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年底时,各种颁奖接踵而至。接过获得的荣誉,人们是喜悦的。喜悦为人之常情,毕竟在一年的打拼中付出了汗水、艰辛,克服了困难,赢得了骄人的业绩,而怎样面对到手的荣誉,却让人想起了海尔的掌门人——张瑞敏。
海尔是一个神话。当我们在称赞海尔业绩,仰慕海尔取得的诸项世界级荣誉时,张瑞敏却说出发人深省的话:“一个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的荣誉,相当于是在沙滩上的脚印,无论多么清晰,一涨潮,什么都没了。”
沙滩。脚印。潮水。一切变得飘渺而充满意境。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能这样面对荣誉,一个中国的第一品牌能这样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
荣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我们的企业大都看重自己的荣誉。毕竟得到社会的赞誉,获得世界某项排名,既是企业实力象征,也是为企业品牌镀金增光的事。但是抱住荣誉不放,犹如抱着自己的过去不放。享有“撑杆跳沙皇”美誉的布勃卡曾35次创造撑杆跳领域的世界记录,当人们询问他成功的秘诀时,布勃卡回答:很简单,荣誉属于过去,要想捍卫荣誉,就需要重新去拼搏,我的秘诀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会先让自己的心“跃”过标杆。
心“跃”过标杆,就是一种纯粹的自我创新和超越。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均要推出一个全球最受欢迎和赞赏的公司排行榜,用以对27个行业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指导。经济专家尼古拉斯·斯坦在《财富》杂志中披露这些公司得以入选的原因——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
创新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突破问题,关键是怎样突破自我,尤其是面临社会授予,自己得意的荣誉和成就时,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否定自我、进行新的创新的问题。
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鲁夫写了一部自传体的书,题目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指的是新经济疯狂的发展速度。因为在新经济中,通过重大革新使整个行业彻底改观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比一位著名的天才高尔夫球手用低于标准杆的杆数打完一场球所需要的时间还要短。甚至于,有的公司好容易满足了客户、雇员和股东们提出的种种要求后,突然发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被随后而来的竞争对手取而代之了。这种教诲对世界跨国公司的企业影响深远,在《财富》杂志每年一度的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排行榜上位居前列的公司,无不是格守葛鲁夫这一信条。他们保持领先的秘诀,关键能抛弃自己过去,关键在于不断创新。
当别人把你当作神的时候,你一定要头脑清醒、保持凡人的本色。海尔的这一原则,实际上也是一种策略,同时也表达出海尔人谦恭中带有的一股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这就是他们不断创新的创造性思维。
不创新,就死亡。创造性思维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无形资源。它超越常规,它独辟蹊径,它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拥有这种思维的企业家,在领导企业发展时,即使是在资金匮乏、技术薄弱,甚至是企业面临逆境的情况下,也能经常为企业争得生存和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其实企业的这种创新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家创造性思维的竞争。因为思维的载体是人,人的素质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密切相关。人才难得,有创造性思维的企业家人才更难得。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他们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推陈出新、超越自我、超越他们的思维创新,“悟”出了自己没有、他人也没有的东西,然后去突破旧思维,破除旧思想,带领创新型的企业员工,赋予了企业新的意义、功能和价值。
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种心态在海尔并非张瑞敏一人所独有。这是海尔的一种市场经济态度,这种态度让中国海尔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和新的启迪。
“夫志,气之帅也。”大凡成功的企业和人士总会有自己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因为有了目标的存在,胜利的时候,你便不会在四周洋溢的一片赞扬声中迷失了自己,就不会因为今日的成功而停止了明天追求的脚步。
沙滩是风情的,海浪可以冲掉沙滩上的脚印,但你不能说这个人没在这里走过。因为在英雄的心目中,最终超越荣誉的往往正是自己的汗水和脚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