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几天有幸去北京电影学院参加了吕克贝松的见面会,并看到了新片《星际特工》的预告片和六分钟的片花。这场活动让我心情久久未能平复,不单因为我是吕克贝松的铁粉,更源自《星际特工》前期物料所带来的震撼,以及期待影片上映的迫切心情。
http://p3.pstatp.com/large/12820005b6562b331476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自己是看着吕克贝松的电影长大的,作为一个习惯躲在幕后的导演,加上他又不算多产,多年来其实很少能捕捉到他太多的消息,这次能见到他,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惊喜,在他电影的陪伴下我们这代人长大、变老,但吕克贝松从容貌到气质都没怎么变,在台上侃侃而谈,回答影迷的提问对答如流、言辞犀利,还具有年轻人一般的活力,我想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具备十足的创作热情,以及为自己的作品注入让人惊诧的奇思妙想。当然,能得到这次“面基”的机会,要归功于基美影业,他们和欧罗巴的紧密合作,把吕克贝松请到了中国,和中国影迷有了这次难得的互动,更大的意义在于,在了解中国市场和影迷需求之后,吕克贝松的作品能够更加“国际化”,同时照顾中国观众的口味,也让吴亦凡能得到在这部作品中的参演机会,我们对他在电影中的表现也怀有足够的好奇和期待,相信双方的紧密合作无论在制片还是票房层面,都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http://p1.pstatp.com/large/12820005b65e0d934c3c
感慨了这么多,还是要说回电影,这才是见面会的重点。在大银幕上看《星际特工》的预告片和6分钟的片花实在是太过瘾了!但同时又没过足瘾,因为时间太短,相对成片,所透露的信息不过冰山一角。从《第五元素》到《天使A》再到《超体》,吕克贝松每一部科幻片都有新意,都能构建出一套全新的世界,每一个元素、每一帧画面都让人新奇,而这次《星际特工》无疑是又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在吕克贝松的分享中得知,这一次虽然以漫画为基础,但漫画衍生出的形象不过只有30%,影片中的空间站,容纳1700个除了人以外的物种,8000种不同的语言,除了人这种灵长类高级生物之外,预告片中也看到了更多直立行走的稀奇古怪的生物,比如马面、以及潜在水中的水母,科幻片通常都还是围绕人展开,但如此多稀奇古怪的生物,实在猜不到他们之间都会发生什么。同时,还有比《第五元素》脑洞开的更大的空间环境的展示,空间站、宇宙飞船、前所未见的武器……吕克贝松是否会借此刷新观众对科幻片的认知?现在能确定的是,维塔工作室和工业光魔两家公司边PK边制作,带来的一定是质量过硬的科幻片,想当年《第五元素》中188个特效就足以挑起观众的G点,这次2700多个特效又将带来怎样的视觉奇观?实在想象不到。
http://p9.pstatp.com/large/12db0001a685d00ad89c
除了画面上让观众大开眼界,对整个电影体系的假设、以及对逻辑的塑造更让人折服,这些特色让他的电影不仅仅是挑逗观众视觉体验、营造一时鲜的观感这么简单,而是带来更多的回味,所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反复看。一提到吕克贝松的科幻片,多数影迷首先想到的是《第五元素》,而对我来说,更喜欢的其实是《最后决战》,那种黑白色的勇敢选择、无对白的大胆设定、世界末日的新奇背景,以及借助这些对人物关系和人性的挖掘、把玩,让我多年来刷了很多遍,这也正是吕克贝松电影的魅力之处,特效不过是完成他对影片构思的工具,更注重的还是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展开,见面会中吕克贝松也表示,这次依旧是以故事为主,同时他还表示,希望这一次能做到让观众影院看完出DVD再看,之后再不断重温,也表现出了他对影片质量的信心。见面会只不过为《星际特工》打开一扇窗,相信等电影上映,观众能看到一整个全新的科幻世界。