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秘书黄局长

(2008-05-21 16:52:51)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黄秘书黄局长
应才兵

    俗话说,娃看小时。
    黄家大湾的黄宗文和黄耀武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黄宗文生得文弱,性格腼腆,说话就脸红,可他像个书虫,日夜扑在书本上,好比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啃个不已。黄耀武生得武壮,好说好动,像个蛤蟆,一天到晚,不是歌天吆地,就是手舞足蹈,闹个不停。那些南来北往的算命先生江湖术士们纷纷夸赞:黄宗文和黄耀武的八字都生得好,一个秀才,一个武举,将来必定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前程未可限量。老黄家的长辈们也都说,能给老黄家撑门面的,看来就是这俩后生了。
    果然,黄宗文从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一直读到大城市里去了。黄耀武也从当兵,提干,转业,一路转到大城市里去了。
    黄宗文的文才好,报告写得好,秘书也当得好。
    黄耀武的口才好,报告作得好,局长也当得好。
    黄宗文在这个部门当秘书,给那个领导写报告,七写八写,后来写到黄耀武当局长的那个部门去了。
    黄耀武在这个局里作报告,到那个局里选秘书,七选八选,后来选中了黄宗文来当他的秘书。
    黄秘书自感怀才不遇,世道不公,有才的人总是为无才的人所用,不免牢骚满腹,郁郁寡欢。
    黄局长自感水平不高,能力有限,总是尊重人才,坦诚以待,对他们的缺点或出格之处,谅解了许多。
    这样一直干了好多年,黄秘书的文才配以黄局长的口才,可谓珠联璧合,被人们誉为“二黄快板”,在这座城市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退休的时候,黄秘书和黄局长进了同一个街道居委会,他俩都感到了卸任后的轻松。这下总算扯平了:黄秘书不再是黄局长的秘书,黄局长也不再是黄秘书的局长,他俩又可以像儿时那样哥儿俩相称了。
    年底,居委会举行换届选举,大家一直推举黄秘书和黄局长两人为候选人。黄秘书心想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他可以和黄局长一决高下了。可黄局长不愿竞选,并说就让黄秘书干吧。黄秘书心里说:算你聪明,居委会选举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选,这里不比官场,不管你过去是局长也好,是秘书也罢,现在一律平等,能者上,庸者下嘛。由于没有了竞争对手,黄秘书终于如愿以偿,荣任了居委会主任一职。这就意味着,黄局长—————他过去的上司已经成了他属下的一个臣民。
     黄秘书高兴得睡不着觉了。人们常说:只见吊桶落在井里,不见井落在吊桶里,现在居然是井落在了吊桶里;太阳老是从东边出来,现在居然也从西边出来了一回。黄秘书连夜写报告,他要写一份最好的就职演说报告,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亲自为自己写报告啊,就别提有多兴奋了。
    第二天,黄秘书生平第一次坐在了主席台的正中,通常这个位子是黄局长坐的。他下意识往台下一瞧,只见黄局长坐在第一排正中,那正是他黄秘书以前通常坐的位子。
    只听主持人宣布:下边请黄主任作报告。台下一片掌声。黄秘书一愣神儿,他多少有些不习惯哪,心里不禁发起慌来。他拿起报告开始念,念了几句,心里觉得不是味儿,这哪像是作报告,倒像是在背书。记得小时候,他就是这样背书的,从小学一直背到大学……现在反而背得不那么流利了。那么好的一个报告,竟被他念得语不成句,磕磕巴巴,他不禁面红耳赤,额上冒出了汗……黄秘书求救似的往下面一望,黄局长正冲着他含笑点头呢。他心里更加慌乱了:这报告本来该我写,该黄局长作嘛。想到这里,黄秘书霍地站起身来,就冲台下走去,边走边说:还是请黄局长作报告吧。
    黄局长也不客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他拿起桌上的报告看了几眼,就有腔有板地讲开了。只听他滔滔不绝,口无遮拦,时而幽他一默,妙趣横生,时而语惊四座,扣人心弦。大家都被这美妙的“二黄快板”吸引住了,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报告还是黄局长作得好啊。黄秘书心底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