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国芳小小说两篇

(2007-12-19 14:32:53)
标签:

文学/原创

刘国芳小小说两篇

刘国芳


    我们找你
    他对面那套房子好久都空着,没住人。但有一天,有人搬来了。这户人家搬来的当天晚上,就有人来敲他家的门了。他开了门,看见一个提包的人站在门外,这人说:“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
    他说:“我姓杨,但不叫杨处。”
    门外的人看看他,忙说:“对不起,我敲错门了。”
    说过,门外的人转身走了。但这人没走远,而是往对面去,然后也敲起门来。不一会儿,对面一个女人开了门,门外的人见了,又问着说:“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
    女人点点头。那人见女人点头,进去了。随后,门砰地一声关了。
    过后,他才知道对面新搬来的邻居跟他一样,也姓杨,在一家很有权力的单位当处长。自这位杨处搬来后,他们楼道明显比以前热闹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这位杨处。他几乎每天都听得到敲门声,还听到他们说:“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也有人不这样问,有一天他开门出去,就看到一个人敲开门后,放下东西就走人。还有人,根本就没敲门,只把东西放在门口。他多次开门出来,都看到对面门边放着东西。不但他看见了,他妻子也看见了,有一天他妻子就跟他说:“这当官真好,天天都有人送东西。”
    他说:“当然好,要不为什么人人都想当官。”
一天,他开门出来,竟看见自己门外也放着一堆东西。很明显,是送东西的人认错门了,把东西放在他门口。面对这堆东西,他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妻子很从容,立即把东西提了进来,然后迅速把门关了。他在妻子关了门后跟妻子说:“这东西是人家送给对面杨处的,我们不能拿。”
    妻子说:“他们当官的能拿,我为什么不能拿,他们放在我门口,我就拿。”
他觉得有理,不再作声了。
    又一天,一个人敲门,他妻子开的门。把门打开,他们看到一个人提着东西站在门外,这人说:“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
    他妻子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说:“你这是做什么?”
    这人不再说什么了,放下东西走人。
    等人走了,他跟妻子说:“这样不好吧?”
    妻子说:“有什么不好,我又没说你是杨处,他们要扔下东西,我有什么办法?”
    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每次,他妻子都说:“你这是做什么?”这句话说过,门外的人就把东西放下,然后走人。
    一天,又一个人敲门,这天他妻子不在,是他开的门。开门后,外面仍站着一个提了东西的人,这人也问:“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他听妻子说惯了那句“你这是做什么?”这时他也脱口而出,说道:“你这是做什么?”
    这句话说过,连他自己都吃惊了。但对方没一点反应,也是放了东西走人。
    也有一次出了点意外,一天一个人敲开门,也说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他仍说道:“你这是做什么?”但门外的人似乎跟他要找的杨处很熟,他看了一会儿,跟他说:“你不是杨处吧?”
    他反应算得上敏捷,他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说:“你怎么啦?”
    门外的人又看了他一会儿,跟他说:“杨处你瘦了。”
    说着,这人也放下东西,走了。
    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有人来敲门,这些人都是来送东西的。他们有的会问一声:“请问杨处是不是住在这儿?”有的问也不问,门一开,放了东西就走人。也经常有人把东西放在门外,他们看见门外有东西,很惊喜,立即提了进来。
    所有的东西都很值钱,都是好烟好酒。还有的人,除了送东西外,还送钱。他们把东西清点出来后,还会看到一个信封,这里面,都放着钱。一次一个信封里就装了一万块钱,还有一次,一个很大的信封里,居然装着三万块。他妻子捧着钱,一脸的兴奋,跟他说:“没想到这当官的住对面,连我们也跟着发财。”
    他点点头,笑了。
    但奇怪的是,有一段时间再没人来敲门了,也不见有人把东西放在门外。他和妻子细心留意了一下,发现不仅没人来敲他们家的门,就是对面,也没人来敲门了。也就是说,对门也是静悄悄的,没人来了。
    过后,他们明白了,原来对面那个杨处双规了。他一双规,再没人来了。对面都没人来,自然也没人来敲他们的门。没人来,他们都觉得可惜,他妻子有一天就说:“那杨处,怎么就双规了呢,他这一双规,连我们的财路也断了。”
    又一天,忽然又有人来敲门了。他和妻子都在,听了敲门,急忙把门打开。但打开门后,他们看见门外站着几个警察。他妻子见了警察,慌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没慌,他走到门边看着警察说:“你们肯定是找杨处吧,他住对面。”
    警察说:“不,我们找你。”

