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淡化评审,强化聘任

(2010-10-29 10:43:20)
标签:

北京

北京文学

大讨论

韩寒

教育

人文/历史

文化

文学

新浪

原创

杂谈

作家

  聘任并不必“评审”,更不必动不动就全省、全国的统一评审。关键是聘任单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单位聘任制。

 

淡化评审,强化聘任
赵文友


    “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工作,从1985年算起已经20多年了。在这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确实不少。总结改革的经历,分析其中的利弊,寻找前进的途径,确实势在必行。


    一、扭曲的制度  畸形的怪胎
    1983年,恢复了近5年的职称评定工作暂停了,其原因是:与工资待遇不适当地挂钩,扩大了评定范围。
    经过两年的研讨、试点,中央决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明确专业技术职务:1.与工资待遇挂钩;2.有数额限制;3.有任期;4.有明确的岗位职责;5.有明确的任职条件。可惜,改革多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并没有深入人心,“职称”的概念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职称改革的主管部门也“职称评定”不离口。偶尔也“评聘结合”、“以考代评”、“考评结合”等等,总之,以“评”为重,以“评”为主的观念没有改变。评定的范围名正言顺地扩大了,工资待遇名正言顺地挂钩了。评审组织日益壮大,考试科目日益增多,教材、辅导日益兴旺,而真正的“聘任”少有问津,随之而来的怪现象层出不穷。
    问题日积月累,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制度的扭曲,“职称”怪胎的存在就不奇怪了。
    不加强“聘任”,只研究“评审”,职称改革永无出路。


    二、淡化评审  强化聘任

    “淡化评审,强化聘任”才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正确途径。
    专业技术职务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就是要由专业技术单位根据教学、科研、工程等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在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相应的学术技术水平、身体健康的应聘者中实施聘任。这里,要强调的是,聘任并不必“评审”,更不必动不动就全省、全国的统一评审。关键是聘任单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单位聘任制。
    淡化评审,强化聘任,就要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强化岗位聘任和聘后考核。聘任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单位要与受聘人签订聘约,明确职责,规定聘期,颁发聘书,兑现职务工资。
    淡化评审,强化聘任,因评审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喜的是,一些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和单位加强了聘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方面证明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
    淡化评审,强化聘任,必将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科技的发展迎来美好的春天。

 

本栏责任编辑   张颐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