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勇小小说两篇
仲夏的夜里
这是一个仲夏的夜里,老孟和老伴并排躺在床上。窗外,不知什么虫子不停地撞着玻璃,“啪嗒”一声落了下去,以为不会再来了,沉寂了一会儿,又不厌其烦地卷土重来了,非要粉身碎骨才肯罢休的样子。远处,澄净的蛙鸣被风断续地吹进屋子里,搅散了两位老人的梦。“它们是在东大坑叫吧!”老伴缓缓翻了个身说。“听起来像是在西大坑。”老孟说。
“我说是东大坑,你耳朵不灵喽!”
“应该是西大坑,我耳朵灵着呢!是你自己耳朵不灵喽!”
“你耳朵灵,前天后街老王头,喊你半天你也不应?”
“我那是逗老王头玩呢!”
“你想不逗来着,你得听得见啊!”老伴说着剧烈地咳嗽起来。老孟翻过身来,轻轻地给老伴捶着后背说:“我仔细听了,确实是东大坑。”老伴不咳了,也转过身来,和老孟脸对着脸,抬起手来推了老孟一把说:“老东西,就会顺情说好话,捋杆儿往上爬。”老孟咧开嘴,无声地笑了。老伴也笑了,咯咯地笑出了声。老孟说:“想起啥事儿了,这么高兴?”老伴不回答,还是不停地笑。天上,一轮皎洁的月被老伴的笑声震得一颤一颤的,抖着。
“生春生那年,杏子到底下没下来啊?”老伴说。
“说过多少次啦,肯定是下来了嘛!不下来,你咋吃进嘴里的?”
“老东西,那时才刚开春啊!杏花还没开呢?”
“反正是下来了,要不,我上哪给你淘弄去?”
“春生今年五十岁了,这事儿我纳闷了五十年,今儿晚你告诉我句实话,那杏到底是哪来的?”
“想听实话,像当年那样叫我一声,我就告诉你。”
“那时候我挺着个大肚子,就觉得嘴里头没味,我就跟你说了‘大刚哥,俺想吃杏呢!’过了几天你从外面进来,给了我一个手巾包,我打开一看,全是鼓溜溜的青杏,吃一口,酸得我直流口水,真解馋啊!我叫过了,你说吧!”
“这不算叫,你这是讲故事呢!我想听你像当年似的,正儿八经地叫一声。”
老伴张了张嘴,突然又咯咯地笑了起来说:“多长时间不叫了,还真叫不出来呢!”说着又剧烈地咳嗽起来。老孟轻轻地捶着老伴的后背说:“叫不出来就算了,还是告诉你吧!那年正好后街老王头到南方出差,我让他给你带回来的。”老伴喘着气说:“我说的嘛,咱这地方杏还没下来呢!老东西,瞒了我五十年呢!”“最后还不是告诉你了?”两个人都笑了,笑过一阵,忽然都不说话了,屋子里显得空荡荡的。老孟拍了拍老伴的肩膀说:“他妈,又想春生了吧?”
“不知道美国那边现在是啥季节呢?”老伴幽幽地说。
“啥季节也冻不着那个兔崽子。”老孟突然很气愤。
“老东西,不兴你叫他兔崽子,他是我儿子。”
“他还是我儿子呢!总也不回家他就是兔崽子。”
“他忙啊!”
“忙,忙得爹妈都忘了。”
“上回打电话来,不是说今年春节肯定回家吗?还说把重孙子也抱回来呢!”
“这个兔崽子,去年打电话也是这么说,你看着他人了吗?”
老伴又咳起来。老孟拍着老伴的后背说:“想想也是,他确实是忙啊!”
老伴喘息了一阵说:“瞅照片,重孙子长得好看啊!”
“倒是像老孟家人。”
老伴又咯咯地笑了说:“你老孟家祖宗八代有长那么好看的吗?他是混血儿,混血儿才那么好看,懂不懂,老东西。”老孟也笑出声来说:“你说得对,还不行吗?这辈子你净揭我的糊嘎巴。”
两人一时都不说话了,窗外的虫子还在撞着玻璃,蛙声沉寂了,大概青蛙们已经睡了。
老孟说:“他妈,睡了吗?”老伴说:“还没呢!后背痒得难受,给俺挠挠吧!”老孟把手伸进老伴的衣服里,轻轻地给老伴挠起了后背。老伴说:“向上,再向上一点儿,再向左一点儿,对了,使劲。”老孟挠着说:“想起来你这后背挠了一辈子了,我就没整明白,你是真痒痒还是假痒痒?”老伴不应声。老孟放慢节奏,最后把手停在了老伴的后背上,心里想,他妈这是睡了呀!一阵困倦袭来,老孟把手抽回来,也打算睡了,突然听到老伴喊了一声“大刚哥”。看老伴时,老伴却一动不动地躺着,想来是梦话吧!翻个身,也跟进了梦里。
老孟不知道,老伴已经永远睡在梦里了,再也不打算起来了。
黑暗中,老伴的脸上还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呢!
