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之“伤”[创作谈]……郑局廷

(2012-01-19 10:13:24)
标签:

杂谈

官员之“伤”

郑局廷

  崇尚“政绩工程”、追求“形象”和“面子”是形式主义在当下最为显著的表现。从上至下恶批猛斥了几十年的陈规陋习,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相反却呈愈演愈烈之势,的确让人深思!

  我有一好友贵为县长,不久前我专程去拜访,他刚刚和一台商签了一个投资两亿美金的大项目。击败几个竞争对手签回大单投资项目,本该可喜可贺,但却未见喜色。问之究竟,原来县里为了引进这个项目,政府承诺要砸进去三个多亿,另外还有长久的税收奖返优惠。县长满腹心酸地说:“项目好不容易签回来了,但县财政伤了,我的心也伤了。”

  应该说,我的这位好友县长之“伤”正是很多官员之“伤”。这种“伤”,不仅伤及政府肌体,而且伤害百姓利益。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形势所迫下,以招商引资看成败,以引进项目论英雄,很多官员变得盲目、武断、不顾一切。为了取悦老板,他们不惜把财政砸个大洞去“奉送”;为了项目落户,他们不吝牺牲地方长远利益去“换取”。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只要引进项目,就有“政绩”摆着,就能保持能人“形象”,就能顾全政府的“面子”,就可以垒筑提拔晋升的“资本”。反正干几年提拔走人,债由后任还,屁股归后人去擦。殊不知那些港商、台商及外商抓住了我们官员的这些心理,在项目落户之前,搭起擂台,撺掇内地城市之间展开比拼,自相搏杀得血肉模糊遍体鳞伤,而他们从中渔利。

  中篇小说《眼缘》产生于这种背景之下,主人公黄新明就有我那位好友县长的影子。他正直、正派,有原则性,在招引重大项目落户的过程之中,没有随波逐流,更没有不讲原则地拿财政的钱瞎许乱送而去赢得老板青睐。在给项目单位出示优惠政策时,力所能及,拿捏有度,从始至终,一个“版本”,向老板展现的是政府诚实守信的品德和谦恭随和的人格魅力,最终引来项目落户。小说揭露了在招商引资中官员之“伤”的同时,也给了大家一种昭示:光靠无限制给优惠和无原则给好处,并不能引来大项目的落户。真正影响项目落户的决定因素是政府的诚信以及老板对落户之地政府官员的眼缘和对落户之地的地缘。

  但愿我们的地方官员能够从小说中受到一些启迪。

 

责任编辑   师力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