼此同级,一般大小。蔡塘是纪委书记,由他来作说明比较合适。蔡塘把情况简要通报给迟可东,说发现李金明有严重违纪线索,需要进行调查,经过研究,决定采取措施。由于李金明恰从县里到市里开会,会场和住宿都在宾馆八号楼,考虑就在这里带走归案。为了控制影响,也防止发生意外情况,便以迟可东的名义,通知李到贵宾楼会见室见面。迟是李的老领导,一听是迟交代,李必定立刻前来,不会生疑、横生枝节。因为情况比较特殊,也比较急,事先不便通知,只能事后才说明,请迟可东理解。
当着严海防的面,迟可东问蔡塘:“李金明是‘双规’了?”
蔡塘点点头。
“鸿远事件中的问题吗?”
“事情正在调查中。”蔡塘说。
蔡塘没有明确回答,这可以理解。可能是出于对迟可东有所回应,他又重复了一遍,强调发现李金明有严重违纪线索,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根据了解李金明也不是初次发现问题,他曾有前科。
迟可东说:“当年我在县里工作时,他有一个事,涉及一个叫郑鑫国的开发商六万元。后来情况澄清了,不是他的问题。我作过说明。”
“这个事我们知道。”
从他的语气看,他们查的不是这六万元旧事。
迟可东问:“什么时候决定采取措施的?”
蔡塘回答得比较含糊:“书记会研究过。”
“不需要通气一下?”
蔡塘笑笑:“这不是在跟迟副市长说么?”
迟可东也笑:“有问题当然要查。这个李金明家里有些具体情况,蔡书记清楚吧?”
“他老婆瘫痪多年,我们知道。”蔡塘说。
办案部门已经注意到李金明的家庭情况。李金明的妻子目前有亲属照料,不会有其他问题。这个情况不应当、也不会影响对李金明的调查。
迟可东不再发问,当着严海防的面只能问到这个程度。迟可东其实可以只听不说,什么都不问,那样可能更合适些,但是他觉得自己需要表明关切,因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令他非常意外。如果没有发现重大问题线索,不太可能采取“双规”措施,李金明真会弄出那么大的事情吗?对他采取措施应当是刚作的决定,如果事前有过研究,肯定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且未像以往那样在常委会通气,可能因为案情特殊,也可能是严海防任书记后的新举措,日后都将如此行事。迟可东只能表示关切,点到为止。他感觉这里边的情况肯定不像蔡塘解释的那么简单直白。如果办案人员仅仅打算借用迟可东的名义把李金明叫出来,他们不需要让李到贵宾楼会见室,可以通知到另外的房间,在那里把他带走,无须与迟可东见面。此刻迟可东并非独自待在贵宾楼会见室,这里的主角是严海防,迟只是陪同者。严海防在整个过程中一声不吭,像是置身事外的旁观人,其实不然,显然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下。把李金明叫到这里肯定要经他同意,更可能是出于他的意思。或许他认为让迟可东与李金明见上一面,彼此意外震惊,将有助于相关案件的调查与推进?
蔡塘刚谈毕情况,市委办一位工作人员进门报告,称客人一行已经出了高速口,估计再有15分钟即可到达。蔡塘不参加此行接待,即起身离开。
严海防忽然侧过身对迟可东点点头,开腔说话,却是开玩笑。
“迟副是工业专家,请教个问题。”他说。
他虚心调侃炼铁,问迟可东炼铁用的那个大家伙是叫高炉吧?高炉的温度得有多高?铁都化成水了,那炉怎么不化成泥呢?
迟可东也调侃:“因为高炉给评了劳动模范,所以坚持住了。”
“是嘛!”严海防大笑。
迟可东称自己不是工业专家,只不过半路出家当领导前读过几年冶金,在大型钢铁企业干过而已。他记得传统炼铁确实用高炉,高炉炉内不同部位温度不同,炉缸靠近风口区高可达2000度。炉底有1500度左右。温度太低不行,铁矿石化不成铁水;太高了也不行,炉体会烧坏。
“你看,深入浅出,说得多清楚,这才是专家嘛。”严海防哈哈。
这以后他才点题,说到了李金明。
“迟副看起来很关心老部下。”他说。
迟可东问:“李金明具体是什么问题?”
严海防还是调侃:“卫生间尿尿不讲文明,撒得满地都是。”
“不会吧?”
“看起来迟副跟他的关系不太一般?”
迟可东说:“我感到很意外。”
他告诉严海防,他在县里工作那些年,李金明确实很为他看重。李这个人有毛病,考虑问题有时比较简单,说话会伤人。但是有一点让他觉得可取:为人正直,比较难得。李金明怎么会出事呢?事一定很大?真让他难以置信。
“人不会无缘无故出事。”严海防说,“迟副跟他没有个人瓜葛就好。”
“严书记不必担心这个。”
“是吗?”
迟可东抬眼,恰好看到挂在严海防所坐位子后边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一幅风景画,画面上有山岗、树林,分布于台地石块间的池塘和溪水。似乎是四川九寨沟风景。
迟可东指着镜框说:“严书记可以欣赏那幅画。”
严海防扭过头瞥了一眼:“那是什么?”
那幅画有题目:《清澈之水》。山很高,水很长,但是很干净、很清楚,没有杂质。
严海防摇头:“世界上有这种东西啊?”
除了尿尿与清澈之水,没有涉及具体。李金明如何入案?为何劳驾迟副见上一面?严海防不说,迟可东也不问,其巨大空间仅供想象。以李金明为题的意外插曲似乎并未发生,那只是迎客前吹出的一个泡泡,意在烘托气氛,制造惊喜。事实当然绝非如此,迟可东强烈感觉到有一团诡异缠绕在自己的身边。
无论如何,这个意外插曲的直接结果,是迟可东不再对严海防的工作安排发表意见。几分钟后贵宾驾到,双方在会见室里见面,严海防对贵宾们介绍说,本市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将由常务副市长迟可东代理。他特别授权迟可东在马琳副市长的原有基础上,调整工作班子,加强工作力量,该用谁就用谁,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务必按照省里的要求,完成这项任务。迟可东什么话都没说,就此认领。
2
迟可东在办公室里打了个电话,找秦健。秦健说:“迟副市长,我刚想去找您。”
“来吧。”
秦健也属“老部下”之列,在迟可东手下当过县委办主任、县纪委书记,调到市委办后先当副主任,不久转任副秘书长。迟可东的办公室在市政府大楼,与市委大楼隔了一段距离,秦健从市委大楼赶到迟可东办公室用了不到十分钟,以此推算,确实是放下电话就动身过来,没有片刻耽搁。
……
选读完,全文刊载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7年8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