上 坡
老人拉着车来到那面坡下时,初升的太阳把坡顶的地平线染红了,细细的一抹朝霞,红丝带般地缚着。
老人看一眼朝霞想,这个时候老伴一定已经起来了,锅里熬的粥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老伴呢,肯定正在附近的早市上挑挑拣拣地买菜。老伴会说,黄瓜多钱一斤啊?一块二?怎么涨到一块二了,昨天不是还一块一吗?买不起喽,买不起喽,茄子呢,茄子咋卖的?老伴打问着价钱,会从市场的这头一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回来,把比较出的最便宜的菜精挑细选后放进篮子里,每买一种菜都要说上一大堆———太贵了,菜都吃不起了的话,往往搞得卖菜的人一脸的惭愧。以前,他跟老伴买过几次菜,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就会说,买菜嘛,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老伴扭过脸来使劲地瞪他一眼,从那以后再也不让他跟着买菜了。老伴从市场里走出来时,臂上的篮子里已经装满了菜,里面一定少不了这三样,豌豆是八岁的孙子爱吃的,几只尖辣椒是给他炸酱的,一捆小生菜是蘸辣椒酱吃的,小生菜蘸辣椒酱,那味道,绝了。老伴说,穷命吊,偏得意这口。
想到这,老人不由自主地笑了,露出牙上的两个黑窟窿,老了嘛!快七十岁的人了,牙,两年前就开始掉了。老人在手上吐两口唾沫,把拉车的绳子搭在肩膀上,一只手臂在前,一只手臂在后面抓紧绳子,开始爬坡了,这个坡一过就能看到自己的家了,小孙子也许正在家门口等着他呢!车辕上挂的塑料袋里装着给孙子买的油条,热热的,还冒着气呢!
老人的身体弯成了一面弓,两脚用力抓着地面,拉起车上坡。上到一半的时候,车停了下来,缓缓地有向后退去的趋势。老人抹一把脸上的汗,两条腿用力地蹬着,总算是把车停住了。到底还是老了,比不得当年了,不说二十年前,就说是十年前吧,上这个坡还跟玩似的。今天捡到的东西比往日要多一些,东西越多老人就越高兴,卖到收购站就换成钱了,老伴可以拿着钱去买菜,小孙子就能拿着钱跑进小卖店里,买他爱吃的小食品。想起孙子,老人不由得又笑了,他就纳闷儿了,小家伙是怎么长的呢?看一眼招人喜欢,再看一眼更招人喜欢。想到孙子,老人觉得身上又有了一些力气,低着头继续上坡。
这面坡还有十几米的样子,这一段是最陡的,过了这两三米前面就省劲多了。老人的两只脚缓缓地在地面上移动着,走一步,额头上的汗就掉下一滴,啪嗒一声砸在脚下的路上。老人两条土黄色的小腿上,蚯蚓似的血管鼓鼓地乱窜着,老人把劲用到了血里。老人又一次精疲力竭了,车子又停了下来。
要是儿子在就好了,以前儿子在的时候,总是儿子在前面拉车,他在后面推,这面坡一点不费劲就上去了。那时他已经开始打算着让儿子自己干,他就在家享清福了,也像这旁边党校里的老人似的,早晨做做操,晚上散散步,不时地再带孙子到附近的公园里转一转。谁也想不到啊!两年前,儿子遇了车祸,就在这面坡的下面,连人带车都撞碎了,真是碎了,红红的一片,分不清哪块是儿子,哪块是车了。没多长时间吧,媳妇扔下孩子就改嫁了。哎!伤心的事儿就不想它了,想也不能把儿子想活了,眼前还是爬过这面坡要紧。
老人又低下头,用力地拉起车来,这车上装着一家人的菜,装着孙子的小食品,还装着孙子马上要用的学费呢!
这一次,老人觉得车不再那么沉了,他低着头用眼角瞄着坡顶,缓缓地拉动了身后的车。眼前太阳一点点地大了起来,开始他只能看到月牙似的一弦上部,慢慢地看到一半了,他终于上到坡顶时,一轮圆圆的太阳出现在老人的眼前了。初升的太阳,红红的,艳艳的,让他一下子想到了小孙子的脸蛋。
老人抬起头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向刚才爬过的坡下望去时,他看到,老伴和孙子从车后走了过来,正笑眯眯地看着他,老人也咧开没牙的嘴笑了,喊一声,咱们回家喽!拉起车,向前走去。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
张颐雯
仲夏的夜里
这是一个仲夏的夜里,老孟和老伴并排躺在床上。窗外,不知什么虫子不停地撞着玻璃,“啪嗒”一声落了下去,以为不会再来了,沉寂了一会儿,又不厌其烦地卷土重来了,非要粉身碎骨才肯罢休的样子。远处,澄净的蛙鸣被风断续地吹进屋子里,搅散了两位老人的梦。“它们是在东大坑叫吧!”老伴缓缓翻了个身说。“听起来像是在西大坑。”老孟说。
“我说是东大坑,你耳朵不灵喽!”