 

    警察与小姐
    这是一个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者说这是一个诗一样的故事。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抓到一个小姐。警察把小姐带到派出所后,开始对小姐进行审问,警察问小姐说,“哪里人?”
    小姐说:“江西临川人.”
    警察知道这个地方,警察说:“临川这个地方是才子之乡呀,以前出过王安石、汤显祖、晏殊、晏几道,现在教育非常出名,年年都有很多人考取北大清华。”
    小姐说:“你对我们临川倒是很了解,我们临川确实是好地方,王安石说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都天天想着回去呢。”
    警察说:“你也是个才女嘛。”
    小姐说:“我不是才女,我只是小姐。”
    警察说:“那说来听听,为什么出来做小姐?”
    小姐说:“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警察说:“接下来你是不是要说‘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小姐说:“不错,你今天就是我的东君主。”
    警察说:“就想让我放你出去,不会简单吧,说说你叫什么名字?”
    小姐说:“小苹。”
    警察说:“小苹,这不是晏几道笔下的人物吗,‘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我一直很喜欢这首词,喜欢这个小苹。”
    小姐说:“可惜我亵渎了这个名字。”
    警察说:“如果从外表看,你倒不像个小姐,你也穿着心字罗衣,清纯美丽,我现在倒觉得你就是那个小苹。”
    小姐说:“可惜时光不会倒流,如果时光倒流,我或许真的会是那个小苹,让喜欢我的人‘琵琶弦上说相思’。”
    警察说:“你真是个才女,如果不是在这种场合,我就会喜欢你,会跟你制造又一个‘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美好夜晚。”
    这个警察在这天晚上,真的对那个叫小苹的会咏诗的小姐有了好感,他没有为难小姐,而是把她放了。不仅如此,警察还记下了小姐的手机号码。后来的一天,这个警察有些想小姐了。于是警察拨通了小姐的手机,接通后警察说,“知道我是谁吗?”
    小姐说:“会念诗的警察叔叔。”
    警察说:“你还在我们侈城吗?”
    小姐说:“在。”
    警察说:“你应该回去。”
    小姐说:“‘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该回去的时候我就会回去。”
    警察说:“这么说你还不愿回去,难道你喜欢做小姐?”
    小姐说:“我念一首《敦煌词》给你听,你就知道我喜欢不喜欢,‘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警察说:“既然这样,你就不要‘沉醉不知归路’呀?”
    小姐说:“可是我已经‘误入藕花深处’了呀。”
    警察这样跟小姐通话,后来还有好多次。一次警察又打通了小姐的电话,警察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我忽然发现我现在会想你了。”
    小姐说:“恐怕是‘此情不及东墙柳’吧?”
    警察说:“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姐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只能‘见有人来,袜滑金钗溜’了。”
    警察说:“我现在真的是‘百啭无人能解’了。”
    小姐说:“那你就‘因风飞过蔷薇’吧。”
    后来的一天,警察去找了小姐。见面后警察抱住了小姐,警察说,“我是真的喜欢上了你,很想你。”
    小姐把警察推开了,小姐说,“我相信你是真心的,可是,我是真的不想跟你好。”
    警察很诧异,说,“为什么,你跟嫖客都可以在一起呀?”
    小姐说:“你不是嫖客呀。”
    警察说:“我现在穿着便衣,你就把我当个嫖客吧。”
    小姐说:“我做不到,在我眼里,你是个好警察,我不想让你和我同流合污。”
    警察没能如愿,只有惆怅而去。
    警察后来再打小姐的电话,但小姐没接。警察怎么打,小姐也不接。后来小姐就跟警察发来一条短信,小姐在短信里说,“我已离开你们这儿了。”
    警察说:“你去了哪里?”
    小姐回复说:“‘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此后,小姐再无音信。警察又打小姐的手机,回答他的是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又是后来的一天,警察在街上看见小姐了。警察赶紧走过去,但近了,警察发现,她不是小姐,那只是一个看着像小姐的女孩。面对着这个女孩,警察重重地叹了一声,然后在心里咏哦起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个警察与小姐的故事,或者说这个诗一样的故事,到这里就彻底结束了。

 

责任编辑  白连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