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谁能说出真相》的真相[创作谈]

(2008-08-06 15:12:05)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关于《谁能说出真相》的真相

范小青


    这标题有点绕口,有点故弄玄虚,其实要说的并不是真相。
  真相就摆在那里,不用我们特意去说。生活不是谜,更不是那种没有谜底的谜,解不开的谜。生活一定是有真相的,真实一定是存在的。
  只是,有许多的真相,我们不知道,我们不了解,我们看不到,暂时看不到,也可能永远看不到。它被别的东西掩盖了,或者被人为地改造了,也或者,没有人想知道它的真相,它独自呆在那里发呆或者发笑呢。
  就像沙三同的笔筒。
  沙三同的笔筒到底在哪里,起先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丢失了,又找到了,失而复得。但是沙三同觉得事情太简单,简单得让他觉得太奇怪,觉得这不是事实真相。他想弄清楚这个过程,于是他开始追究事实真相。
  结果呢,真相被他追丢了。到最后大概他连自己手上的这个笔筒到底是不是他原先的那个笔筒,也无法断定了。他原先的笔筒上刻的难道真是荷花吗?它会不会是兰花,是梅花,是海棠花,是牡丹花?他的笔筒,难道真的是竹笔筒吗?它会不会是其他材质的,比如陶瓷的,比如金属的,比如塑料的。
  关于笔筒,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甚至几个事实真相,沙三同的太太、沙三同的儿子、古玩店的店家、卖古董的顾全、收藏古董的计较、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捡垃圾的老太太和她的家属们、随口就能说出笔筒的几种不同去向的小学生小兵、钟点工,还有没有出场的许许多多同事、亲戚、沙三同的老丈母娘,等等等等,他们织成一张大网,网住了沙三同。
  不对,这样说不公平,他们并没有要网住沙三同,是沙三同自己硬要钻进去的。
  这是一张解不开的网,又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小说家干的活,就是带着别人(愿意的人)沿着这个洞口,朝里慢慢地耐心地探进去。这洞可能很深,很曲折,可能藏着许多秘密,但也可能洞里什么也没有,你走进去几步就见底了。
  《谁能说出真相》似乎是制造了一条迷径,但意图却正好相反,希望有人在走过这条迷径之后,能够不再迷惑,不再去追究所谓的真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相,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立场都会给出一个真相。所以千万不要试图拿别人的生活来解释自己的疑惑,也不要拿自己的思想去套装别人的生活。
  有人说过,写小说和造迷宫是一回事,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永远不干扰的时间组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
  小说的迷宫,是写作者造出来的迷宫,生活的迷宫,是由生活的角度造成的。我们不像传说中的黄帝,他有四个脸,分别朝向东南西北,他有四双眼睛,不用转动脑袋就看得见周围的一切东西。但我们没有,所以,在我们看不见的部分,我们就以为那是一个谜,其实,那不是谜,那是一个事实真相。

 

责任编辑   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