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俗世中行走……詹文格
(2012-11-20 16:20:07)
标签:
杂谈 |
在俗世中行走
詹文格
一
回家那夜,风雨交加,我彻夜失眠。密集的雨点拼命地敲打着单薄的瓦屋,我担心苍老的泥屋熬不过那个夜晚。
雨像个张狂的泼妇,一夜未曾停歇。雨借风势,舞动着房前杨树的枝条,纷乱的枝如凌厉的马鞭,狠命地抽打着低矮的瓦屋,老屋不停地战栗呻吟。
拂晓时分,风累了,雨困了,世界变得安静起来。我歪着头,终于有了睡意,迷迷糊糊中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擂鼓似的敲门声从我胸脯上滚过,我一个激灵蹦了起来,趿着鞋将门一把拉开,姑姑一个踉跄扑进了房内。
格伢,快点,我们都在等你了!
我强撑困意,睁开睡眼,这才想起自己昨天约好一早去神山寺烧香。近年老妈日见孱弱,三天两日就打针吃药,已是神山寺俗家弟子的姑姑,几个月前在寺里为老妈求过仙水,现在老妈的身体果然有所好转。
刚到家时,姑姑就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她在菩萨面前许过愿,如能保佑我老妈平安,到时一定重谢!
姑姑又在呼喊了,我潦草地洗漱了一下,钻出了大门。姑姑、婶婶、伯母们早就候在路口了,几辆摩托车停在路边嘟嘟地喧闹着。车前都挂着一块红色的牌子,上书“神山寺专线”。姑姑、婶婶们每人手提一壶金龙鱼油,依次上了前面的摩托。后面还有一辆呆在那儿,显然是在等我。
“摩的”司机戴着鲜红的头盔,像太空人一样,根本看不清他的表情。我屁股刚挨着车座,司机便一拧油门,车子像受惊的烈马,咆哮着朝前一蹿,箭镞一样射向了前方。
二
正是晚稻收割的季节,雾幔中依稀可见金黄的稻子铺满无边无际的田野,坡地上间或闪出一两块碧绿的桑园和淡绿的苞谷,把山野点染出朦胧的诗意。路边村舍中不时传来清晰的鸡犬之声,却看不见牲畜的踪影,更无法望到袅袅升起的炊烟。
自从漂泊在外,多年不见家乡的秋色,可那如火的枫叶常在我心头飘摇,望着四季分明的村庄,我的内心漫过一层露水般的潮湿。
坡道陡峭起来,摩托车的嗓音明显变得粗重。当艰难地爬上山梁的时候,太阳撕破了雾气的包裹,探出了血红的脸庞。云雾眨眼散去,村舍豁然开朗,阡陌纵横,山川河流明镜一样。
弯曲的山路在林间盘旋,摩托车拐弯时的过度倾斜和猝不及防的离心力让人一惊一乍,戴着头盔的汉子却依旧不减车速,游蛇一样逶迤前行。有几次在弯道上避让对面来车,感觉好像滑到了悬崖的边缘,我只好闭上眼睛,吐出舌头,拿一副听天由命的姿势。
走完古丈崖险段,那颗悬着的心才慢慢趋于平静。此时仰头望天,天蓝得发亮,一只老鹰像一组特写镜头,静静地飘在空中,伸展着船桨一般的翅膀,凝固着,许久也不见它扇动一下,只见大朵的白云在鹰的头顶奔走。
路上有香客陆续返回,来来往往的摩托车吐着青烟。进神山寺有二十多里山路,这么早就有人返回啦?我忍不住询问摩托司机。摩托司机却语调平谈:这算个啥呀!有些婆娘早就回到家了!那帮婆娘常常半夜动身,摸黑赶路,为的是能抢上清晨的第一炷香。
摩托车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越往山里走,人越多,就像进了赶集的街口。我没弄明白,那天究竟是个什么日子,不过年,不过节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涌来拜佛?在我的记忆中,初一、十五才是拜佛的日子。我拿出手机,查看了一下日历,手机显示农历九月十九。我的记忆里对这一天没有任何印象,真不知道这天是个啥节日。后来问姑姑才知道,农历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出家的日子。
此前我只知道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生日;六月十九是观音得道之日;却不知道九月十九是观音出家之日。佛法无边,而我知之甚少。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2年11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