“应该是西大坑,我耳朵灵着呢!是你自己耳朵不灵喽!”
“你耳朵灵,前天后街老王头,喊你半天你也不应?”
“我那是逗老王头玩呢!”
“你想不逗来着,你得听得见啊!”老伴说着剧烈地咳嗽起来。老孟翻过身来,轻轻地给老伴捶着后背说:“我仔细听了,确实是东大坑。”老伴不咳了,也转过身来,和老孟脸对着脸,抬起手来推了老孟一把说:“老东西,就会顺情说好话,捋杆儿往上爬。”老孟咧开嘴,无声地笑了。老伴也笑了,咯咯地笑出了声。老孟说:“想起啥事儿了,这么高兴?”老伴不回答,还是不停地笑。天上,一轮皎洁的月被老伴的笑声震得一颤一颤的,抖着。
“生春生那年,杏子到底下没下来啊?”老伴说。
“说过多少次啦,肯定是下来了嘛!不下来,你咋吃进嘴里的?”
“老东西,那时才刚开春啊!杏花还没开呢?”
“反正是下来了,要不,我上哪给你淘弄去?”
“春生今年五十岁了,这事儿我纳闷了五十年,今儿晚你告诉我句实话,那杏到底是哪来的?”
“想听实话,像当年那样叫我一声,我就告诉你。”
“那时候我挺着个大肚子,就觉得嘴里头没味,我就跟你说了‘大刚哥,俺想吃杏呢!’过了几天你从外面进来,给了我一个手巾包,我打开一看,全是鼓溜溜的青杏,吃一口,酸得我直流口水,真解馋啊!我叫过了,你说吧!”
“这不算叫,你这是讲故事呢!我想听你像当年似的,正儿八经地叫一声。”
老伴张了张嘴,突然又咯咯地笑了起来说:“多长时间不叫了,还真叫不出来呢!”说着又剧烈地咳嗽起来。老孟轻轻地捶着老伴的后背说:“叫不出来就算了,还是告诉你吧!那年正好后街老王头到南方出差,我让他给你带回来的。”老伴喘着气说:“我说的嘛,咱这地方杏还没下来呢!老东西,瞒了我五十年呢!”“最后还不是告诉你了?”两个人都笑了,笑过一阵,忽然都不说话了,屋子里显得空荡荡的。老孟拍了拍老伴的肩膀说:“他妈,又想春生了吧?”
“不知道美国那边现在是啥季节呢?”老伴幽幽地说。
“啥季节也冻不着那个兔崽子。”老孟突然很气愤。
“老东西,不兴你叫他兔崽子,他是我儿子。”
“他还是我儿子呢!总也不回家他就是兔崽子。”
“他忙啊!”
“忙,忙得爹妈都忘了。”
“上回打电话来,不是说今年春节肯定回家吗?还说把重孙子也抱回来呢!”
“这个兔崽子,去年打电话也是这么说,你看着他人了吗?”
老伴又咳起来。老孟拍着老伴的后背说:“想想也是,他确实是忙啊!”
老伴喘息了一阵说:“瞅照片,重孙子长得好看啊!”
“倒是像老孟家人。”
老伴又咯咯地笑了说:“你老孟家祖宗八代有长那么好看的吗?他是混血儿,混血儿才那么好看,懂不懂,老东西。”老孟也笑出声来说:“你说得对,还不行吗?这辈子你净揭我的糊嘎巴。”
两人一时都不说话了,窗外的虫子还在撞着玻璃,蛙声沉寂了,大概青蛙们已经睡了。
老孟说:“他妈,睡了吗?”老伴说:“还没呢!后背痒得难受,给俺挠挠吧!”老孟把手伸进老伴的衣服里,轻轻地给老伴挠起了后背。老伴说:“向上,再向上一点儿,再向左一点儿,对了,使劲。”老孟挠着说:“想起来你这后背挠了一辈子了,我就没整明白,你是真痒痒还是假痒痒?”老伴不应声。老孟放慢节奏,最后把手停在了老伴的后背上,心里想,他妈这是睡了呀!一阵困倦袭来,老孟把手抽回来,也打算睡了,突然听到老伴喊了一声“大刚哥”。看老伴时,老伴却一动不动地躺着,想来是梦话吧!翻个身,也跟进了梦里。
老孟不知道,老伴已经永远睡在梦里了,再也不打算起来了。
黑暗中,老伴的脸上还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呢!
上 坡
老人拉着车来到那面坡下时,初升的太阳把坡顶的地平线染红了,细细的一抹朝霞,红丝带般地缚着。
老人看一眼朝霞想,这个时候老伴一定已经起来了,锅里熬的粥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老伴呢,肯定正在附近的早市上挑挑拣拣地买菜。老伴会说,黄瓜多钱一斤啊?一块二?怎么涨到一块二了,昨天不是还一块一吗?买不起喽,买不起喽,茄子呢,茄子咋卖的?老伴打问着价钱,会从市场的这头一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回来,把比较出的最便宜的菜精挑细选后放进篮子里,每买一种菜都要说上一大堆———太贵了,菜都吃不起了的话,往往搞得卖菜的人一脸的惭愧。以前,他跟老伴买过几次菜,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就会说,买菜嘛,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老伴扭过脸来使劲地瞪他一眼,从那以后再也不让他跟着买菜了。老伴从市场里走出来时,臂上的篮子里已经装满了菜,里面一定少不了这三样,豌豆是八岁的孙子爱吃的,几只尖辣椒是给他炸酱的,一捆小生菜是蘸辣椒酱吃的,小生菜蘸辣椒酱,那味道,绝了。老伴说,穷命吊,偏得意这口。
想到这,老人不由自主地笑了,露出牙上的两个黑窟窿,老了嘛!快七十岁的人了,牙,两年前就开始掉了。老人在手上吐两口唾沫,把拉车的绳子搭在肩膀上,一只手臂在前,一只手臂在后面抓紧绳子,开始爬坡了,这个坡一过就能看到自己的家了,小孙子也许正在家门口等着他呢!车辕上挂的塑料袋里装着给孙子买的油条,热热的,还冒着气呢!
老人的身体弯成了一面弓,两脚用力抓着地面,拉起车上坡。上到一半的时候,车停了下来,缓缓地有向后退去的趋势。老人抹一把脸上的汗,两条腿用力地蹬着,总算是把车停住了。到底还是老了,比不得当年了,不说二十年前,就说是十年前吧,上这个坡还跟玩似的。今天捡到的东西比往日要多一些,东西越多老人就越高兴,卖到收购站就换成钱了,老伴可以拿着钱去买菜,小孙子就能拿着钱跑进小卖店里,买他爱吃的小食品。想起孙子,老人不由得又笑了,他就纳闷儿了,小家伙是怎么长的呢?看一眼招人喜欢,再看一眼更招人喜欢。想到孙子,老人觉得身上又有了一些力气,低着头继续上坡。
这面坡还有十几米的样子,这一段是最陡的,过了这两三米前面就省劲多了。老人的两只脚缓缓地在地面上移动着,走一步,额头上的汗就掉下一滴,啪嗒一声砸在脚下的路上。老人两条土黄色的小腿上,蚯蚓似的血管鼓鼓地乱窜着,老人把劲用到了血里。老人又一次精疲力竭了,车子又停了下来。
要是儿子在就好了,以前儿子在的时候,总是儿子在前面拉车,他在后面推,这面坡一点不费劲就上去了。那时他已经开始打算着让儿子自己干,他就在家享清福了,也像这旁边党校里的老人似的,早晨做做操,晚上散散步,不时地再带孙子到附近的公园里转一转。谁也想不到啊!两年前,儿子遇了车祸,就在这面坡的下面,连人带车都撞碎了,真是碎了,红红的一片,分不清哪块是儿子,哪块是车了。没多长时间吧,媳妇扔下孩子就改嫁了。哎!伤心的事儿就不想它了,想也不能把儿子想活了,眼前还是爬过这面坡要紧。
老人又低下头,用力地拉起车来,这车上装着一家人的菜,装着孙子的小食品,还装着孙子马上要用的学费呢!
这一次,老人觉得车不再那么沉了,他低着头用眼角瞄着坡顶,缓缓地拉动了身后的车。眼前太阳一点点地大了起来,开始他只能看到月牙似的一弦上部,慢慢地看到一半了,他终于上到坡顶时,一轮圆圆的太阳出现在老人的眼前了。初升的太阳,红红的,艳艳的,让他一下子想到了小孙子的脸蛋。
老人抬起头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向刚才爬过的坡下望去时,他看到,老伴和孙子从车后走了过来,正笑眯眯地看着他,老人也咧开没牙的嘴笑了,喊一声,咱们回家喽!拉起车,向前走去。
责任编辑
??
??
??
??
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